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风萧瑟,卷起军营中的尘土,发出沙沙的声响。东关城外的军营里,曹帐中的烛火在风中摇曳,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曹璟站在沙盘前,眉头紧锁,目光在代表敌我双方的木块间来回游移。连日来的对峙让他的面容略显疲惫,眼下浮现出淡淡的青影,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闪烁着不容忽视的锋芒。

\"报——\"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副将掀开厚重的帐帘,带进一阵冷风。他单膝跪地,拱手禀报:\"将军,东吴又派使者来了。\"

曹璟冷笑一声,手指在沙盘边缘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是第几次了?\"他的声音里透着几分不耐,又似乎带着某种期待。他转身走向主座,玄色战袍在转身时带起一阵微风,腰间佩剑与铠甲相碰,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让他们进来吧。\"曹璟在主座上坐定,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目光如炬地望向帐门。

东吴使者缓步入帐,神色间带着几分刻意的谦卑。他身着锦袍,却故意将衣襟敞开,露出内里的素色中衣,以示诚意。使者深深作揖,几乎将腰弯成了直角:\"曹将军,我家陛下深感战事劳民伤财,愿以庐江、九江二郡相让,只求两国休兵罢战,重修旧好。\"

帐中诸将闻言,纷纷露出惊讶之色。有人交头接耳,有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唯独曹璟面不改色,只是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的兵书,那本《孙子兵法》的边角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

\"议和?\"曹璟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抬眼直视使者,目光如刀,\"本将没有这个权力。\"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若孙权真想议和,就该派使者去洛阳,面见我家陛下。这才是应有的礼数,不是吗?\"

使者脸色骤变,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烛光下闪闪发亮。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辩解什么:\"将军,这...这其中或有误会...\"

\"送客。\"曹璟不等他说完,便挥手示意,那动作干脆利落,不带一丝犹豫。他的目光已经重新落回沙盘上,仿佛刚才的一切不过是无关紧要的插曲。

待使者悻悻离去后,他立即唤来文书:\"备笔墨,我要上书陛下。\"

文书官不敢怠慢,连忙取来上好的绢帛和笔墨。夜深人静,烛火摇曳,在营帐内投下晃动的光影。曹璟伏案疾书,笔锋凌厉如刀,每一笔都仿佛带着杀伐之气。

\"臣璟启奏陛下:\"他运笔如飞,字迹刚劲有力,\"东吴势穷力竭,此乃天赐良机。臣以为,与其索要城池土地,不如取其根本——请陛下要求东吴交出船五百人,铁匠五百人,以及吴郡陆氏全族。\"

写到这里,他的笔尖突然悬停在半空。烛光映照下,他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深思。陆氏在东吴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能将其全族迁至洛阳...

想到这里,曹璟的嘴角微微上扬。他蘸了蘸墨,继续写道:\"吴人擅水战,其船匠技艺冠绝江南;铁匠能打造精良兵器。若得此二者,我大魏水军必将如虎添翼。至于陆氏,乃东吴名门,若能迁至京师,既可彰显陛下仁德,又能断绝东吴臂膀。\"

最后一笔落下,曹璟搁下毛笔,轻轻吹干墨迹。他站起身,负手踱到帐门前,掀开帘子望向外面漆黑的夜色。远处东吴使团的营地还亮着几点灯火,想必那使者正在连夜写奏报吧。

\"孙权此刻必定如坐针毡。\"曹璟低声自语,嘴角浮现出一丝冷峻的笑意。夜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与此同时,在东吴使团的营帐内,使者正满头大汗地伏案疾书。他的手不住颤抖,墨汁几次溅落在绢帛上,晕开一片污渍。

\"启禀吴王:\"他写道,字迹因为紧张而显得歪歪扭扭,\"曹璟态度强硬,坚持要我国派使前往洛阳...臣观魏军营寨严整,士气高昂,恐非虚张声势...\"

写到此处,使者停下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他想起方才曹璟那锐利如刀的眼神,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帐外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更让他心惊肉跳。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写道:

\"魏军战船密布江面,旌旗遮天蔽日。臣恐...恐其已有渡江之意...\"

最后一笔落下,使者瘫坐在席上,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他知道,这份奏报送回建业后,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

建业吴王宫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孙权那张阴沉如铁的面容。他死死攥着手中的竹简,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突然,他猛地将竹简摔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惊得殿外守卫都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

\"这个曹璟小儿,竟敢如此不识好歹!\"孙权咬牙切齿地骂道,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他额头上青筋暴起,像几条扭曲的蚯蚓,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狰狞。他像一头被困的猛兽,在殿内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侍立一旁的张承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他清楚地看到孙权握刀的手在微微发抖,那柄象征王权的古锭刀在刀鞘中发出细微的震颤声。张昭知道,这是主公怒到极点的征兆。他悄悄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孙权猛地转身,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孤好言相劝,他竟敢如此羞辱于孤!\"他的声音突然拔高,震得殿内的烛火都跟着晃动起来,\"这份回信,简直是把孤的颜面踩在脚下!\"

张承小心翼翼地抬头,正对上孙权那双充血的眼睛,吓得赶紧又低下头去。他从未见过主公如此失态,即便是当年赤壁之战前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主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暴怒。

孙权突然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胸口剧烈起伏着。他闭上眼睛,似乎在极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过了许久,他才缓缓睁开眼,声音低沉而克制:\"罢了!\"

