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了苏明富高考这天。
这天早上。
天刚蒙蒙亮,四九城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
苏家小院却早已灯火通明,人影攒动。
今天是苏明富高考的日子,全家人几乎一夜未眠。
王秀兰凌晨三点就起床了,在厨房里忙个不停。
灶台上的大铁锅里熬着金黄的小米粥,旁边的蒸笼里冒着热气,里面是刚出锅的白面馒头和六个煮鸡蛋。
她特意在粥里多放了一把红枣和莲子,寓意“早中状元,连连高升“。
“明富,起床了没?“
王秀兰擦了擦手,朝里屋喊了一声,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紧张。
“起了,妈!“
苏明富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带着一丝沙哑和疲惫。
他其实一整晚都没怎么睡着,翻来覆去地想着今天的考试。
苏建国也早早地起来了,他站在院子里,抬头看了看天色。
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朝霞染红了半边天。
“今天是个好天气。“
他喃喃自语,心里默默祈祷儿子这次能考出好成绩。
苏玉珍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钢笔盒。
“爹,这是我托人买的英雄牌钢笔,听说考试用这种笔写字特别顺。“
苏玉珍笑着把钢笔递给苏建国,眼神里满是期待。
苏建国接过钢笔,打开看了看。
笔身锃亮,笔尖闪着银光,在晨光下格外耀眼。
“不错,明富肯定喜欢。“
他点点头,心里一阵温暖。
家里条件好了,儿女都孝顺多了。
苏明强也从后院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一个布包。
“爸,我给明富带了点吃得,考试时间长,怕他饿着。“
苏明强说着,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块烙饼、一包炒花生和两个苹果。
“我还带了点薄荷糖,听说考试时吃这个能提神。“
“明富,快出来吃饭!“
王秀兰又喊了一声,声音比刚才更急切了些。
“来了!“
苏明富推开房门,走了出来。
他今天穿了一件崭新的白色衬衫,黑色裤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精神抖擞。
只是眼神里还带着一丝疲惫和紧张。
“明富,来,先吃饭。“
王秀兰招呼他坐下,盛了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又拿了一个馒头和两个鸡蛋放在他面前。
“吃两个鸡蛋,考一百分。“
“妈,我有点吃不下......“
苏明富看着面前的饭菜,很是无奈。
高考的压力让他胃口全无。
“不行,必须吃!“
王秀兰板起脸。
“考试费脑子,不吃饱怎么行?你看你最近都瘦了。“
苏建国也走过来,坐在儿子旁边。
“明富,别紧张,就当是平常的测验。你平时成绩不错,这次肯定没问题。记住爸的话:先易后难,仔细审题,认真检查。“
苏明富点点头,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勉强吃了起来。
小米粥的香甜渐渐唤醒了他的味蕾,他不知不觉喝完了一碗粥。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气氛有些凝重。
大家都知道,高考对苏明富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一个有机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这些天,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扰他复习。
吃完早饭,苏建国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发吧。早点到考场,免得赶时间。“
苏明富站起身,深吸一口气,拿起早已准备好的书包。
里面装着准考证、铅笔、橡皮、尺子和几本复习资料。
他反复检查了三遍,确保万无一失。
王秀兰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布包,塞进苏明富手里。
“明富,这是妈昨天特地去庙里求的平安符,带着它,保佑你考试顺利。“
苏明富接过平安符,看到上面绣着“金榜题名“四个字,心里一暖。
“谢谢妈。“
苏玉珍也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香囊。
“这是我用干桂花做的香囊,听说能安神醒脑。你放在口袋里,考试时闻一闻就不紧张了。“
苏明富接过香囊,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果然感觉心神宁静了许多。
“谢谢。“
一家人走出院子,苏建国推着自行车过来。
“明富,上车,我送你去考场。“
苏明富点点头,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
王秀兰、苏建军和苏明强也跟了出来。
“我们也一起去!“
王秀兰说道,声音坚定。
苏建国笑了笑。
“行,那咱们全家出动,给明富加油!“
就这样,苏建国骑着自行车,载着苏明富走在前面,王秀兰、苏建军和苏明强跟在后面,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向高考考场走去。
不少邻居看到他们,都笑着打招呼。
“老苏,送儿子考试啊?“
“明富今天高考?加油啊!“
“明富肯定能考上好大学!“
苏建国一一笑着回应,苏明富也礼貌地向邻居们道谢。
到了考场外,已经有不少考生和家长聚集在那里。
有的家长在叮嘱孩子,有的在给孩子递水递吃的,场面热闹又紧张。
苏建国把自行车停好,一家人走到考场门口。
“明富,再检查一下东西带齐了没。“
王秀兰说道。
苏明富打开书包,又确认了一遍。
准考证、身份证、钢笔、铅笔、橡皮、尺子......
