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庶子撩夫记 > 第26章 鸡兔同笼砍脚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环跟贾琮赶忙在空着的那张书桌前,规规矩矩并排坐下。

一个小太监给四个哥儿五个姐儿送上白纸。

另一个小太监则举着一张大纸牌,往左边走走,再往右边走走。

纸牌上用大字写着三道考题。

秦太监又道:“这三道考题不限先后,愿意先作哪一题都行。也不必三题都作,能作几题作几题。

老实说第三道算术题,即便是洒家,在一两炷香之内都算不出来。”

他一边说,一边呵呵笑一笑。

贾政在一边陪着笑。

几个孩子却赶忙盯着纸牌记下三道考题。

贾环总觉得,秦太监似乎对他格外关注,若有若无地瞧了他好几眼。

贾环也没怎么在意,只是将三道考题撰写下来,便开始低头琢磨。

第一道考题,是以《红梅》为题目,写诗填词皆可。

第二道考题,是写一副春联,要求“新颖有趣”。

第三道考题,是一道算术题,也是经典的“鸡兔同笼”题。

曰:鸡兔同笼,有头九十六,有脚两百六十八,问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贾环在脑瓜里边稍一运转,便在第三题下方写上鸡有五十八,兔有三十八。

然后是第二道题,反正他也不想出头冒尖,那就写一幅现成的对联吧!

而从古到今他感觉最新颖有趣的一副对联,无疑是王羲之的那一幅: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两三分钟以后,这幅对联落在了纸上。

但既是春联,就得有横批。

对联是抄的前人的,那就来个原创横批:祸绝福生。

较为困难的是第一题,以《红梅》为题写诗填词。

如果他再抄一首已经出现的旧诗词,就有点“欺君”之嫌了,毕竟这可是贵妃娘娘出的考题,怎能容他一抄再抄?

但若抄一首明朝以后的名人诗词,那又太过出挑,只怕会把宝玉比得颜面无光。

《红楼梦》原着上说,贵妃娘娘看着宝玉长大,把宝玉疼得宛如眼珠子,就跟贾母王夫人一般无二。

他若真把宝玉比得毫无光彩,只会引来贵妃娘娘更加的厌恶。

可是写一首打油诗,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那就……再抄吧!

又几分钟之后,一首小“诗”落在了纸上。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三九严寒何所惧,香飘云天外。”

写完,搁笔,贾环满意地再读一读自己的三个答题,自觉着自己这三道题答得既不会出彩,也不会太丢人。

首先第二道题是抄的前人对联,只不过加了一幅横批而已。

其次第一道题连打油诗都称不上,毕竟格式不对。

但是第三道算术题,毫无疑问是对的。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算术题那就是旁门左道,即便答对了,也仅仅只能给他自个儿挣点儿面子,不存在压不压住宝玉的问题。

他微笑着抬起头来,准备交卷,却突然想起,三道题的做题时间是整整三炷香,但此刻连一炷香的时间都没过。

贾环赶忙低头,装着继续答题。

但秦太监何等眼力,已经将贾环的神情举止看在眼里,立刻向一个小太监使个眼色。

那小太监悄无声息走到贾环身后,向着贾环卷面一看,不由得脸现惊诧,冲着秦太监点一点头。

秦太监神色不动,也没让小太监收来贾环的考卷观看,避免影响其他人的答题速度和情绪。

剩余几个人中,无疑属黛玉最是心思灵巧,也最为好强。

刚刚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黛玉第一第二道题便已答完,开始用笔在一张草纸上,运算第三道题。

紧随着宝钗也答完了前两道题,开始运算第三道题。

剩余探春、迎春、惜春、宝玉、贾兰、贾琮先后答完前两道题。

除探春试着运算第三道题之外,其余人等只将前两道题尽量答得好一点就罢了。

待三炷香结束,林黛玉率先搁笔,薛宝钗也在最后一刻,堪堪将第三道题的答案写出来。

探春却无奈搁笔,没能答完第三道题。

两个小太监将几张考卷全都收走,递到秦太监手上。

秦太监只将贾环的考卷找出来,一眼瞟过第三道题的答案,不由得面现惊诧十分意外。

问贾环道:“我观小公子早早搁笔,而且没有做过任何运算,却不知为何能准确算出第三道题的答案?”

贾环赶忙起身,恭恭敬敬答道:“小子生性惫懒,就想着如何俭省!加上往日小子也曾见过鸡兔同笼的试题,只不过数量完全不同而已。

所以小子就想出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假设鸡兔同时砍掉两只脚,也就是九十六的两倍,合共一百九十二只脚。

再用脚的总数量两百六十八,减去一百九十二,得出剩余的七十六只脚。这七十六只脚,毫无疑问全是兔子的脚。

因为鸡只有两只脚,砍掉两只就没有了。再将剩余七十六只脚砍掉一半,也就是兔子的数量了……”

他还没有解释完,秦太监已经明白过来,禁不住连连点头,哈哈大笑。

一时笑过,他也没理贾环,只跟贾政说道:“贾大人,你们家这位小公子果真天资聪颖心思灵动,这有名的鸡兔同笼难题,从今儿算是被他彻底解开,再无任何难度可言了!”

贾政生性鲁钝,虽有几分文采,对算术却不太精通。

所以直到此时脑瓜里仍旧是一团浆糊,但听秦太监如此夸奖,贾政心里自然高兴,忙道:“天使过奖了,这孽障不过就是偷懒耍滑而已!”

秦太监呵呵一笑不再多说,只收起几张考卷,便告别贾政回宫复命。

贾政自然殷勤相随送出大门。

大人们一走,几个孩子一下子全都放松下来。

林黛玉跟薛宝钗已经想得明明白白,几乎同时对贾环伸出大拇指,齐声赞道:“环三弟天资聪颖心思灵动,这个赞誉毫不夸张!”

贾环赶忙连连作揖,笑道:“不敢不敢,真的就是偷懒耍滑而已!”

三个人一同笑了起来。

探春也笑生双靥,看着贾环的眼光,闪闪亮亮倍感欣慰。

剩余人等包括宝玉,直到此刻才算是想得明白。

宝玉一向对算数经济不屑一顾,所以并不觉得贾环是有多聪慧。

但其他人等,看着贾环的眼光,也都露出钦佩之意。

之后在宝玉的鼓动下,几个人各自将自身写的诗词跟春联默写下来。

毫无疑问,无论是《红梅》诗还是春联,林黛玉都能独领风骚。

薛宝钗的春联跟林黛玉的春联不相上下,但是《红梅》诗略逊一筹。

贾宝玉的春联跟诗都不差,可以排到第三位。

令贾环惊诧的是,几个人读着贾环的那副春联,居然一个个齐声叫好,都说又新颖,还很有趣,从未想过春联还能这样写。

贾环自己也惊诧。

因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幅对联,据传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所写。

传说王羲之的字太过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会被人偷偷揭走。

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索性在门框上,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字春联。

前来偷联的人一看此八字太不吉利,便扫兴离去。

到了寅时,王羲之在每四字后边,另外补上三字,于是便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但这只是传说,正史上并无记载。

如今看黛玉宝玉等人交口赞叹,莫非在这虚幻皇朝,并无这件趣闻轶事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