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
单提兰的声音里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扛着一件大家伙冲到米风面前。
营地里的物资清点接近尾声,米风休息过后精神明显好转,此刻正和多克蹲在地上,和010一起,借着微弱的光线研究着三维地图,规划下一步的路线。
“都说了别喊老大……我们是正规军,不是山寨土匪。”
米风无奈地纠正。
单提兰这“老大”的称呼喊了有一阵子了,米风每次都要说,可这壮哥们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嘿嘿,老大你看!搞到什么宝贝了?”
单提兰得意地将肩上的重物“哐当”一声卸在地上。
可替换的折叠式枪管、硕大的弹药箱,再加上那充满暴力美学的奇特造型——thunder-4K重型狙击系统!
呼浑邪的单兵大杀器!
就是这玩意儿,在战场上不知压制了多少次秦军的推进,让无数士兵恨得牙痒痒的钢铁凶兽,此刻就这么被单提兰大大咧咧地“缴获”了,扔在众人面前。
“可惜了,就剩四发子弹。”单提兰咂咂嘴,补充道,“有个不开眼的呼浑邪小崽子还想把这宝贝带走,没战甲辅助他背个屁,让我顺手给收拾了。”
周围忙碌的刑徒军和秦军士兵瞬间被吸引过来,呼啦啦围成一圈。
他们所有人都是头一回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呼浑邪压箱底的恐怖单兵武器。
虽然只剩四发子弹,但在这狭窄幽深的地下隧道里,这玩意儿的杀伤力绝对比在地表更令人胆寒。
众人好奇地围着这新鲜玩意儿指指点点。
米风也忍不住伸手试了试分量,有战甲辅助动力的话,背负它还算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对于纯靠血肉之躯的步兵来说,就算你天生神力,想扛着它跑动冲锋?
那绝对是痴心妄想。
“老哥,你来?”米风目光转向旁边沉默的多克。
多克闷声应了句,二话不说,上前手脚麻利地将沉重的重狙分解成几个主要部件,然后稳稳地扛在了自己宽阔的背上。
等他们彻底收拾完这个营地的战利品,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凌晨一点半左右,寒意似乎更重了些。
米风这支起家时只有五十来人的杂牌“刑徒军”,在连续的战斗和缴获中,规模虽未大幅扩张,但装备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
基本上人手都配上了步枪,更有十五名囚犯幸运地穿上了各式各样的动力战甲。
虽然型号五花八门,有的老旧不堪,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基本的防护和机动功能总算是有了。
就在这时,新的命令传来:
敌军主力正有组织地向地下指挥中心收缩,意图固守或撤退。为防止敌将逃脱,所有单位必须迅速推进,向核心区域施压!
米风小队自然也在命令之列。
他们按照新的路线指引,继续在迷宫般的地下通道中穿行。
又解决掉一小股负隅顽抗的敌军宪兵后,一阵阵嘈杂喧闹的人声,混杂着一股难以形容的、令人作呕的恶臭,顺着冰冷的空气飘了过来。
收容区!!!!
他们在地下转了一大圈,竟然阴差阳错地绕回了最初距离他们最近的那个收容区。
这地方,恰恰也是敌军在地下设施中构筑的最坚固防线之一!
米风心中警铃大作,一股强烈的预感告诉他,前方必然有一场恶战在等着他们。
他迅速调出三维地图——果不其然!敌军虽然在其他区域收缩了兵力,但大部分主力依然死死钉在收容区外围,依托着那里的复杂结构负隅顽抗。
自地下战斗全面爆发后,呼浑邪守军就彻底锁死了收容区所有的厚重闸门,将数万平民百姓像牲口一样困在了里面。
他们的士兵则在收容区前方的通道和枢纽地带构筑了严密的防线。
天知道他们是在“保护”里面的平民,还是单纯地不甘心将燕山地下这庞大的设施拱手让人,总之,呼浑邪人的抵抗近乎疯狂。
他们在关键通道内架设了无数如同thunder-4K那样的重型反器材武器,甚至不惜炸毁、弄塌了许多通道节点,人为制造障碍和死亡陷阱,只为最大限度地迟滞和杀伤秦军的进攻锋芒。
在这种极其狭窄、幽闭、视线受阻的地下环境里,秦军那些皮糙肉厚的重型战斗机器人虽然能硬扛几发重击,但架不住敌军部署的重火力点实在太多太密集了,根本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
更要命的是,隧道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那些重狙和大部分通用机枪都是可以快速拆卸转移的单兵武器。秦军组织一次猛攻,往往连敌人在哪个火力点都没摸清,就被不知道从哪个意想不到的岔路、通风口或废墟后面射来的致命火力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狡猾!这帮敌人真是大大滴狡猾!
小队立刻放慢脚步,谨慎地向前推进。
米风手中的三维地图清晰地显示,上一次有秦军单位探测到这片区域的位置就在前方不远处,而信号恰恰是在那里突兀地中断了。
地图上的路径也在此戛然而止。
再往前探索,极有可能就真正接入了那个庞大而危险的收容区核心地带,敌军很可能就在那边设伏。
“嗖——!”
砰!
一声轻微但尖锐的破空声毫无征兆地响起,紧接着是子弹撞击金属的闷响!
一名囚犯的胸甲上猛地溅起一小簇火花,好在战甲坚固,弹头被弹飞了,并未造成有效杀伤。
“敌袭!收缩队形!”
米风反应极快,立刻压低声音下令。
众人训练有素地迅速向内靠拢,背靠背形成防御圈,枪口警惕地指向四周黑暗中每一个可疑的角落,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嗖——!”
砰!
又是一发冷枪!
这次子弹打在了武卒机器人肩甲上,同样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痕和轻微的震动。
依旧没有穿透。
多克凭借多年久历战阵的经验,迅速做出了判断:
敌人肯定就在附近!
之所以打不穿,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使用的武器威力不足——很可能是发射9毫米手枪弹的冲锋枪或者手枪。
这种小口径弹药,在中近距离上,想要击穿现代军用级别的动力战甲基本是痴人说梦。
想要构成威胁,至少得是12.7mm大口径反器材弹药,或者7.62x51mm NAto这类全威力步枪弹才行。
但问题是……敌人在哪?
既没有看到枪口火焰的闪烁,枪声也沉闷短促,带着明显的压抑感。
这情况,对方十有八九在武器上安装了高效的消焰器和消音器,刻意隐藏了开火痕迹。
“010,立刻扫描周围区域!”
多克沉声命令道。
其实在第一次枪响时,米风身边的010就已经启动了它的多重扫描系统。
它的光学传感器扫视着每一寸可见区域,红外热成像仪捕捉着异常的体温或机械发热点,特殊的环境扫描模式则试图捕捉空气中因射击而产生的微小粉尘颗粒或气体扰动——这些都是开枪后难以彻底消除的痕迹。
然而,010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令人费解:
扫描范围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热源信号,空气中也检测不到异常的粉尘浓度波动。
一切看起来都“干净”得过分。
这太反常了!如果是近距离开枪,枪口的高温热源不可能逃过红外探测,子弹底火激发时带出的微量火药残留粉尘也很难在密闭空间里瞬间消散无踪。
可现在,010什么都没发现。
真是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