“都带了,没问题。“
苏建国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记住,别紧张,慢慢做,时间够用。遇到难题先跳过,最后再回来做。“
苏明富点点头。
“爸,我知道了。“
苏玉珍把新钢笔递给他。
“明富,用这个,写字顺。我还多带了几支笔芯,放在你书包侧袋里了。“
苏明强也把干粮塞进他书包。
“饿了就吃点,别硬撑。考试中间有休息时间,记得出来喝点水。“
苏明富看着家人关切的眼神,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
他赶紧低下头,掩饰自己的情绪。
“我会好好考的。“
就在这时,考场的铃声响了。
“考生入场!“
工作人员站在门口喊道。
苏明富深吸一口气,抬起头。
“爸,妈,我进去了。“
王秀兰突然一把抱住他。
“明富,好好考,妈等你出来。不管考得怎么样,你都是妈的好儿子。“
苏明富点点头,转身走向考场。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家人还站在那里,朝他挥手。
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暖的光晕。
他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进入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后,苏明富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拿出钢笔和准考证,放在桌上,静静地等待考试开始。
考场里很安静,只能听到其他考生轻微的呼吸声和翻动纸张的声音。
苏明富闭上眼睛,做了几个深呼吸,感觉心跳渐渐平稳下来。
铃声再次响起,监考老师开始分发试卷。
“请大家保持安静,现在开始分发语文试卷。“
当试卷传到苏明富手中时,他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这些题型他平时都练习过,甚至有几道题格外眼熟。
他拿起钢笔,开始认真答题。
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完全沉浸在答题中,忘记了紧张,忘记了时间,眼里只有试卷上的题目。
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苏明富看到这个题目,嘴角微微上扬。
他太熟悉了,苏家屯的点点滴滴早已刻在他的心里。他提笔写道:
“我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它承载了我所有的记忆和梦想。那里有广袤的田野,有辛勤劳作的乡亲,有绿油油的蔬菜大棚,更有我亲爱的家人......“
他的思绪如泉水般涌出,笔下生花。
他写了家乡的变化,写了父母如何通过种植蔬菜带领全家走出贫困,写了哥哥姐姐们的付出,也写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
写完作文,他又检查了一遍前面的题目,确认无误后,才放下笔。
这时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第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苏明富自信地走出考场。
家人早已等在门口,见他出来,立刻围了上来。
“明富,考得怎么样?“
王秀兰急切地问道。
苏明富笑了笑。
“挺好的,题目不算难。作文题正好是我拿手的。“
苏建国松了口气。
“那就好,别想太多,准备下一科。走,咱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中午,一家人找了个树荫下的长椅休息。
王秀兰拿出准备好的饭菜:烙饼、煮鸡蛋、炒青菜,还有一壶绿豆汤。
“明富,多吃点,下午还有考试。“
王秀兰不停地给他夹菜。
苏明富点点头,努力多吃了几口。
虽然没什么胃口,但他不想让母亲担心。
下午的考试是数学。
这是苏明富的强项,他答得非常顺利。
选择题很快就做完了,填空题和解答题也都得心应手。
甚至有一道压轴题,他用了两种方法都解出了正确答案。
考试结束后,苏明富走出考场,脚步轻快了许多。
“爸,妈,数学我答得特别好!最后那道大题我还用了两种解法!“
王秀兰高兴得直抹眼泪。
“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知道明富最棒了!“
苏建国也露出了笑容。
“明富,好样的!明天还有两科,继续保持。“
晚上,王秀兰做了丰盛的晚餐,但大家都吃得很克制,生怕影响苏明富休息。
苏建国特意嘱咐。
“明富,今晚早点睡,别想考试的事,养足精神最重要。“
苏明富确实累了,洗完澡就上床休息。
但他躺在床上,还是忍不住回想今天的考试,思考明天的科目。
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第二天早晨,王秀兰准备了和昨天一样的吉祥早餐。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苏明富显得从容了许多。
