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你快掐掐我,我不是在做梦吧,”有人说道。

三万两千两,按照百分之一的分红,他们每个人今年一年就赚了三百二十两银子。

“这都够一个小康人家十多年的嚼用了,”蓝隼惊叹,“幸好当年我们都要了分红,没贪多了的那几两银子。”

“对了,”谢樱想起之前蓝隼的建议,转头向芸惠道,“你是更喜欢两边跑呢,还是想留在长安看铺子呢?”

芸惠想了想道:“我体力和机变都不如蓝隼,还是更愿意去铺子那边照看。”

谢樱点头:“这样,年后开工,商队我再亲自带一个月,你就去店里跟着蓝隼好好适应下。”

再安排了些明年的事宜,说了扩大经营的打算,众人都被今年的利润惊到,纷纷点头。

“明儿我就去钱庄兑些银子给你们,回去好好过个年,”谢樱笑道。

云霄站在角落看着众人,芸惠笑道:“你也别羡慕我们,我们都是从小姐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跟过来的。”

“你也别着急,等后面生意做大了,你也跟她们一样去店里做掌柜,”谢樱笑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当老大的必须要观察下属情绪,必要的时候还必须得给些情绪价值。

“小姐给我的月钱已经不少,翠墨姐姐说,都赶得上高门大户里头小姐们的月钱了。”云霄原本还有些失落,闻言急忙笑道,“您给我这么好的待遇,我要是再得陇望蜀,那就是贪得无厌了。”

“你跟着我吃苦受累,这些都是你自己应得的,说什么得陇望蜀?”谢樱挥手笑骂,“说这话就该打嘴。”

众人笑作一团,等大伙儿心满意足各自回屋睡觉后,芸惠帮谢樱用汤婆子暖好被子,才慢慢开口:“小王爷今年没说回来找你吗?”

谢樱喝了口红枣姜茶:“说是最近有些要紧的战事,东南大营全部警戒,今年过年是回不来了。”

芸惠怕谢樱失落,急忙应和道:“可不是嘛,逢年过节,往往都是九边卫所最紧张的时候,若说平日里十分小心,这时候就得十二分小心。”

“说的也是,”谢樱笑道,“咱们过年,那倭寇和鞑靼又不过年,冬季穷疯了,看着咱们张灯结彩吃香喝辣,他们心里能好受?”

“再说了,他从前就是个可有可无的百夫长,又是个有背景的关系户,跑了也没人管,今年倒是攒下了不少战功,也不能擅自离开了。”

谢樱看着外头皎洁的月光,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惊蛰的雷声化开冻土,谢樱的几处作坊已经拉足马力开动,芸惠温柔周全,更得客人们喜欢,东西两边的商队已经尽数交给蓝隼。

之前在长安的成功经验,被谢樱复制在京城,让婉朱在绸缎庄放几件之前的成衣,反响也是极好。

“既如此那就趁热打铁,长安有了新花色和样式,我都让送过来,”如今谢樱的研究大本营,实际上还在长安。

谢樱嘱咐完婉朱,便带着新笼络起来的人手往南走,南边盐场多,她们有盐引在手上,自然也不容易亏本,做起事来便松弛许多。

“怪到人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呢,这南边的春天就是不一样,”云霄感叹道。

谢樱笑道:“享受归享受,咱们还是要干正事儿的。

她们的车队上,放了不少在西北收购的药材,到这边来碰运气,看能不能卖上高价。

“咱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四处推销吗?”谢樱最开始的境遇,云霄也没少听蓝隼他们说,以为谢樱又要挨家挨户的上门推销了。

“不,”谢樱摇头,“从前那是一穷二白,咱们实在没家底,才不得不这么做,如今自然有更好的法子。”

谢樱挑了四五个人留下,让个小管事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去盐场。

“咱们几个先找个客栈歇脚,今儿的任务就是一起找铺面,”谢樱吩咐,“地方不能太偏,小一点也行,最好可以一两个月短租。”

“一两个月短租?”陈寅一脸疑惑,“房东租铺子,不都是一年起租吗?”

谢樱点头:“所以才需要我们仔仔细细的去找,总有人租了一年,因为经营不善要倒闭的,咱们就是要去捡便宜。”

吃过午饭,众人分头行动,连轴转了三天,终于找到一处地方。

“小姐这是直接在这儿开药铺子吗?”云霄问道。

谢樱摇头:“不,在这边卖衣裳,顺便卖药。”

“啊?这两个还能结合到一起吗?”云霄和王武一脸疑惑的看着谢樱。

“规模大了自然不能,但若是为老客从西北带一点珍稀药材还是可以的,”谢樱伸了个懒腰。

代购这事儿,成本自然比直接开店低得多。

虫草,人参果这样的东西,比普通药材价格高得多,放在她们的商队中,也不占地方。

“南边生产好绸缎布料,人也算富裕,简直是做绸缎成衣生意的好地方,之前咱们跟杨毅签了合同,如今将店开到扬州,连运输的费用都省了。”

谢樱请了两个裁缝夜以继日的赶工,风华堂扬州分店,终于在一月后正式开张。

“这种样式的衣裳,若是卖不出去怎么办?”王武显然有点担心。

“卖不出去就让商队带回西北呗,反正咱们的衣裳在长安卖的极好,”云霄抢答。

但显然,谢樱做出来的成衣一经问世,就卖的格外好。

……

“我们这边夏季实在是热,这种简简单单的衣裳穿着,可着实凉快,”一个打扮利索的妇人带了两条裙子,又看见谢樱用白棉布染的渐变色裙子,立刻又包了两条。

“南边的春夏比北方长得多,咱们这样的衣裳,居然比在长安更受欢迎,”云霄看着空荡荡的货架感叹道。

“怪不得生意人都喜欢南方,尤其是做绸缎布料这行的人,”谢樱活动了下酸胀的筋骨,有了之前在长安的斗争经验,再加上她在北方的名号已经打出去,再没人敢上门为难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