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站起身来,在周围仔细查看一圈,确认没有遗漏后,从原主的空间中取出一个悬浮滑板。
按照记忆熟练地站了上去,操纵滑板朝着火山口外飞去。
出了火山口,眼前是一片荒芜景象,除了厚厚的火山灰,几乎看不到植被。
夏天收集了一些火山灰放入刚觉醒的空间中,想着或许能成为植物生长的优质肥料。
若按照原主的方法去寻找3级能量药材,时间上显然已经来不及。
夏天果断释放出自己的精神力,将星球上部分5级能量药材、能量植物以及异兽收入空间。
又挑选了几棵3级能量植物,顺利凑齐10棵,成功完成考试任务。
随后,夏天拿出光脑,给父母发送了一条信息:“爸,妈,江询要当爸爸了,你家闺女现在伤心的不行,不拿到他家丰厚的赔偿,好不了的那种!
行了,你闺女还要考试,就不多说了!”
发完信息,夏天整理好心情,朝着自己班级所在的方向走去。
当时夏天梳理原主记忆时,发觉这个星际世界与她之前接触的星际有着天壤之别。
曾经的世界以科技为尊,人类凭借精密仪器与智能系统构建起高度发达的文明。
而如今置身的星际宇宙,武力成为衡量地位的核心标准,科技发展反而处处受限。
这看似矛盾的文明形态,实则源于一段充满血泪的星际大迁徙史。
追溯人类背井离乡的根源,竟与一场野心勃勃的科学实验息息相关。
在母星时代,人类对科技的崇尚曾推动文明攀上巅峰,那时的科技水平已臻化境。
彼时,母星的所有生命都遵循着一套奇妙的“手性均一性”法则:dNA与RNA由右旋核苷酸构建,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则依赖左旋氨基酸。
这种稳定的分子结构如同精密的齿轮,维系了数十亿年的生态平衡,让万物在既定的规则里繁衍生息。
然而,当科学的触角试图突破生命的固有边界时,一场毁灭性的冒险悄然开启。
科学家们提出了大胆的“镜像分子”理论:他们想颠覆自然的设定,让构成生命的分子反向旋转,创造出与现有生命分子结构完全相反的全新生命体。
理论上,这些由左旋核苷酸与右旋氨基酸组成的“镜像生物”,同样具备生命活性,可是却与现有生态系统格格不入。
凭借实验室里精密仪器的计算与生物合成技术,科学家们真的成功了。
那些自然界从未孕育过的镜像生命,在试管中苏醒。
可这些“人造物”就像闯入和谐乐章的刺耳杂音,瞬间打破了亿万年形成的生命平衡。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镜像细菌,竟拥有摧毁所有生物免疫系统的恐怖力量。
要知道,从人类到动植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免疫系统,都是在与常规分子结构的生物对抗中进化了数十亿年,它们从未见过镜像结构的入侵者。
当镜像细菌来袭,免疫系统就像面对透明的幽灵,既无法识别,更谈不上防御与抵抗。
更致命的是,不仅免疫系统成了摆设,人类研发的所有药物对这些镜像生物也完全失效。
这些镜像生命,俨然成了生态系统中无往不利的“无敌存在”。
一旦它们大规模扩散,等待整个星球的将是物种级别的灭顶之灾。
灾难爆发的那一刻,母星瞬间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人类很快意识到,除非彻底消灭所有镜像细菌,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灭绝。
可这些人造生命早已突破了实验室的束缚,想要根除,根本不可能…
绝望之下,一架架宇宙飞船仓促启航,人们甚至来不及整理行囊,只能随手带上最重要的物品,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逃离故土。
在之后的数百年里,这些飞船像孤独的蒲公英,在浩瀚星海中漂流,直到寻找到这片宜居的新星球,才让漂泊的文明得以喘息、安定下来。
这片星球与母星有着本质上的天壤之别,最令人称奇的特征,便是除了寻常植物,还遍布着能与生命产生奇妙共鸣的“能量植物”。
经过数代人在生死边缘的试错与探索,一个关乎生存的规律逐渐清晰:男性若食用能量植物,有机会觉醒操控元素、强化肉体的战斗异能,成为守护族群的武师。
而女性则可能觉醒炼药、炼器、能量提取等天赋,成长为维系族群运转的灵师。
得益于这颗星球上繁茂得近乎野蛮的植被,以及随处可见的猎物资源,采集与狩猎顺理成章地成了主流生存方式。
这种生活模式背后,还隐藏着更为现实的考量:不同星球的土壤成分差异悬殊,跨星球移植植物本就是耗费海量资源的工程。
要让母星作物在这里扎根,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让科研人员深入剖析土壤肌理,再针对每种植物、每个星球的土地特性,配置不同配比的植物营养剂。
连普通植物都难活,更别提娇贵的能量植物了,那简直是难如登天。
更何况,即便成功种植,能量植物也需经历三个月的培育期,才能在之后的十天里收获。
而野外采集,这三个月零十天里,每一天都能有新鲜收获。
如此对比,野外采集不仅成本低廉,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收获期,自然成了更优选择。
这让夏天不禁想起原始的非洲部落——当自然资源丰沛到触手可及,人们往往便失去了发展农耕的动力。
日复一日地在采集与狩猎中循环。
就像那句俗语说的:“越贫瘠的地方,做食物的过程越复杂。”当生存所需唾手可得,精细化的创造反而成了多余的点缀。
更令人唏嘘的是,人类在星际迁徙与艰难适应的过程中,遗失了太多母星的珍贵传承。
初到这片土地时,所有人都在为觉醒异能、提升实力而拼尽全力,谁还有心思琢磨美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