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女帝谢樱传 > 第215章 回家过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也是她目前最头疼的地方。

冬季定然是有一个月要停下的,这边的供应链也不够稳,牧民们的羊毛制品虽然能卖高价,但产量到底有限。

“怨不得人家南方生意人多呢,我们这儿别的不说,大雪封山路就彻底没法走了,有些地方还有土匪强盗,”妇人一面付钱,一面摇头叹息。

还是得有个稳定的法子才行。

但谢樱手下这点人,又完全不够在这边自立门户。

再一次返回京城,婉朱的布庄已经在宛平县如火如荼的开了起来。

谢樱看了将近一个月的账,与婉朱商议起在长安开布庄的可行性。

“棉布自然数松江棉最好,只是这一路运过去实在太兴师动众,成本也高,不如看看潞安那边?”

“潞安?”谢樱没听过这个名字。

“对,潞安在山西,离长安不远,既然小姐要在山西卖酒,迟早也要在那边置产,还不如干脆一起弄,一半做酒坊,另外一半就当做仓库,也省的花大价钱买什么汾酒。”

“若是觉得的前期投入成本高,那就先弄个小铺面,毕竟也不能每次都住客栈不是?”婉朱反问,“哪怕咱们一路都在行进,但好歹得有个自己的地方歇脚休息。”

“进货渠道也不必担忧,反正我跟松江那边的作坊都谈好了,到时候长安那边要的话,直接从这边分销一批就行。”

谢樱叹息:“这到手的银子还没焐热呢,就又要丢出去了。”

“其实真没花多少银子,”婉朱宽慰,“置办车马的钱,你跑这两回就已经覆盖了,东西陆路运输,成本本身就不低。”

“在山西咱们又不开门做生意,随便找个小城买个民宅就行,长安置办铺面的价格,自然比京城低得多,去张掖那边咱们还有地方歇脚,这样算下来,成本也没有很多。”

“这么说也是,在外头做生意也比在京城做生意容易些,”京城别的不说,单论房价房租就高的可怕。

“年前我还得多跑几次,能赚多少赚多少,”谢樱危机感满满。

隆冬时节,蓝隼几人正在集市上出售之前囤的煤炭。

“这天儿越来越冷了,”蓝隼搓搓手,跟一旁一起卖炭的商人聊天。

天子脚下的市集里,衣着整齐的蓝隼一干人显得格外扎眼,跟她们一同卖炭的老翁衣衫单薄。

“天寒了好,天寒了好,”老翁冻的哆哆嗦嗦,却依旧不住的念叨。

心忧炭贱愿天寒呐。

……

风风火火跑了三次之后,下了一场大雪,眼看着快过年了,谢樱干脆让众人都歇一歇。

这是她在这里过的第二个新年了。

芸惠看着外头的雪花感叹道:“时间过的真快啊,去年冬天咱们还……”

“还在处理着孙成那档子破事儿呢,”谢樱将一把花生皮丢进火炉。

已经是年节下,谢樱核算了这半年来的账目,后面三次她们从婉朱这边带上了棉布向西走,相比第一次,也算小赚一笔。七七八八算下来,这半年赚了五千七百多两银子,还不算给婉朱入的股份。

下了雪也没法出门,众人此刻都聚在谢樱的屋子里开会。

“我怎么觉得,这窗缝都透风呢?”谢樱一面吐槽,一面加了件更厚的棉衣。

尽管芸惠和杨嫂子已经将窗户用破布头之类的东西堵上了,但还是冷得慌,烧的再热的炭盆都比不上地暖。

“过了年后咱们去长安那边看看铺子,”谢樱算着日子对蓝隼道,“这次咱们在那边一待,估计得是小半年了。”

“那车队你不跟着吗?”

谢樱想了想:“不跟了,让芸惠和赵明领头吧。”

“啊?”见提到自己,两人纷纷抬头。

“你们身边,有没有靠得住的,身强力壮能当侍卫的?”谢樱一面烤火,一面问赵明,“齐七和伍山我要带走,路上只你们两个,只怕照管不过来。”

赵明想了想:“我倒是认识几个身强体壮的,您想要几个人?”

谢樱笑道:“这就看你的了,你要是觉得需要加两个就加两个,要是加四个就加四个,反正你们都拿的分红,给我省钱也是给你们自己省钱。”

“你们二人要好生配合,芸惠负责账目往来,赵明你负责带队和路上的一应安全事宜,”财务和经营要分开,这是原则性问题。

芸惠有些踌躇:“我们俩,能行吗?”

谢樱笑道:“怎么不行了?这边咱们已经是轻车熟路,你办事仔细周全,赵明有事儿能往前冲,你们俩带着,我放心。”

见芸惠还有些犹疑。

谢樱喝了口茶:“你们跟着我历练了那么长时间,怎么就对自己一点自信都没有呢?”

“我……怕是难当大任吧。”

“有什么难当大任的?你是不会人情往来?还是不认得路?还是看不懂账本?还是认不得人?”蓝隼一番连珠炮似的反问。

“别自谦了,你不能总是跟在我身边干些侍女之类的活儿,总有一天要独当一面,”谢樱拿着纸笔,“何况这也不是什么艰难的活计,按部就班照管好一切,万一有实在难以抉择的,飞鸽传书就行。”

话已至此,两人急忙点头谢过谢樱。

“剩下的三人就跟着我,咱们先在山西先选好安顿的地方,然后去长安好好开个铺子。”

“好,”三人点头。

“除此之外,”谢樱一面说一面拿过桌上的账本,“分红都是一年一结,既然当初都要分红,都是盈亏自负,账目公开。”

“明儿刚好是北方小年,趁着这个机会,给大家把分红结了,咱们这半年赚了五千七百多两银子,按照百分之一的分红,一人五十七两,这些银子我都提前分好了,大伙儿一人一袋,好好拿着。”

几人见状,各个都是欢天喜地,一时间谢恩声不断。

“好了,明天一早,该回家过年的回家过年,过完元宵再回来吧,”谢樱站起来,“不过你们得给我留个家庭住址,万一有什么事儿我还能联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