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335章 光学玻璃和女士裤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5章 光学玻璃和女士裤装

“我明白了。还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呢。不过,弗里茨,你可以告诉你的上司,你们的人没有看错,他们在威尼斯看到的就是我。为什么你们在这里也看到了我,这是我组织的秘密,想必你们也可以理解。对了,说到这里,你们作为绝世工匠的组织,跟穆拉诺岛的工匠有联系吧?否则怎么会在威尼斯看到我呢?”

弗里茨张了张口,还是没说什么。但是,王月生已经明白他的暗示了。继续问道,“你是从德国来的,那现在德国的光学玻璃发展的怎么样?大牛有哪些?”

弗里茨想了想道,“应该说,德国现在的光学仪器是世界领先的,原因在于企业-如蔡司和肖特-与科研机构-如耶拿大学、ptR,之间深度合作。如果说行业大牛的话,那么卡尔·蔡司先生提供了工业化的制造平台,恩斯特·阿贝先生通过理论突破了光学设计的瓶颈,弗里德里希·肖特先生则以新材料支撑了技术落地”。

就这简单几句话,王月生就明白弗里茨果然如同他自称的那样,是个生产实践领域的大牛。因为光学这东西在传统的机械领域算很小众的产品,更是与现在流行的电气不搭界,而他随口就从整个行业和合作与产业架构的搭建指出了德国此时开创的、后面还要辉煌百年的底层原因,说明他不但有很强的微操能力,更有深邃的产业眼光。可是,只从他嘴里听到了蔡司的名字,而没听到后世与蔡司齐名的徕卡的名字,有些奇怪。话到嘴边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徕卡不是人名,Leica其实是Leitz + camera的意思,也就是说,此时可能这个牌子还没有出现。于是,试探着问道,“是不是还有一位莱茨先生?”

弗里茨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道“我不确认,你是不是说的一位叫恩斯特·莱茨(Ernst Leitz)的先生,他有个家族企业,之前借鉴蔡司的技术,推出了首款便携式显微镜(Leitz microscope),并与光学研究者合作开发了高精度测量仪器测微计。您连这么不起眼的企业都知道?”弗里茨感叹道。

王月生暗自庆幸装到了,忙点头道,“对,就是这位先生”。此时,书房中的西洋自鸣钟响了,王月生惊呼,“呀,都这个时候了。抱歉,抱歉。再聊下去天就亮了。我看玛蒂尔达的眼圈都要肿了,两位赶紧去休息吧”。招呼随从赶紧安排二人分别休息。玛蒂尔达路过落地座钟前,还偷偷向玻璃上看了一下自己的倒影,可能是检查眼圈是否真的肿了。

王月生自己也突然感觉十分疲惫,随便睡下。哪怕是魂穿后世,似乎也将瞌睡带了过去,一整天都很萎靡。

前世,第二天过午,方才悠然醒来。问了一下随从,弗里茨和玛蒂尔达也是刚起身洗漱,尚未叫人问餐点之事,于是索性请二人一起前来用餐。突然想起些什么,又拿出两套衣物让随从给二人分别送去,都是他从系统空间中参照二人身材取来的后世仿前世款的男士西服套装,连同皮鞋、拖鞋、衬衫、秋衣等,甚至还有睡衣;以及女士的春秋裙装套装,连同高跟鞋、拖鞋、秋衣等,并且也有睡裙。给西方人提供秋衣秋裤纯属王月生的恶趣味,谁让后世一直有人说老外不穿秋衣秋裤的。

至于女士的裙装,没办法,这个年代东西方女人都只能穿裙装。欧洲多地法律禁止女性穿男装(如法国1800年《禁穿男装法令》),教会宣称裤装\"违背上帝赋予女性的性别角色\"。医生声称紧身裤会\"导致子宫移位\"甚至\"不孕\",裙装被视为\"生理健康的保障\"。

虽然几十年前,就开始有西方女性试图挑战这一习俗,争取女性着裤装的权利。比如1848年美国纽约纺织厂为安全将裙子塞进腰带,形成早期\"裤裙\"。1851年,美国女权活动家阿米莉亚·布鲁默(Amelia bloomer) 推广\"灯笼裤+及膝裙\"套装(史称bloomer costume),引发社会哗然,报纸嘲讽其为\"有伤风化\"。同年,还是在美国,《百合报》编辑艾米莉·詹克斯·布卢默夫人推出了一种名为“布卢默斯”的服装,这是一种及膝的宽裙搭配宽松的裤子,旨在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活动自由。然而,这种服装因与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关联而被污名化,未能广泛传播。1857年,法国画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 为进入屠宰场写生申请警方许可穿裤装,成为巴黎首个合法穿裤女性。然而,这些挑战并未能让西方女性获得合法穿裤子的权利,甚至1892年法国内政部颁布法令禁止女性穿裤装,除非是骑自行车。