他吃得比昨天多,精神状态也更好。
理科综合是苏明富比较担心的科目,但拿到试卷后,他发现题目比平时练习的还要简单一些。
他沉着应对,仔细答题,尤其是实验题部分,他结合自家大棚的实际经验,答得格外详细。
最后一科是英语。
这是苏明富的强项,他平时就喜欢听广播学英语,听力部分几乎全对。
阅读理解和文化常识题也都得心应手。
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他再次写到了家乡和农业,但这次是用英文表达的。
当终考铃声响起时,苏明富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他仔细检查了答题卡和试卷,确认无误后,才起身交卷。
走出考场,阳光格外明媚。
苏明富看到家人都在门口等着,他快步走过去,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考完了!“
他大声宣布,声音里满是轻松和喜悦。
家人们也如释重负,王秀兰一把抱住他。
“明富,辛苦了!考得好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坚持下来了!“
苏建国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走,回家,今晚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当晚,王秀兰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全家围坐在一起,气氛轻松愉快。
大家都很默契地没有过多讨论考试,而是聊着家常,说着村里的趣事。苏
明富吃得特别香,这是他这些天来第一次真正放松地享受美食。
夜深了,苏明富躺在床上,回想这两天的经历。
他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自己的坚持,更感谢这个时代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
带着对未来的期待,他沉沉睡去,做了一个关于大学校园的美梦。
。。。
高考结束后的日子过得飞快。
苏明富在家帮着父母打理蔬菜基地,偶尔也会去村里的学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虽然表面上平静,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高考成绩。
这一个月里,苏家屯发生了不少变化。
蔬菜基地的规模又扩大了,引进了新的灌溉系统。
村里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喝上了干净的水。
苏明强和周晓白的感情也越来越稳定,经常一起研究新品种。
但所有这些,都比不上等待高考成绩的紧张氛围。
王秀兰每天都要去村口看看邮递员来了没有。
苏建国虽然不说,但每天看报纸时总会特别关注招生信息。
就连苏明强和苏建军,也时常问起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一个月后的清晨,苏建国刚从大棚里回来,就看到邮递员站在家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
“老苏,有你们家的信!!“
邮递员的声音里透着兴奋。
苏建国接过一看,信封上印着“四九城招生考试院“的字样。
他的手微微发抖,赶紧喊道。
“明富!成绩单来了!秀兰!大家都快来!“
苏明富正在后院喂鸡,听到喊声,立刻跑了过来。
他的心跳得厉害,手指有些颤抖地接过信封。
王秀兰、苏建军和苏明强也闻声赶来,一家人围在一起,紧张地看着苏明富拆信封。
信封里是一张成绩单和一本招生指南。
苏明富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成绩单。
“语文128,数学143,理科综合278,英语132,总分681......“
他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声音越来越激动。
“多少?“
苏建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681!“
苏明富的声音有些颤抖。
“爸,妈,我考了681分!“
“天哪!“
王秀兰捂住嘴,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681分!明富,你太棒了!“
苏建国一把抱住苏明富。。
“明富,你太厉害了!这分数肯定能上清华北大了!“
苏明强也露出了罕见的笑容。
“明富,好样的!这分数在全县都能排前几名吧!“
681分!这个成绩在当年的高考中绝对算得上顶尖分数。
接下来的日子,苏明富开始认真研究填报志愿。
他的分数足够报考全国的任何一所大学,清华、北大、复旦、交大.....
