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金枝将自己饭盆里的饭吃光。

双手抱臂。

“想让我接这件事也不是不行,但我有条件。”

皇帝看了眼皇后,又看向秦金枝。

将筷子放下也双手抱臂问道:“什么条件?”

随后赶紧说道:“要钱不行。”

秦金枝一脸嫌弃的看了皇帝一眼。

“第一,若我接手此事,此事有我全权负责,您跟皇祖母不可插手。”

皇帝点头,“可以。”

“第二,皇祖父跟皇祖母,每个人都要给我几个你们手下最得力的人选,这些人在重制科举制度,将科举顺利推行之前,完全听我调令。”

皇帝眨眨眼,“没问题。”

“第三,我要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朝中那帮老顽固,就劳烦您二位解决了。”

等到这话,皇后才开口,“可以。”

秦金枝点点头,“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她说完就下了桌,跑到皇后的榻上休息。

皇帝感觉有些不对劲的说道:“等会等会,什么叫那帮老顽固交给我们?”

皇后看向皇帝,“你说呢?”

女子参加科考,从古至今未有。

若是想要将此事真正实施,抵抗的声音会源源不断。

他们需要力排众议,将这些人说服。

皇帝猛地回头看向秦金枝,这小兔崽子是不是给他挖坑呢?

皇后开口道:“来人,宣谏议大夫魏察入宫。”

皇帝又看向皇后,“叫那老东西干什么?”

皇后眉头轻皱,“那你自己跟那帮老顽固吵?”

皇帝一惊,“快快快,速传魏察。”

秦金枝面朝塌里的睡着。

皇帝离开后,皇后看着榻上的秦金枝。

叹了口气坐到榻上。

她将秦金枝散落的长发拢到脑后。

像秦金枝小时候一样拍着她入睡。

皇后的眉间带着一丝愁色,

“祖母知道你的心思。

你做的所有事都力求在我跟你祖父的眼下。

世人说秦家功高震主,如今你锋芒毕露又说你暗藏心思。

外人总道你是行事张狂行事不择手段,可我的乖孙比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可光明磊落的多。

不论那些人说什么,我跟你祖父都相信你。

虽然你不是我亲生的,但谁也不能说你不是我的血脉。”

而后,房间里响起了歌谣的声音。

秦金枝睫毛颤了颤,没有睁开。

第二日上朝,官员上任不合规一事还在争吵不断。

魏察在众人的争吵中咳了一声,挽了挽袖子。

挨着魏察的几个官员当即向旁边挪了挪。

魏察上前,“陛下,娘娘,臣有事起奏。”

“关于官员上任不合规一事,调查至今,久久 没有得到结果,臣觉得,应该任命专属官员负责此事,该罚的罚,该整改的整改,事情有了结论,晋国重现修订律法才能尽快提上日程,每日只能在殿上乌糟糟的讲到底有多少官员不合规又有何用!”

皇帝摸了摸胡子,“魏卿所言即是,只是事关重大,任命何人才能稳固大局?”

魏察开口道:“此事事关我晋国选拔栋梁,意义重大,必须由一位不畏强权,不惧高官,心中有万民之人才担任。”

皇帝点点头,“皇后的意思呢?”

皇后开口道:“魏卿言之有理,不知我朝中有没有官员毛遂自荐来担此大任!”

朝中官员面面相觑。

此事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便是因为朝中官员都知道此事牵连甚广,谁若是接手此事,得罪的那简直就是不知凡几。

这时,太子上期开口道:“父皇,母后,此事至关重大,朝中官员多有顾忌,儿臣身为一国储君,自当为国解忧,儿臣愿担此重任。”

“不可!”

魏察上前一步,“陛下,娘娘,不可!”

太子有些疑惑的看向魏察,“魏大人此话何意,为何不可?”

魏察开口道:“回太子殿下,老夫性子直,就不拐弯抹角了,此事唯一不可的便是由皇子插手,科举,意味着晋国的文运重新兴起,此事若是由皇子插手,拉拢人心,安插门生都是人之常情,尤其还是太子殿下您,更应该避嫌。”

太子轻笑,“魏大人此言差矣,我乃一国储君,当朝太子,晋国的文运孤自是比旁人更加关心,此事还有谁比孤更加合适?”

“臣,有事启奏。”

朗清风从人群中走出,“陛下,娘娘,臣,想举荐一人。”

太子在看到朗清风的一瞬间,目光看向了秦金枝。

“臣想举荐千鸟司指挥使,秦指挥使担此重任。”

朝中官员的目光看向秦金枝。

别说,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整个晋国,没有秦金枝不敢得罪的人。

朗清风缓缓开口道:“秦指挥使不畏强权的名声我等举国皆知,她文武双全,能力不凡,且她并非皇室子弟,但身份尊贵,正是担此重任的人选。”

太子轻笑,“郎大人,我知你与秦指挥使交往甚密,但此事乃是国事,至关重要,不可儿戏。”

朗清风看着太子威胁的眼神倒是毫不畏惧,

“回太子殿下,朗某心无阴私,坦荡可查。

殿下也说了此事乃是国事,不知太子殿下为何将此事扯到我跟秦指挥使交涉之事上。

举贤不避亲,亲人在国家大事面前也无需避讳,更何况秦指挥使是对晋国有大功之人.

陛下,娘娘,臣此言一心只为国事,天地可鉴!”

太子脸上的笑意慢慢收拢。

这时,身后一官员开口道:“陛下,娘娘,臣觉得此事不妥,此事事关科举,秦指挥使虽少年英才,但并不适合担此重任。”

皇帝看向那官员,“依你所言,何人才是最佳人选?”

那官员开口道:“必定是德高望重,能担起晋国文运之人。”

“陛下,娘娘,臣有话说!”

只见吏部尚书乌文光从一旁走出。

乌文光轻咳了一声,朗声开口:

“龙庭阴霾蔽日光,奸佞弄权乱朝纲。

结党营私贪社稷,忠良饮恨血满裳。”

“诸位在朝中为官多年,自是才华卓然,乌某不才,想请教请教各位大人,对这首诗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