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晓杰来到隔壁的时候,高翰林、韩琳琳他们正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
“琳琳,刚才不是少给你报了四百多块钱嘛。”刘晓杰笑呵呵的把那几张钞票塞给了她:“我补给你五百。”
从刘晓杰直接塞现金的行为就可以看得出来,那四百多块钱根本就没有报销,这是刘晓杰掏自己的腰包给出的补贴。
“杰哥,小云姐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是啊,小云姐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以前她很好说话的。”
刘晓杰当然不会说这点钱是诸葛云塞给他的,也就只能含含糊糊的说道:“我估计可能是……大概是因为心情不好吧,大家别在意。不过她说的也没有错,肯定要正规一点才好嘛,希望大家理解一下子。”
“可是……我们还有些费用没有报销呢……我不敢触小云姐的霉头。”
“把票据什么的全都给我,我帮你们报了。”
听了这句话,高翰林他们赶紧把乱七八糟的票据拿出来,一股脑的塞给了刘晓杰。
“杰哥,我想请个假……就两天假。”
当这个圆脸圆眼的小姑娘说要请假的时候,刘晓杰连一句都没有多问:“啥请假不请假的,你要是有事就尽管去办,记得别耽误了业务就行。走吧,走吧。”
“其实我也没那么急……”
“你要是真不着急的话,就晚点再走,帮着我把这里收拾收拾,以后咱们就在这里办公里。”
与越来越严苛也越来越不近人情的诸葛云相比,刘晓杰这种“嘻嘻哈哈”的作风反而更受欢迎,也更能得到这些年轻人的一致拥护。
“桌椅用具还有办公用品什么的,全都现成的。改一下线路,重新安排一下布局这种事,与其花钱请人还不如咱们自己弄呢,把钱省下来晚上我请大家吃顿好的。”
“好嘞。”
大家都很愿意和更加平易近人的刘晓杰打交道。
于是乎,众人纷纷行动起来……
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红黑相间工作服的快递小哥走了进来。
这个快递小哥先是抬头看了看那面崭新的招牌,确定这里就是星火公司之后才开口问道:“哪位是刘晓杰刘先生?”
“我是。”
“你的快递。”快递小哥说道:“因为是大件,实在不好弄上来,能不能来几个人帮忙抬一下。”
“好说,好说。”
众人乱糟糟的把那几个沉重的“包裹”抬了上来。
“杰哥,这是啥呀?怎么这么重?”
“这是咱们公司给客户采购的样品。”
“啥样子呦?这么老大一堆。”
刘晓杰笑呵呵的说道:“把外包装全都拆下来,我要多拍几张照片,一会还要给客户发出去呢。”
韩琳琳、高翰林他们这些人,七手八脚的把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样品外包装拆了下来。
当众人看到那些“样品”之时,一个一个全都瞠目结舌:除了缝纫机、自行车等等这些常见的物品之外,居然还有两台柴油机和另外一些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机械的机械。
“这个自行车也忒老了点吧?还是二八大杠的那种哩,除了在废品收购站,我已经想不起在哪儿还能看到这种自行车了呢。”
“还有这个缝纫机,居然还是个脚踩的,这玩意的年纪比我都大。”
“我老家里就有一台这样的缝纫机,要不是我奶奶一直舍不得扔,我早就当废铁卖掉了呢。”
“单杠的柴油机……居然还能见到这种玩意,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
虽然这些东西全都簇新的,还散发着烤漆和机油的味道,但看到这么多老式的物品之时,还是有种在博物馆里看古董的恍惚感。
这些东西,实在是太有年代感了。
这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谁还会买这些早就已经过时的东西呢?
