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聋老太太虽年迈,却知书达理,曾为军人编织草鞋,其后人亦品行端正。

“行了,我已感受到你们的谢意,何必一直跪着?”

何雨柱扶起李德利与李胜利。

“多谢。”

李德利老泪纵横,满眼感激。

“自家兄弟,不必如此拘礼。

李胜利,接到调令了吗?”

“已下达!今后我要常驻四九城了!”

李胜利下意识敬了个军礼。

何雨柱握住了他的手。

他身份特殊,不宜公开,即便如今已广为人知。

他是农业、钢铁行业的支柱人物,还参与过多项秘密任务。

“好了,这里非军营,暂脱军装,别再讲究这些繁文缛节。”

何雨柱拥抱了李胜利。

这是一位优秀的军人,身手敏捷。

“柱子,许久不见,奶奶都念叨你了。”

“正好,我们还没吃饭,一起!今日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何雨柱笑道。

“何厂长真是慧眼识珠,这便是善有善报吧?”

秦大易妻子听罢,心中略有不适。

“好人虽好,却未必有好报。

这么多人来,又该住哪里?”

秦妻冷哼一声。

对何雨柱,她既惧又恨。

“大易家嫂子,莫要乱说,他可是你妹夫。”

妹夫算什么?

“我只是为妹夫打抱不平。”

秦大易忙拉住妻子。

这四合院小,消息传得快。

关于何雨柱、秦淮茹的话题,绝不能参与。

他们现居之地及工作机会,皆可能因一句闲话而失去。

何雨柱不同于他们,但这不代表别人没脾气。

五年平安无事,才得以如此安稳。

\"咳咳,我们也要做饭,都是自家人,说两句没什么。

\"

秦大易略显尴尬地笑着。

\"胜利,你这次调过来虽说是部队的人,但还得归厂里管。

你懂吧?\"

在何雨柱的努力下,李胜利当上了轧钢厂厂长的保卫科科长。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干部,而刘海中只是厂里的'保安',如今权力更小了。

\"明白,何厂长,我现在听您的。

\"

李胜利点头应道。

这李胜利人品不错,可以信赖。

若是在那个年代,家里有靠山,外面有李胜利,那真是毫无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家里的四个字令人敬仰。

民族英雄!

谁敢放肆?

不管是小兵还是其他,都得靠边站。

\"李叔,你就在这儿跟聋老太太住,别顾虑太多。

你们母子分开这么久,肯定有很多话要讲,别在意房子的事。

\"

何雨柱微笑道。

\"聋老太太,我帮您不是为了房子。

您现在找到亲人了,我很替您高兴——毕竟我身为厂长,这些都不缺,您就安心住着吧。

\"

众人正在愉快交谈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哀号。

\"这是谁呀?

进来的时候我就听见了。

\"

聋老太太微微蹙眉。

\"是贾张氏。

\"

秦淮茹直接叫出了名字。

那个时代的女性,姓氏排列通常是夫姓在前,自己姓氏居中,名字反而显得次要。

\"贾张氏,不是进过监狱病成这样了吗?\"

聋老太太颇感惊讶。

\"她之前总在背后议论您,说您无后,现在她自己也快无后了。

\"

秦淮茹对这位老太太毫无同情之心,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贾张氏看似温和,实际上心思复杂。

更关键的是,她对待小芬的态度令人不齿。

虽然小芬也有过错,但最初贾张氏的行为更是让人厌恶。

毒蘑菇事件和后来的监狱事件,都难以激起人们的同情。

“这种结果,他们确实咎由自取。”

李德利冷笑一声。

他其实很孝顺,但因年少时的倔强,与母亲分离,母亲独自承受了不少苦楚和冷眼。

“贾张氏算是自食其果,孙子对她漠不关心,从不去探望。”

秦淮茹在院子里待得久,对他们的家庭状况也很了解。

一日三餐,小芬要是没事绝不会去。

许大茂更不愿提及此事,别人问起也避而不谈。

“好了,找到就好,咱们聊聊开心的事。”

何雨柱举起酒杯。

“今年过年,怕是回不去了。”

何雨柱轻笑。

“那咱们回老家?”

秦淮茹试探性地提议,毕竟她是何雨柱的妻子,而且家中还有长辈,按理应回老何家过年。

不过何雨柱家的情况比较特殊。

何大清根本不会回来,上次卖房给何雨柱后就再没露面,也没脸回来了。

对他们而言,何大清在不在并无差别。

“行啊,回家过年,还能热闹些。

厂里发的东西都分完了,你带回去吧。”

现在不缺粮,何雨柱也不吃厂里发的东西,毕竟灵气牧场的产品效果更好。

“这不太妥当吧。”

秦淮茹有些迟疑,不是不想帮家里人,而是觉得总拿东西会让别人背后议论何雨柱。

自己父亲在外不管不顾。

“别想太多,上次何大清来时什么样,大家都看见了,是他自己要走的,不是我赶他走的。”

这样狠心的父亲实属少见。

秦淮茹无奈地想着。

“话虽如此。”

“哎呀姐姐,我姐夫也想热闹热闹呢!”

