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果然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这年头,李云皓都靠不住了。
宁川跟唐冰把生产线调试好。
新设备讲究一个全流程协同作业。
咋说呢,最简单的形容就是外卖。
后厨切菜的刚把菜装盒,打包的就伸手等着,外卖小哥刚把车发动了,连门口保安都提前给门卡刷开了。
主打一个迅速,势必不饿死任何一个人。
不是……
是势必完成最简单快速高效的生产流程。
唐冰今年正好成果少,宁川这项目不错,他数据拿走整理一下,发表去了。
宁川自然是没意见了,他蹭吃蹭喝。
这回项目唐冰做的占大部分,他毕竟在这方面更专业。
按理说,宁川都应该给人家唐院长弄个横向上点贡的。
但借着是朋友的关系,唐冰只要了些顾问费。
怎么才能告诉唐冰他不缺钱,急。
其实这些老师真的也惯着他,宁川自己也知道,有的时候关系到这里了,就还真不好张这个嘴。
那他就……不客气了。
总之真心付真心,宁川也会同样态度对待他们的。
下午他们和厂里的技术骨干还有一些相关部门代表开了一个新生产线的说明会。
目的当然就是介绍下新设备,这毋庸置疑的。
唐冰坐在主位理了理手中文件。
所谓项目背景中生产线面临的熟料粉磨效率这些巴拉巴拉的问题其实也没有。
宁川这个水泥厂的技术相当先进,只是说要在做到进一步,用更少的员工获得更大效率这方面来讲,还有些困难。
创新点和什么独特设计这方面也不说了,没什么意思,自吹自擂罢了。
跟厂里工人吹这个有什么用。
那么量化预期效益、投资回收期预算……
宁川看着唐冰一页一页翻文件也不说话,眼看着文件都快翻干净了,他赶紧按住唐冰的手。
“唐院长,你这是要先熟悉一遍文件吗?”
“不,我只是不想讲废话。”
不想讲废话……
那还看啥文件,这里不都是废话吗。
算了,还是他来吧。
宁川抓过话筒开口道:“就简单说了,新产线在这里,我们安排一下各部门交付计划和工作安排。”
首先是设备和技术部,两个部门负责技术对接,其中还有测试要做一下,数据的话要记录出来,然后编写一套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
其实这东西宁川他们都写了个大概,但要想让工人们自己熟悉,还是要按照他们的习惯再摸索一遍。
“还有项目负责人,也由你们两个部门指派,现在能给我人选吗?”
底下十几号员工面面相觑。
那他寻思这也是个好事啊,就没人自告奋勇出来吗?
宁川挠挠眉毛,这事儿倒是也不着急。
“那就下了会你们讨论一下给我结果,还是尽快,不告诉我,我就明天敲你们部门的门去问,好吧。”
宁川不理他们了,然后继续往下安排。
“生产部分批组织人员培训,然后跟设备部协调试运行的工作,一周内可以给我反馈吗?”
宁川不管,“可以的吧,这应该不难,先编写份培训计划,明天下班前给我吧。”
宁川翻了翻手里文件,好像主要就是这三个部门的工作,其他部门协助就好了。
比如安全环保部,听从技术部调遣跟着完成测试任务就行了。
还行,开会也没什么难的。
“办公室一会印发设备技术手册下发下去,那么剩下的我们私底下聊,会上就这样,散会了。”
宁川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先一步走了,唐冰自然是跟在后面。
他只是想说:“校长说你不打算继续读书了,但现在看来你管理企业也完全没问题。”
“谁啊?不要造谣,我管不了一点。”
这不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李云皓分身乏术,那他肯定得顶上。
他要不顶上,办公室就剩周娜那一个小姑娘了,总不能让她天天往工厂跑。
这但凡有办法,他肯定是要躺平当个富二代的呀。
宁川真的是距离自己的梦想忽远忽近,他真的很努力地在培养他家的一代们赚钱养他,这一点做得也很成功的样子。
但唯一不对的点就是他怎么一天到晚这么忙。
这什么舅舅哥哥的感觉也没有很靠谱,还是得靠他。
“嗯,好吧。”唐冰面无表情应道。
他早就习惯了宁川这副手口不一的模样。
就算嘴上说的不想干、不愿干,真有什么事儿他还是第一个出头。
性格使然,宁川想要闲下来,除非共产主义伟大复兴了,剩下的估计就只能靠做梦来实现了。
工厂这边调试好设备,一切进入正轨,工人逐步学习新设备的操作好和使用原理。
年轻点的员工学得快但相对不上心,手上难免马虎,看着有点危险。
老工人学得慢一些,但那是机能问题,不能说明人家不上心。
总得来讲,大部分工人的学习进度都是齐头并进的,并没有说有什么很出众能值得提拔的工人。
如果这样的话,宁川要去一些专科院校甚至本科院校招一些管理和工程人员了。
但这跟宁川当初想得可不太一样,他如果一个不提拔直接安排新工人,是不是不太好。
果然,宁川还是得想个折中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