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9章 赫连定!从“战争狂人”到“末路跳梁小丑”的荒诞谢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赫连定!从“战争狂人”到“末路跳梁小丑”的荒诞谢幕

胜光四年,上邽城头。

残阳如血,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暗红色。赫连定站在城墙上,咬牙切齿地盯着下方攻城的北魏军队。他的身体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着,双手紧握着最后一块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其狠狠地砸向敌人。

随着石头的落下,城下传来一阵惨叫和混乱的声音。赫连定喘着粗气,剧烈的动作让他的头盔歪到了后脑勺,露出了他那张沾满血污的脸。血污已经模糊了他的面容,让人难以分辨哪些是敌人的鲜血,哪些是他自己的。

他转头,目光凶狠地扫过身旁那些瑟瑟发抖的大臣们。这些人在战争的恐惧面前早已失去了勇气和尊严,他们的身体蜷缩着,似乎希望能在这血腥的战场上找到一丝安全的角落。

赫连定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嘶哑,他声嘶力竭地嘶吼道:“告诉胡夏的子民们,咱们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让拓跋焘知道,赫连家的骨头比祁连山的石头还要硬!”

然而,此时的赫连定并不知道,胡夏这个国家早已如同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他的这场困兽之斗,不过是五胡十六国乱世里最后的一场滑稽闹剧罢了。

在这个充满血腥与权谋的历史舞台上,赫连定的一生注定是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他的人生充斥着爱恨情仇、权力争夺和命运的无常。

一、嗜血少年的“魔鬼养成记”

赫连定,这位赫连勃勃最为暴烈的儿子,他的童年简直就是一部“家暴受害者反面教材”。在胡夏那弥漫着肃杀之气的王宫中,年幼的赫连定每日都被恐惧与压抑所笼罩。

五岁时的某一天,赫连定对父亲赫连勃勃的佩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那把佩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充满神秘色彩的宝物。于是,趁着父亲不在,他偷偷地将佩剑拿了出来,满心欢喜地摆弄着。

然而,这一小小的举动却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赫连勃勃不知何时回到了王宫,当他看到儿子手中的佩剑时,顿时怒不可遏。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赫连勃勃二话不说,飞起一脚便踹在了赫连定的身上。这一脚力道之大,让年幼的赫连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直地飞了出去,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

赫连勃勃的怒骂声如雷贯耳:“废物!连剑都握不稳,留着何用?”这声怒吼,不仅让赫连定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更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

这一脚,不仅踹碎了赫连定对父亲的孺慕之情,更在他那颗稚嫩的心中种下了仇恨与不甘的种子。从那一刻起,赫连定对父亲的恐惧转化成了深深的恨意,而那把佩剑,也成为了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

从那以后,赫连定就像脱胎换骨了一般,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曾经的他,对父亲的关爱充满了渴望,总是期待着能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赞扬。但现在,他似乎已经彻底放弃了这种念头,转而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了军营生活中。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洒向大地时,赫连定就已经早早地起床,与士兵们一同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他不畏严寒酷暑,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都坚持着每天的摸爬滚打。

在训练场上,赫连定全神贯注地练习着骑马射箭、挥刀舞剑等各种武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精准度,仿佛他天生就是为了战斗而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武艺日益精进,十岁时,他竟然已经能够单手斩杀匈奴勇士,这在同龄人中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当赫连定提着那血淋淋的人头,满心欢喜地跑到赫连勃勃面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兴奋地说道:“爹!您看,我比大哥强多了吧?”他本以为父亲会对他的表现感到满意,甚至会给予他一些表扬和鼓励。

然而,赫连勃勃却只是冷笑一声,他那冷漠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和鄙夷。他看着赫连定,淡淡地说道:“就这点本事,也配当我儿子?”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无情地刺破了赫连定心中的希望,让他瞬间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沮丧。

在这个充满着扭曲和残酷的家庭环境里,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异常复杂和扭曲。大哥赫连璝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他暗中谋划着如何夺取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弟弟赫连定,在得知大哥的野心后,心中的权力欲望也被彻底激发出来。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赫连定率领着三百名死士,如鬼魅般悄然潜入赫连璝的营帐。营帐内,灯火通明,赫连璝正与心腹们商议着夺位的计划。突然,营帐的门被猛地踹开,赫连定手持利刃,满脸狰狞地站在门口。

“大哥,你可真是让我好找啊!”赫连定的声音在寂静的营帐中回荡,带着一丝戏谑和嘲讽。

赫连璝见状,脸色骤变,他怎么也想不到弟弟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来袭。然而,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很快便镇定下来,拔出佩剑,与赫连定对峙起来。

“弟弟,你这是何意?”赫连璝怒喝道。

“何意?大哥,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吧!”赫连定冷笑一声,“你一直觊觎皇位,想要将我置于死地,今日,我便是来取你性命的!”