“这是非洲那边的客户指定的货。”刘晓杰重重的拍了拍那辆“二八大杠”式的自行车:“瞅瞅这个大车架,都是用了加厚加粗的钢梁,还有这个加重的轮胎……最要紧是后面这个可折叠的自行车活动车架……这年头,找这个东西确实有点不容易。”
非洲的小军阀阿明,已经把第一批原油装船了,按照正常的流程,诸葛云就应该在限定日期之内给他打钱。但是阿明学长却并没有直接要钱,而是下了一个很大的订单。
这个订单的品类足足包含了上百种五花八门的商品,既有胡椒面、味精、防砂篷布这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也有自行车、缝纫机等等,甚至还专门订购了好几十台柴油机。
“这么一辆自行车,就一百美元呢。”
自行车才值几个钱?运到非洲就能赚一百美元,这样的生意绝对赚爆了。
“赚钱?确实能赚一点,但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油水十足。”虽然这笔业务和韩琳琳、高翰林他们这些“少壮派”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刘晓杰还是兴致勃勃的谈论起来:
“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们。现如今的自行车,确实便宜的不行。尤其是那些出口的自行车,一般也就是二三十美元而已。但阿明要的这批自行车,全都特制的。”
“他们那边的路况非常糟糕……有些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普通的那种轻型自行车根本就用不了。”刘晓杰拍打着那辆“二八大杠”,脸上露出了得意洋洋的表情:“这是我专门找厂家帮阿明订制的加重自行车,还搭上了这么一个方便折叠的货架,再赠送一个打气筒。这玩意的额定载重是三百公斤,就算是再多装点货也不会散架。”
“不要小看了这样的一辆自行车啊。”刘晓杰笑呵呵的解释着:“在那个小军阀那边,能骑这样的一辆自行车拉货,就相当于是咱们这边的小货车司机了,绝对属于中产家庭啊。”
“还有这个缝纫机……”
当刘晓杰兴致勃勃的说起那台如同老古董一般的缝纫机时,韩琳琳就真的无法理解了:“杰哥,我就想不明白了,干嘛要买这么原始的缝纫机啊?现在不都是用那种电动的缝纫机吗?”
“电动缝纫机?”刘晓杰立刻就笑了:“那也得有电才行啊。”
非洲那边的生活条件……真是一言难尽:很多大城市都无法保证24小时有电,至于说那些偏远的部落和乡村,一连几个星期没点都实属正常,就算是弄了更高效的电动缝纫机也没法儿用啊。
“他们连水泵都没有,只能牵着牛到很远的地方去驮水,哪来的电力供应哦?”
并不说先进的商品就更好,尤其是阿明统治的那片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实用的货。
胖乎乎的四毛嘿嘿的笑着:“我早就听义哥说起过,非洲的那个军阀是咱们公司的大客户……可他终究只是个军阀呀,为啥不买点作战服、压缩饼干这种可以直接用来作战的东西?买缝纫机干啥用哦?”
“你小子就是没见识。”刘晓杰做出一副老前辈的样子,嘿嘿的笑着:“军阀也不总是打仗啊,总得搞点根据地建设啥的吧?总得让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一点吧?”
“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四毛还是有些无法理解:“军阀不就是抢钱抢粮抢地盘的土匪嘛,他还会管老百姓?”
“以前呀,咱们非洲的这个客户确实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军阀,总是想着抢占地盘扩充队伍,这哪儿行啊?”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刘晓杰就忍不住的得意洋洋起来:“前些时日,我给他好好的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了根据地的重要性,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并且告诫他千万不要做非洲版的李自成,而是应该学习朱元璋……”
朱元璋?
李自成?
一个连汉语说了三五句的非洲军阀,他哪懂这些个东西哦?
“以前他确实不懂,但是在我的这个国际智囊的谆谆教导之下,他早就已经开窍了,要不然他怎么下这么大的订单专门采用民生物资呢?”
刘晓杰说的云山雾罩,众人听的津津有味,尤其是韩琳琳,不住的称赞着:“杰哥,你可真有两下子,居然能用这样的方式让那个小军阀下订单,不仅改善了非洲老百姓的生活,咱们公司也能趁机赚一笔,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呀。”
“我自己的日子都还过不明白呢,哪有心思理会非洲的老百姓过什么样的日子。”刘晓杰嘿嘿的笑着,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就想借着这个机会多赚点钱,仅此而已。”
“琳琳,你抓紧时间,多找几个角度多拍几张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给小云发过去,晚一点她还要用哩……”
一想到诸葛云,韩琳琳就忍不住的有点犯“怵”,她还是觉得刘晓杰更加亲近一些:“杰哥,一会我把这些照片发给你,还是你发给小云姐吧,我都已经开始怕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