西方女性只有在社会上男人不敷使用的时候才获得了穿裤装的权利。比如,一战期间,政府海报号召\"为胜利穿裤子!\"女性进入军工厂、农田劳动,工装裤成为生产象征。二战期间,\"铆工罗茜\"(Rosie the Riveter)形象风靡,600万美国女性穿背带裤生产军备。1943年《生活》杂志封面首次展示女性裤装为爱国行为。

然而,只要局势稍微缓和,禁止女性穿裤子的势力便复辟回潮。比如,一战后的1930年代,香奈儿设计航海风格阔腿裤,好莱坞女星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 穿西装裤街拍引发争议,1933年巴黎街头警察要求她换裙装。1940年代,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 坚持在电影《费城故事》中穿长裤,制片厂妥协:\"她自购戏服即可。\"二战后,1950年代美国职场要求女性\"穿裙装显专业\",1960年联合航空曾解雇穿裤装空姐。法国直到2013年才正式废除1800年《禁穿男装法令》(实际失效但未废止)。

人家阿q看见女人手腕就能想到白胳膊,进而整个大腿,而王月生看见女士裙装,居然想的是女权斗争史,也算个奇葩了。

二人真的换了王月生送的衣服来用餐,当然,玛蒂尔达的衣服略微大了点,没关系,还会发育的。玛蒂尔达在致谢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有什么的呀,又没送你内衣,王月生恶趣味地想。

当然饭食就是本地的特色了。没必要迁就对方的外国胃。毕竟,对于这俩自由工匠送来的礼物也好,人质也好,善意也好,王月生会充分使用的,他们必须要学会跟中国普通人打交道,从有副中国胃开始。而且,你要是说中国此时处处不如洋人,那也随你。但中餐除外。

面对弗里茨这样的理工直男,和玛蒂尔达这样的农家数学天才少女,王月生就直来直去跟他们说自己的要求。

“弗里茨啊,你们的组织可能知道,我跟威尼斯的孔塔里尼家族有个高档家具合作项目,在泻湖里的托尔切洛岛上有我的人。你们也很快就会知道,我这边要跟孔塔里尼家的小姐合作一个水晶玻璃制品项目,目标是生产比同在威尼斯的穆拉诺岛低一档次的中高档玻璃制品,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光学玻璃制品。但是光学玻璃制品不属于我跟孔塔里尼小姐的合作内容,也不会在中国以外的地区销售。我希望能够取得你们组织在两方面的帮助:第一,帮助我派遣的人去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学习,以及去蔡司等工厂实习培训;第二,派遣一些光学方面的高级技工和专家来威尼斯指导我们的工作。

请贵组织研究一下可否合作,以及需要我这边付出什么交换条件。当然,不包括前两项工作中间发生的所有费用,那些都由我这边承担”。可不,之前跟德国方面讨论抵押锡锭换贷款的方案时,可是规定了,王月生运到德国的锡锭都由帝国的银行吃下作为抵押,而贷款只能用于王月生派出人员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后世的锡锭真心不贵,而第二帝国对锡锭的需求又委实强劲,所以对方软磨硬泡让王月生比最初约定的锡锭多送了不少,现在大笔贷款趴在账上等着使用呢。王月生前期派的学习铁路和工程方面的留学生尽管后来实际人数翻了几倍,可仍然有限。无他,现在国内有理工底子、外语好、肯出洋的人太少了。

意大利那边淘气乐岛上的中国人虽然大多理工底子和外语水平比王月生派出去留学的人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毕竟也是经过选拔和培训的,几年下来,在国外见闻增长不少,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也让人规矩了很多,平时的学习也补充了一些课堂知识,数理化知识,有前世此时欧洲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了,毕竟王月生从后世提供的数理化知识,躲避了很多此时代欧洲数理化教材里的错漏甚至误解。所以,此时岛上的人,让他们做科研、搞发明,那是天方夜谭,但是学个技工绝对没有问题,起码自觉性和纪律性,比后世那些上职业高中的孩子们要强太多,甚至耐压性和主动性方面,比后世上非985、211大学的孩子们都要好,有些后世中国大学没扩招前,那些考中专的学生的样子。

而且德国人的职业教育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如果能够通过这个项目掌握其精髓,那么,对于自己在国内搞职业教育是个绝大的利好。想到此处,赶紧加了一句,“嗯,来指导工作的具体方式,可以把岛上的人当做职业学校的学生来培养。当然,为了教员和老师傅们的生活便利,他们的生活可以在威尼斯城里,每天去岛上授课即可。很近的”。因为王月生也不肯让德国人过多介入岛上的生活,影响这些人的准军事训练。当然,他并不怕德国人发现岛上的半军事化管理的痕迹,因为德国人自己就是这个时代“军国民教育”的主要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