张承暗自松了口气,却听孙权沉声对侍从道:\"传步骘之子步阐来见孤!\"这声音虽然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二日,建业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步阐便已整装待发。孙权亲自将密令交到他手中,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务必速去速回。\"步阐郑重地接过密令,只觉得手中薄薄的绢帛重若千钧。

\"臣定不负使命。\"步阐深深一揖,转身跃上早已备好的快马。马蹄声渐远,孙权望着他的背影,眉头紧锁,心中暗自盘算着这次谈判的胜算。

一路上,步阐不敢有丝毫耽搁。白天策马疾驰,夜晚也只敢在驿站稍作休憩。每当困意袭来,他就用力掐自己的大腿,生怕耽误了军国大事。沿途的风景在眼前飞速掠过,他却无心欣赏,满脑子都是如何完成这次使命。

半个月后,当洛阳城巍峨的城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步阐已是风尘仆仆。他的衣袍沾满尘土,面容憔悴,但眼神依然坚定。在驿馆稍作梳洗后,他立即请求面见魏帝。

紫宸殿内,步阐恭敬地跪拜行礼:\"外臣步阐,拜见大魏皇帝陛下。\"他的声音略显嘶哑,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光可鉴人的地砖上留下几点水痕。他小心翼翼地抬头,偷眼打量着端坐在龙椅上的曹叡,试图从这位年轻帝王的脸上读出些许端倪。

曹叡面无表情地看着殿下的吴国使者,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他心中却在盘算着曹璟的建议:既要给东吴一个下马威,又不能逼得太紧。想到这里,他故意重重拍了一下扶手,厉声道:\"九江、庐江本就是大魏的疆土,还需要孙权老儿割让?简直是笑话!\"

步阐被这突如其来的怒斥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下,额头几乎贴地:\"陛下息怒,我主绝无此意...\"他的声音微微发抖,后背已被冷汗浸透。殿中群臣的目光如芒在背,让他如坐针毡。

\"够了!\"曹叡打断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缓缓竖起三根手指,一字一顿道:\"若想吴军平安撤离淮南,必须答应朕的条件!\"他每说一条,就放下一根手指:\"第一,东吴上好铁匠五百;第二,船工五百;第三,既然陆抗已经投降大魏,就把陆氏全族也交出来,省得吴主为难!\"

步阐听得目瞪口呆,这些条件一个比一个苛刻。他硬着头皮道:\"陛下,这...这未免...\"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生怕再次触怒龙颜。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心中飞快思索着对策。

\"怎么?不愿意?\"曹叡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锐利,\"那就让孙权继续在淮南耗着吧!\"说罢作势就要起身离去。

步阐见状,连忙叩首:\"陛下且慢!容外臣修书请示我主...\"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哀求,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滴落。此刻他心如擂鼓,既担心完不成使命,又害怕答应条件后回去无法交代。

曹叡看着殿下惶恐的吴使,嘴角微微上扬。他重新坐回龙椅,慢条斯理地说道:\"朕给你十日时间。十日后若无答复,就休怪朕不讲情面了。\"说完挥了挥手,示意侍卫送客。

当步阐战战兢兢地将曹叡的条件原原本本地写在竹简上,快马加鞭送回建业时,吴王宫中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什么?要我们交出三百名铁匠、五百名船工,还要陆氏全族?\"顾雍拍案而起,花白的胡须气得直颤,\"魏国这是要断我吴国的根基啊!\"

步骘也皱眉道:\"铁匠和船工都是国之根本,若是交出,我吴国的军备和水师必将大受影响。\"

大殿内众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断然拒绝,有人建议讨价还价。唯有孙权沉默不语,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都住口。\"孙权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殿内立刻安静下来。他眯起眼睛,心中盘算着:铁匠和船工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割舍;至于陆氏一族...想到陆逊当年在夷陵之战立下大功,如今其子陆抗又投降魏国,孙权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陆氏...\"孙权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的纹路,\"既然已经离心离德,留在吴国反倒是个祸患。\"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令下去,答应魏国的条件!\"

张承闻言大惊:\"大王,这...\"

\"不必多言!\"孙权一挥手打断他,\"即刻准备交割事宜!\"

十天后,淮水之上,一艘大船缓缓驶向合肥。甲板上挤满了陆氏族人,男女老少足有百余口。陆老夫人坐在船舱内,手中紧紧攥着一串佛珠,浑浊的泪水无声滑落。几个年轻妇人抱在一起低声啜泣,孩子们则懵懂地依偎在母亲怀中。

\"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一个稚嫩的声音问道。

\"去...去新的家。\"母亲强忍着哽咽回答。

船头处,陆凯迎风而立。江风吹乱了他的发髻,却吹不散他眼中的复杂情绪。他望着越来越近的合肥城楼,心中百感交集:有对故土的眷恋,有对未来的迷茫,更有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年轻将军的复杂情感。

\"曹璟...\"他轻声念出这个名字,仿佛要从中读出什么。身后传来族人的叹息声,陆凯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知道,从今往后,陆氏一族的命运将彻底改写。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在合肥城中运筹帷幄的年轻将军。

大船缓缓靠岸,岸上早已列队等候的魏国士兵整齐划一。陆凯深吸一口气,第一个迈步下船。他抬头望去,合肥城墙上旌旗招展,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