说罢,赫连定毫不留情地挥剑朝赫连璝刺去。赫连璝侧身一闪,避开了赫连定的攻击,同时挥剑还击。一时间,营帐内刀光剑影,火星四溅。

兄弟二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招都狠辣无比,似乎都想要置对方于死地。昔日的亲情在这一刻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对权力的贪婪和对彼此的仇恨。

终于,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后,赫连定瞅准一个破绽,猛地一剑刺穿了赫连璝的胸口。赫连璝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弟弟,嘴里吐出一口鲜血,缓缓倒地。

赫连定喘着粗气,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大哥,脸上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容。他提着赫连璝的首级,大步走出营帐,去见他们的父亲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正坐在营帐中,等待着赫连定的消息。当他看到赫连定手中的首级时,心中不由得一紧。

“爹,我帮您除了个隐患!”赫连定咧着嘴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股疯狂与扭曲。

赫连勃勃凝视着儿子,突然发现他的眼中充满了疯狂和残忍。他不禁感到后背发凉,心中暗自思忖:“这小子,比我还狠啊……”

在这座寒冷如冰的王宫中,赫连定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尽的寒冬,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和关爱。他的童年被黑暗笼罩,而唯一的一抹亮色,便是他与妹妹赫连清婉之间的深厚情感。

赫连清婉,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宛如春日里的暖阳,给赫连定带来了无尽的温暖。每当赫连定在父亲那里遭受责骂和惩罚后,身心俱疲的他总是会在角落里默默哭泣。而这时,赫连清婉就像一个守护天使一样,悄悄地出现在他身旁,用她那柔软的小手轻轻擦拭着他的泪水,安慰着他受伤的心灵。

赫连清婉不仅会为赫连定疗伤,还会给他讲述一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故事。那些故事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赫连定内心的黑暗。在她的陪伴下,赫连定渐渐忘却了痛苦,重新找回了笑容。

赫连定对这个妹妹的疼爱之情,如同春日里的百花盛开,愈发浓烈。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好妹妹,让她永远不受伤害。

然而,在这个乱世之中,命运的齿轮无情地转动着,这份兄妹之情也注定无法长久。战争、权力、阴谋,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道路。尽管赫连定拼尽全力想要守护妹妹,但现实的残酷却让他感到无能为力。

二、接手烂摊子的“末日帝王”

赫连勃勃驾崩后,胡夏王朝内部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原本就存在的权力争斗在他离世的瞬间被彻底点燃,一场血腥的兄弟火并在所难免。

在这场残酷的权力厮杀中,胡夏的国力遭受了沉重打击。曾经繁荣昌盛的帝国如今变得摇摇欲坠,民不聊生。而当赫连定最终踩着侄子的尸体登上皇位时,他所面对的已不再是那个辉煌的王朝,而是一片狼藉的朝堂。

朝堂之上,原本应该是百官齐聚、庄严肃穆的场景,但如今却只剩下十几个老弱病残的大臣。他们或是被吓得瑟瑟发抖,或是满脸疲惫地看着新皇帝,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赫连定看着这破败不堪的景象,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更无法容忍那些将他父亲的基业败光的“废物”们。愤怒让他失去了理智,他一脚狠狠地踢翻了龙椅,口中破口大骂:“都怪那群废物,把老爹的基业败光了!”

