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柳疏影那边计划有变,而张风那里却很顺利,成功拉拢到了温夫人的亲弟弟叶苍。

叶苍恨死了忘恩负义的温书仁,利用他拉拢温夫人,便有机会从温夫人的手中查到温书仁的罪证。

温书仁是锦衣卫成立后第一个目标,锦衣卫将借着温书仁的人头一鸣惊人,打造锦衣卫的凶名。

回到皇庄后,林秀又视察了食盐、码头、道路、学院的进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而途经庄田时,林秀看到了地里农作的佃户。

突然,他脚步一顿。

“大人,怎么了?”魏忠忠和张赵王马五人也停了下来,好奇问道。

林秀走上前去,对着佃户笑着说道:“几位大叔,翻地呢。”

只见两名佃户配合起来,一人持铁犁,一手拽着缰绳控制着两头牛,相互配合着,正在用铁犁翻地。

地里的蔬菜刚刚丰收,需要尽快翻地,种植新蔬菜。

看到是林秀,两名佃户慌忙停下,恭敬道:“拜见大人。”

“两人配合的话,一天能翻几亩地?”林秀问道。

一名佃户回道:“回禀大人,两人配合起来,一天能耕四五亩地,三人的话,还能再快一些。”

“这么慢啊!这么多地,那需要耕多久?”林秀问道。

佃户回道:“只能起早贪黑赶工,或者用锄头翻土,万幸并不是所有农作物都需要翻地。”

林秀便道:“你们把铁犁拿出来,让我瞧瞧!”

佃户心中不解,但还是照做,将铁犁从地里拽了出来。

看到铁犁后,林秀暗暗自责。

他负责管理皇庄,而皇庄最重要的,或者说最根本的任务,其实是种地。

他只顾着忙其他事情,却忘了把精力放在最根本的任务上。

回过神来,林秀立即返回庄园,立即把铸造匠师公孙治叫了过来。

“拜见大人,不知大人传唤小人,有何吩咐?”公孙治问道。

林秀开门见山道:“我从地里过来,发现现在用的铁犁过于沉重,操作也不便利,效率太慢,不利于耕种。我把你叫来,就是想要改良现在的铁犁,从而提升耕地的效率,造福百姓。”

此话一出,公孙治大惊。

如果真能改进成功铁犁,那可不是提高皇庄耕地效率那么简单,还是整个大周天下百姓的福气。

耕地效率的提高,百姓能种更多的地,原本一家人只能种十亩,现在能种二十亩,甚至更多,那自然而然,收入就提高,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而百姓收入的提高,国家也能征收更多的粮食,可以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公孙治激动道:“大人,改良铁犁是为国为民的好事,若是能参与其中,是小人三辈子修来的福气,只是小人愚笨,只懂得打造铁犁,不懂改良。”

他理解错了,以为是林秀让他来改良铁犁。

林秀笑道:“你不懂改良没关系,我懂,并且我心中已有构想,不过我不懂得铸造,所以需要你来打造。”

公孙治这才明白自己误会了,尴尬地挠头的同时,又回道:“小人从小打铁,只要有图纸,小人一定能打造出来!”

林秀站起身来,说道:“那还等什么,走,去你的铸造工坊!”

公孙治立即引路。

皇庄镇很大,相当于一个小县城规模,林秀上任仅有半个月,所以这还是他第一次来铸造工坊。

一来到,看到铸造工坊内的情况后,林秀就皱了皱眉头。

公孙治立即叫嚷道:“都把汗衫穿上,光着膀子像什么话!”

如今已经是四月中旬,气候已经热,铸造又是和火打交道,所以铁匠们都是光着膀子打铁。

“大人,让你见笑了,这里太热,为了凉快,所以就光着膀子。”公孙治连忙解释。

林秀却道:“不必穿汗衫,他们怎么舒服怎么来!我只是惊讶这里的锻造方法,还是用百炼钢法。百炼钢法打造出来的东西非常好,但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浪费时间。”

“是啊大人,百炼钢法需要不断折叠锻打,耗费时间和人工。”公孙治回道。

林秀考虑后,便道:“先研究新犁吧,等把新犁研究出来,我再传你一种全新的锻造之法,其生产效率是百炼钢的二十倍,并且品质也相差无几!”

“什么!二十倍?”公孙治立即瞪大了眼珠子,一脸的不敢置信。

正因为公孙治是铁匠,他才更加明白改进锻造之法的难度。而据他所知,林秀根本不懂得锻造。

“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真有新的锻造之法?”公孙治忍不住询问。

人无法获得认知以外的东西,公孙治从小学得的就是百炼钢,所以他想不出来新的锻造之法,所以让他们去改进,可以说比登天还难。

林秀笑道:“不要以为我不擅长打铁,就不能研究锻造方法,我知道你心中惊疑,常言试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以后试验后你就知道了。”

“是,大人!”公孙治激动回道。

随后,

林秀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开始绘制新犁。

如今大周国所用的铁犁还是直辕,所以笨重、复杂,而林秀要制造的是曲辕犁,而且不是前世唐朝时期的曲辕犁,还是宋朝时期改进过的曲辕犁。那时候的曲辕犁经过进一步改进,更加的轻便,效率更快。

很快,图纸便画好了,交给了公孙治。

公孙治连忙接过观摩。

只见一个从未见过的短辕出现在自己眼前。

现在常用的直辕犁大约9尺长,前端要延伸至牛的肩部,所以需二牛抬杠牵引,并且转弯困难,需要大范围的掉头。

而图纸上的曲辕犁只有6尺长,仅至牛后部位,还加装可转动的犁盘,直接实现单牛牵引。

在这个时代,节省一头牛,便代表耕地的速度提高一倍。

更不要说曲辕犁本身的效率就远远超过直辕犁。

公孙治直接沉浸在图纸上,虽然有些新增的部件让他看不懂,但是他深知这种新犁的价值。

“妙,太妙了,大人真乃神人也。”公孙治忍不住发出惊呼。

谁知下一刻,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笑声:“神人么?到底发明了什么,竟然能得如此评价?”

笑声悦耳,对林秀而言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