荒芜星尘云带的死寂被一种更深的“存在”打破。
林焰——或者说,“观测者”林焰——悬浮在冰冷的尘埃间。
他的形态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团由凝练意志与混沌熔炉余烬构成的、半透明的能量轮廓。
乳白色的光晕包裹着身躯,内里流淌着细微的金紫色能量脉络,如同宇宙的微缩星云。
胸口的深紫寒芒已不再是微弱的搏动,而是稳定地燃烧着,如同一颗冰冷的恒星核心,散发着源自熵寂本源的、洞穿虚妄的洞察力。
冷锋的意志并非附庸,而是彻底融入了他的观测本质,如同冰层下的暗河,赋予他感知宇宙“认知基底”的独特视角。
他“看”向那片被“逻辑白洞”归零的星域。
在普通视野中,那里只有一片空寂的柔和白光。
但在他的“认知视野”下,那片区域如同宇宙肌体上巨大的、尚未愈合的“疤痕”。
疤痕内部,不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残留着无数细微的、如同灰烬般闪烁的“悖论辐射余烬”——那是theta-7被强行格式化时无法彻底消除的“错误”烙印,
是宇宙强行缝合伤口时留下的、无法溶解的认知线头。更令他警惕的是,
这些“余烬”并非死物。一些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灰暗“触须”(静默的认知污染孢子),正如同最顽固的霉菌,试图从这些“疤痕”的边缘渗出,
悄然连接、污染着邻近星域的空间结构,为宇宙暗面那些“纯净”静默域的扩张提供隐蔽的跳板。
静默的“净化”,留下了更深的污染源。
观测者的目光冰冷地扫过这些认知疤痕,如同扫描仪记录病毒的基因序列。
每一个试图渗出的灰暗“触须”都被标记、解析。
冷锋的熵寂意志在他的意识中低语,传递着宇宙尺度下“伤口”的痛楚与静默污染的阴毒轨迹。
他的视线转向另一个方向——那几块在虚空中漂浮的、燃烧着微弱橘黄色光焰的“晨星之子”文明残骸。在认知视野中,
它们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散发着温暖却悲伤的“存在回响”。
尤其是其中一块残骸内部,那古老导航核心深处,代表“星尘之塔”坐标的冗余数据流,如同一个顽强的心跳,极其微弱却规律地搏动着。
“锚点…”观测者的意识泛起涟漪。这不是物理坐标,而是一个“存在”的认知坐标,一个被宇宙记忆的、关于守望的印记。
就在这时!
嗡…!
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清晰“求救”意念的波动,如同穿过亿万光年的蛛丝,
精准地拂过观测者的意识!来源——宇宙暗面边缘,一片代号“织网-7”的新扩张静默域边缘!
观测者的“认知视野”瞬间穿透空间阻隔,聚焦于波动源头!
景象令人窒息:
一片巨大的灰暗“空无”正如同冰冷的潮汐,缓慢却无可阻挡地淹没一个双星系统!
一颗年轻的、蔚蓝色的类地行星(后被标记为“摇篮-1147”)正处于被吞噬的前夕!行星轨道已经扭曲,
星球表面被灰暗的“褪色感”覆盖了三分之一,海洋冻结,大陆灰败,大气层稀薄。无数代表生命与文明的“存在回响”——城市的灯光、森林的脉动、
智慧生物的集体意识——如同被投入浓硫酸的颜料,正在剧烈地沸腾、消散,发出无声的尖啸!
行星轨道上,几艘造型粗犷、覆盖着岩石装甲的智慧生物飞船(“摇篮-1147”的守护者)正如同扑火的飞蛾,向那片灰暗的“空无”倾泻着炽热的能量光束!
然而,光束射入灰暗,如同泥牛入海,连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飞船本身,则在靠近灰暗边缘时,装甲开始无声地“褪色”、剥落,如同被遗忘的沙雕!
绝望的意念正是从其中一艘最大的岩石母舰中传来,充满了文明的悲鸣与对湮灭的恐惧。
观测者胸口的深紫寒芒骤然明亮!冷锋的熵寂意志传来冰冷的愤怒与守护的指令。
“错误…清除中…”一股代表静默意志的、冰冷的扫描波束,
如同死神的镰刀,扫过那片即将被吞噬的星域,锁定了那几艘徒劳抵抗的飞船和下方绝望的行星。
没有时间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