这一声怒吼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仿佛是对那些已逝之人的控诉,也是对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的哀叹。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臣,脚步踉跄地走向高高在上的皇帝赫连定。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每一步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老臣终于来到了赫连定的面前,他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声音说道:“陛下,如今国家历经战乱,百姓疲惫不堪,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啊……”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赫连定突然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毫不犹豫地刺向老臣的胸膛。

老臣惊愕地看着赫连定,完全没有料到皇帝会如此冲动。他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想要说些什么,却只能发出一阵痛苦的呻吟。

赫连定的怒吼声在宫殿里回荡:“休养生息?等敌人打过来,你去当肉盾吗?”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屑,仿佛老臣的建议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在赫连定的心中,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才能重振胡夏的威风。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征服和扩张,才能让国家真正繁荣昌盛。而老臣的休养生息之策,在他看来不过是懦弱和退缩的表现。

面对北魏的虎视眈眈,赫连定的一系列操作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他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主动挑衅,派人给拓跋焘送去了一封战书。这封战书的言辞可谓是嚣张至极,完全不把北魏放在眼里,甚至公然叫嚣道:“有种来单挑,我在平凉摆好宴席等你!”

那战书之上,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赫连定的狂妄与自大。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与北魏之间的实力差距,一心只想着用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威风。然而,当北魏大军真的如他所愿杀到平凉时,赫连定却瞬间没了之前的勇气。

他惊慌失措地带着自己的军队疯狂西逃,边跑还边喊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仿佛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他的这种行为,让原本对他还有些许期待的士兵们大失所望,士气也因此一落千丈。

好不容易跑到上邽后,赫连定看着身边寥寥无几的残军,突然笑出了声。那笑声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奈,却又带着一丝病态的疯狂。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已成定局,但却仍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就剩这点人?正好,省得粮食不够吃!”赫连定的这句话,更是让人对他的心态感到费解。明明已经到了如此绝境,他却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仿佛对自己的处境毫不在意。或许,这就是他在绝望中最后的一点倔强吧。

在逃亡的漫漫长路上,赫连定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就在他感到前路茫茫、孤立无援之际,命运却给他安排了一场邂逅——他遇见了一位名叫慕容雪的女子。

慕容雪本是北凉的贵族之女,然而,战争的烽火无情地摧毁了她的家园,使她流离失所,漂泊无依。尽管生活给了她如此多的磨难,她却依然如傲雪寒梅般坚韧。她生得貌美如花,宛如仙子下凡,一颦一笑都令人心动;更难得的是,她聪慧过人,见识广博。

赫连定对慕容雪可谓是一见钟情,他被她的美貌和气质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将她带在身边。而慕容雪对赫连定也并非毫无感觉,她看到了赫连定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甘,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她心生敬意,也让她对赫连定产生了好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雪逐渐发现赫连定并非她最初所认为的那样。赫连定在面对困境时,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理智和智慧,反而变得越发残暴与疯狂。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完全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慕容雪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赫连定,希望他能以百姓为重,采取明智的策略。然而,赫连定却对她的劝告充耳不闻,甚至对她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曾经的那份感情也在日复一日的争吵中逐渐破裂。

三、荒诞离奇的“外交鬼才”

赫连定的外交策略简直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场“迷惑行为大赏”。他竟然异想天开地给刘宋皇帝刘义隆写了一封信,信中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夸大其词的承诺。

在这封信里,赫连定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仿佛他已经看到了天下被南北夹击后平分的景象。他信誓旦旦地对刘义隆说:“让我们一起合作,南北夹击北魏,共同灭掉这个强敌,然后平分天下!”不仅如此,赫连定还煞有介事地在地图上用红笔画线,划分出了所谓的“势力范围”:“黄河以北归我,以南归你,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

然而,刘义隆读完这封信后,却忍不住对着大臣们笑出了眼泪。他觉得赫连定的这些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就像一个吹得比热气球还大的牛皮。在刘义隆的眼中,赫连定不过是一个垂死挣扎的小丑,他的提议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可行性。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对西秦发动的那场“闪电战”。当得知乞伏暮末已经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赫连定毫不犹豫地立刻率领大军攻打西秦,还美其名曰是“帮忙复国”。然而,当他攻破西秦都城之后,他那凶残的本性便暴露无遗。

赫连定毫不留情地将西秦皇室斩尽杀绝,甚至连妇孺老幼都不放过,整个城市都被血腥和恐惧所笼罩。不仅如此,他还抢走了西秦的传国玉玺,这可是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宝物。

赫连定手持玉玺,得意洋洋地狂笑起来:“哈哈哈哈,有了这个传国玉玺,我就是天命所归的真命天子!”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登上皇位,统治天下的场景。