秦京茹笑着说道。

“到时候咱们一起回去!”

\"京茹姐,我想坐车回去。

\"

老五小声说道。

\"你们要坐车,还能照顾孩子吗?\"

秦京茹已是秦主任,口才一向不错,如今手握权力,更添几分威严。

\"可是京茹姐,现在孩子也不太需要照顾了。

\"

\"竟敢顶嘴?

明年技能考试还想通过吗?\"

听到这话,老四老五立刻闭嘴。

\"算了,我们还是坐长途车回去吧。

\"

\"京茹,你怎么还像个孩子。

\"

秦淮茹无奈摇头。

\"那当然,谁不喜欢坐车呢。

\"

\"你可是秦主任,调辆车还不容易?\"

\"别提了,我没那么大权力,四九城内还好说,长途就不行了。

\"

秦京茹抱着何明昊笑道:\"快来屋里!姑爷来了!\"

秦父秦母早已对大儿子失望,对女婿何雨柱极为友善。

若无姑爷,秦家不会有今日光景。

虽不缺粮,但二老习惯了农村生活,加之乡村条件尚可,便一直未迁居城市。

\"不进城是对的,城里污染重,空气不如这里清新。

\"

刚进院门,何雨柱便看见一头肥猪。

这是秦父秦母饲养一年的心血,本有几头,但其他都被卖掉了。

如今二人种地少,更多时间投入养殖,这主意来自何雨柱。

\"对了姑爷,这猪好养,不挑食,长得快,只是这品种我从未见过。

\"

四九城周围多为白猪,本地猪大多耷拉着耳朵,而这头猪的耳朵却是竖着的。

且多数为优势,易于喂养且健康少病。

秦父秦母本就是养殖户,上手自然迅速。

“开春之后再给你们添几种小猪,到时候总结优劣,之前不是都记下了吗?”

何雨柱点头应允。

看来各处都在试验。

如此甚好,待优选出良种后,养殖状况便与往昔相似,到时也不会缺肉。

“行,女婿来了,那就备猪——你来做什么?”

秦父脸色骤沉,见到大儿子秦大易。

“爸,您这么说就不对了,我虽有过错,但在何厂长指导下已改正。”

秦大易提着不少东西,身后孙子亦如是,儿媳低头沉默,知自己不受欢迎,只随行。

“你还想改好?

真不知随谁!”

虽不愿得罪何雨柱,但父子终究血浓于水。

他们明白,此子无事不登门,此刻前来必为求何雨柱帮忙。

“年少轻狂,如今仍是咱秦家之根。

儿啊,都快十三岁了,叫爷爷吧!”

“爷爷!”

听闻此声,秦父略显迟疑,却仍看向何雨柱,不愿因儿子失欢于贵人。

“新春时节,进来叙话,你们倒紧跟不舍。”

何雨柱的话像一道特赦令,让他松了一口气。

“三姨夫!”

听到这个称呼,何雨柱并没有板着脸。

至少秦大易的孩子还算不错,都说孩子随母亲,但这个孩子有些懦弱。

总被棒梗利用,每次发生这种事,秦关氏都气得不行。

自己这么能干,为什么孩子这样?

所以何雨柱对这孩子并不反感。

“快进来,这是你小姨从外地带来的果脯,尝尝。”

秦淮茹虽然讨厌自己的大哥,但这孩子倒也没让她特别厌恶。

“我们早就到了,在关家待着呢。”

秦大易现在也算扬眉吐气了。

在他媳妇家,怎么说也是城里人,生活还过得去。

但来到这儿就得低头。

不过秦大易仍想缓和关系。

对于这样的小人物,教训一次就够了。

何雨柱也不想总让人难堪。

确实不是因为亲戚关系,而是这家伙从未招惹过他。

秦关氏一直低头不语,显得格外老实。

没办法,要是再惹何雨柱,别说她,就连她几个兄弟恐怕都会受牵连。

“爸!妈!”

场面略显尴尬时,一声呼唤打破了沉默。

“哎哟!大丫头!”

秦母等人抬头一看。

秦家的孩子长得都不错,秦淮茹、秦京茹都很漂亮。

即使是**的秦大易,模样也很俊朗。

女儿中排行老二的二姐,虽不及秦淮茹秀丽,但也算清秀。

算起来,她嫁出去后似乎一直没回来。

正常的回门也没回,可能是路远,也可能是因为路费昂贵。

再加上那个时代的通讯不发达,他们联系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