所有名校都在向他招手。
但是,当他翻看招生指南时,目光却久久停留在“四九城农学院“上。
四九城农学院虽然不是顶尖名校,但在农业领域很有名气,尤其是蔬菜种植和农业技术方面,实力雄厚。
更重要的是,它离家近,学费也不高,而且与苏家的蔬菜产业密切相关。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苏明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爸,妈,我想报四九城农学院。“
王秀兰一愣。
“农学院?明富,你的分数可以上更好的大学啊。清华北大都不成问题。“
苏建国也皱了皱眉。
“明富,你是不是担心学费?别担心,家里现在条件好了,供你上任何大学都没问题。”
苏明富摇摇头。
“不是学费的问题。爸,妈,我是真的对农业感兴趣。咱们家的蔬菜基地做得这么好,我想学更多的知识,将来帮家里把事业做得更大。“
苏明强插话道。
“明富,你不想去南方看看吗?那些大城市机会更多啊。你可以学经济、学管理,将来回来帮家里也一样啊。“
苏明富笑了笑。
“大哥,我仔细想过了。咱们家的根在土地上,我的兴趣也在农业上。四九城农学院的农业技术专业是全国闻名的,我想学成回来,帮咱们村发展现代化农业。“
苏明强闻言,惊讶道。。
“明富,你是为了家里才选农学院的?“
苏明富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
“大哥,不全是。我是真的喜欢农业。看着种子发芽,作物生长,最后变成丰收的果实,这种感觉特别踏实。记得咱们家最早建大棚的时候,虽然辛苦,但看到那些绿油油的蔬菜,心里就特别满足。“
他继续说道。
“现在咱们的蔬菜基地越做越大,但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我想学习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将来不仅帮自家,也帮全村全县的农民提高产量和质量。“
苏建国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里一阵感动。
他知道,儿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追求。
“明富,爸支持你。“
苏建国郑重地说。
“只要你喜欢,学什么都行。咱们农民的孩子学农业,这是本色出演啊!“
王秀兰擦了擦眼泪。
“明富,妈也支持你。不管你学什么,只要你开心就好。只是......“
她犹豫了一下。
“你这么高的分数,去农学院会不会太可惜了?“
苏明富握住母亲的手。
“妈,不可惜。现在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学农业一样有前途。再说,四九城农学院也是重点院校,只是不如清华北大那么出名而已。“
就这样,在家人的支持下,苏明富在志愿表上郑重地填下了
“四九城农学院农业技术专业“。
几天后,录取通知书送到了苏家。
信封上烫金的校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苏明富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一张红色的录取通知书:
“苏明富同学,恭喜你被四九城农学院农业技术专业录取。请于9月1日持本通知书到校报到......“
随通知书寄来的还有校长的一封亲笔信,信中特别提到。
“苏明富同学,得知你以681分的高分选择我校,我们深感荣幸。我校将为你提供全额奖学金,并安排最好的导师指导你的学习。期待你在农业领域大有作为!“
王秀兰捧着通知书和校长来信,眼泪又掉了下来。
“明富,你真的考上大学了!还有奖学金!“
苏建国笑得合不拢嘴。
“好!太好了!咱们家也出大学生了!还是这么优秀的大学生!“
苏建军提议。
“哥,咱们得好好庆祝一下!请全村人吃顿饭!“
苏建国一拍大腿。
“对!摆酒席,请全村!不仅要请客,还要在村口拉个横幅:'热烈祝贺苏明富同学以681分考入四九城农学院'!“
第二天。
苏家在苏家屯摆了二十多桌酒席,请来了全村的老老少少。
饭菜丰盛,气氛热烈。
村民们纷纷举杯祝贺,夸苏明富有出息、不忘本。
酒过三巡,老支书站起来,举着酒杯说道。
“明富啊,你是咱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还考了这么高的分数,给村里争光了!更难得的是,你不忘本,选择了学农业,将来一定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