然而,在场的大臣们却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叫苦。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所谓的传国玉玺其实不过是一个赝品。但在赫连定的淫威之下,谁也不敢说出这个事实,生怕惹来杀身之祸。

在赫连定的心中,权力和地位就是一切。为了能够登上皇位,实现自己的野心,他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无论是杀戮还是欺骗,对他来说都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已。

就在赫连定与北魏军队激烈交战之际,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他的妹妹赫连清婉被北魏俘虏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赫连定措手不及,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北魏皇帝拓跋焘显然是想用赫连清婉来要挟赫连定,迫使他屈服。面对这一局面,赫连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对妹妹的安危忧心忡忡,但同时又决不肯向北魏低头示弱。他深知,如果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示弱,不仅会让胡夏失去尊严,更可能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在北魏的宫中,赫连清婉也同样心急如焚。她虽然身处敌营,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哥哥和胡夏的命运。她深知哥哥的性格,知道他绝不会轻易妥协。然而,她也明白胡夏目前的处境十分艰难,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灭国之祸。

在这种情况下,赫连清婉决定挺身而出,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化解这场危机。她利用自己在北魏宫中的地位,设法与拓跋焘接触,并诚恳地劝说他不要对胡夏赶尽杀绝,给胡夏留一条生路。然而,在权力的博弈中,她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她的劝说对于拓跋焘来说,不过是耳边风而已。

四、滑稽又悲情的末路狂奔

承光四年,赫连定的末日终于来临。北魏军队如饿虎扑食般将他围困在鹑觚原,这座曾经坚固的堡垒如今却成了他的囚笼。

七天七夜过去了,赫连定和他的士兵们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饱受折磨。断水断粮的日子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的边缘。士兵们渴得只能去喝那又苦又涩的马尿,而饥饿则使得他们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一个个如同行尸走肉般。

然而,赫连定却依然嘴硬。他站在城头,对着北魏的军队咆哮:“拓跋焘!有种你攻上来,我让你有来无回!”那声音,虽然依旧响亮,但却掩盖不住其中的虚弱。

夜幕降临,赫连定决定做最后的挣扎。他带着几百名残兵,趁着夜色突围。然而,他的行动早已被北魏军队洞悉。当他们冲入包围圈时,才发现等待他们的是北魏的重重埋伏。

一场惨烈的厮杀过后,赫连定的残兵们纷纷倒下,他自己也最终被生擒。被五花大绑的赫连定,嘴里还在不停地破口大骂:“放开我!我还能再战!”

当他被押解到北魏时,拓跋焘站在高台上,轻蔑地指着他的鼻子嘲讽道:“赫连定,你不是要和我单挑吗?”

赫连定梗着脖子,毫不示弱地回怼:“要不是粮草不足,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拓跋焘懒得再与他废话,直接下令将赫连定斩首示众。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赫连定的头颅滚落在地,他的一生也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临刑前,赫连定面朝着天空,突然发出一阵狂笑。那笑声在刑场上回荡,让人毛骨悚然。

“老爹啊,我把胡夏败光了!”赫连定的声音在风中飘荡,“咱们爷俩黄泉路上作伴,继续打天下吧!”

他的笑声中透露出一种绝望和疯狂,仿佛对这个世界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然而,在这最后的时刻,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人。

刽子手的大刀高高举起,寒光闪烁。赫连定的笑声戛然而止,他的目光落在那把大刀上,没有丝毫的畏惧。

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赫连定的头颅滚落在地,鲜血四溅。这个将胡夏推向毁灭的战争狂人,终于结束了他荒诞又惨烈的一生。

与此同时,远在北魏宫中的赫连清婉得知了哥哥的死讯。她如遭雷击,悲痛欲绝。

赫连清婉一直以来都对哥哥抱有最后的一丝希望,她相信哥哥总有一天能够重振胡夏的雄风。然而,如今这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整日以泪洗面,最终在北魏的宫中郁郁而终。

赫连定的故事,像五胡十六国乱世里一个黑色幽默的注脚。他用最暴烈的方式登场,以最滑稽的姿态谢幕,将一个本就风雨飘摇的政权彻底拖入深渊。当他的头颅落地时,十六国的大幕已缓缓落下,而那个充满血腥与荒诞的时代,也即将迎来最后的终章。在历史的长河中,赫连定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浪花,但他的故事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乱世的残酷与无奈,以及人性在权力和欲望面前的扭曲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