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女帝谢樱传 > 第277章 夏石谋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简和宋佑对视一眼:“夏大人此言有理,要是咱们将负担都加到地方官员身上,只怕也有失偏颇。”

明知会引起皇帝不满,苏俨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口:“皇上,以臣之见不如先将市舶司造船的工程停一停,如今正是上下共克时艰的时候,等度过了这个难关,再接着造船不迟。”

夏石几人心中几乎是要弹冠相庆,他们步步紧逼,终于将张济承师生逼到这一步了。

不消暗示,郑简默契的开口:

“不妥,市舶司的船已经开始造了,天下人皆知,这是为扬我国威出使西洋而造,若是造一半就停了,这算怎么回事?若传出去,岂不是被那些蕞尔小邦耻笑?何况这是为皇上的花甲寿做准备。”

原本胸中只有五分胜算,夏石闻言胸中便有了八分。

只要将这两件事儿关联起来,皇帝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造船,当下开口说道:“当初造船都是商量好了的,你们如今百般阻挠,是确有其事还是不想让皇上好好过寿?”

苏俨还在争辩:“正因为这是皇上的花甲寿,才需要造福天下,广施恩德。”

宋佑顶到:“不过是一场端午汛,又是不想造船,又是想要免税的,新政改革改了这么多年,赚来的钱都去哪儿了?”

“难不成,之前各地汇报上来的盛况,都是假的不成?”

宋佑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

“去年黄河决堤,又逢上旱冬,朝廷都没免除北方百姓的赋税,如今江南遭灾便立刻免税,这传出去,北方的百姓们是否会觉得朝廷不公?”郑简步步紧逼,“到时候百姓们会觉得,如今朝中重臣都是南方士子,常年下去只怕会让北方学子心生怨怼。”

“此前北地遭灾都是靠南方支援,如今江南自己遭了灾无人相帮,只能给他们减税,这是人之常情,百姓们没有夏大人说的那般不可理喻,北方学子心生怨怼更无稽之谈,当年太祖皇帝设南北榜,就是念在北方初定,学子们难以安心念书,皇恩浩荡,何来怨怼?”

一向好脾气的苏俨此刻也是一肚子火,若不是夏石这帮人变着法儿的鼓动皇帝花钱,此刻怎么会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

夏石被苏俨呛的一愣,如今两方争执不下,仍旧坚持道:

“别的无所谓,只是市舶司造船一事,事涉皇上颜面,事涉皇上今年的花甲寿,令是一早就下的,若是朝令夕改,岂不是坐实了那起子人的狂妄之言?”

钦天监监正溅在外面的血迹尚未干透,夏石一句话,堵住了张济承腹中的千言万语,柳执旭还想说些什么,被张济承用眼神制止。

“皇上心中装着九州万方,宁可不考虑面子也要考虑百姓,但我们做臣子的不得不考虑!”夏石说的冠冕堂皇,再加上一副老实人的人设,更显得一身正气。

纵使皇帝脑海中一闪而过停止造船的念头,此刻也被夏石架了起来。

其实夏石的话未必无懈可击,但却暗合了皇帝心思,毕竟人生七十古来稀,他现在已经六十岁了,自觉辛苦一辈子,还能过几个整寿?

思忖半晌,徐徐开口:

“市舶司的船要接着造,江南是赋税重地,税收不能随意减免,你们该调粮的调粮,趁早赈灾才是正经,若是银钱不够,”皇帝顿了顿,“就多织些丝绸跟卖往西洋。”

“是,”众人点头。

众人转身离去,皇帝毒蛇般的眼神冷冰冰的盯着张济承的后背,离开乾清宫的路上,看见了手拿奏本的礼部侍郎。

“符大人这是干什么去?”苏俨随口问道。

符立信见几人面色不善,便不敢往枪口上撞,轻声说道:“这不是秀女小选嘛,我将这些事宜拿去跟皇上汇报一番。”

虽说眼下不好往枪口上撞,可若是明儿再报就误了时辰,到时候会更麻烦。

……

太子府。

“今日张济承一番言语,着实让皇上不高兴,眼下他搜肠刮肚已经弄不出钱了,”夏石笑眯眯的捋了捋胡须,“要是真要弄钱,他就得将刀口对准江南的官员,只是半数的官员都是他提拔的。”

“若真是从这帮人身上弄了不少钱出来,那只能证明——”宋佑眉开眼笑,“他派出去的人,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到时候皇上如何处置,那就不得而知了。”

太子笑吟吟:“就算他此前步步紧逼又能如何?早就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银钱又不是泉眼,能一直往外出水,就算是泉眼又能如何?千万只瓢来舀,总有舀干那天。”

朱玉难得的在前院奉茶,听闻众人其乐融融的说着今日对张济承的打击,忽然开口道:

“夏师傅策略不错,可若是这样几下里夹攻,逼反了江南的百姓,这可如何是好?”

方才一派祥和的众人都没了声息,太子忍住胸中的愠怒,冷笑道:“我们在议事,你在这插什么嘴?当真是妇人之见!”

这也是太子讨厌朱玉的原因之一。

照理说老夫少妻,朱玉长相也不差,没理由会被丈夫讨厌,但太子看见朱玉那副“自作聪明”的模样,便觉得心烦。

眼见气氛有些僵硬,郑简打哈哈:“太子妃莫要担心,江南自古以来便是富饶地,更何况那起子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太子不屑的瞧了朱玉一眼:“不知道的就别在师傅们面前丢人现眼,你回去自己翻翻史书,历来这帮乌合之众起义造反,就没有一个成功的。”

“再说了,若是此番当真激起小规模的民变,收拾张济承,岂不是更方便?官逼民反,这样的滔天罪名,任他再精明强干也担当不起。”

朱玉被斥责一番,也没了说话的心思,收拾了茶盏低眉顺眼的下去,身后几人还在说话。

“只要张济承这棵大树一倒,还怕殷王不成?”

宋佑笑道:“既如此,不如彻底添一把火,干脆让江南乱起来,一方民乱,比咱们使再多的绊子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