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信息虽说未必能够直接帮助江若柳找到阿蒙的母亲,但至少可以给她那边提供一些调查的切入点。

郭翼所问的这几样信息都是为了找出可能目击到阿蒙母亲被绿水会转移的人,如果这些人能够直接提供阿蒙母亲所在那是最好,再不济也能给出些方向上的建议。

至于问相熟的人,则是因为路人哪怕知道阿蒙母亲相关的情况,也未必敢冒着跟绿水会作对的风险透露这些消息,从和他母亲越熟识乃至亲密的人下手则越容易探出有用的情报。

郭翼思索,又找了一个角度问:“搬进这个院子之前,你们住在哪里?做什么工作?”

阿蒙想了想道:“以前娘在西大街摆摊卖过炊饼,生意很红火,买的人还不少。后来老大说西大街要整改成文明街,就不让卖了,就算那时候把娘接到现在的院子住的。”

郭翼问:“西大街现在和以前很不一样吗?”

阿蒙想了想摇摇头:“也没有,只是不让摆摊了。其他店铺都还正常。”

郭翼拿起纸笔道:“你把平常摆摊的地点都告诉我,附近店面和熟客能想起来的也要说一些。”

阿蒙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李小姐,你没必要为了我……”

郭翼无语,都什么时候了,还这那的,只说:“快说吧。一寸光阴一寸金,再晚点你娘在哪儿就不一定了。”

阿蒙张了张嘴,然后说:“好。”

郭翼离开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沓纸,都是阿蒙说她记下的内容,而现在,是时候把这些消息提供给江若柳了。

当江若柳收到信件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了。那时候她正在陪着陆素娥每日在青阳城内吃吃喝喝,家里装着几箱子枪炮还面不改色的逛街的也只有她了。

她一边在酒楼里喝着茶听着曲,手里拿着信件看着,一道倩影从旁边落下。江若柳头也不抬:“这家如何?”

“不如昨天那家,而且这家大厨太过托大,听不进去人的意见不说,问他什么都是无可奉告。”陆素娥有些赌气的拿起一块绿豆糕,吃了一口后放下了。

“呸呸呸,这绿豆糕,一股子面粉味道。”

江若柳笑眯眯的喝了一口茶:“那下午再去另一家,西大街那一边还没去过呢。”

阿蒙提到他母亲当初摆摊的地方就在西大街。

陆素娥想了想:“也是,可以去看看。”

陆素娥这几日在青阳四处探寻美食的事城内有点眼线的势力也早就了如指掌,陆家小姐这个喜欢进人后厨的怪癖早就在坊间有所传闻。

所以借助陆素娥作为掩护,江若柳也可以算作有合理借口去到各种店面里打探消息。

西大街距离绿水会原来安置阿蒙母亲的地方不算远,街坊邻居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应该也有些与阿蒙母亲相熟的人。

如果绿水会的人是从原住处将阿蒙母亲带走的,那大概率会经过西大街,在那里很可能有人目击到当日发生的事。

这里是最近的突破口。

江若柳与陆素娥让带来的下人先行一步提前在她们前往西大街的路上蹲点以保护她们的安全,然后自己与陆素娥各自喊了一辆黄包车一起出发。

江若柳上了车,黄包车夫擦了擦额上的汗珠,笑着问:“小姐,去哪里。”

江若柳赏给他两个钱:“西大街。师傅,有什么推荐的饭馆吗?”

黄包车夫发车平稳匀速,一看就常年在这附近做活:“小姐,来这边玩的吧?你这可问对人了。蟹黄豆腐红绕肉,卤鸭卤鹅西洋菜,你想吃什么,我都有地方说。”

陆素娥坐着的那一车的车夫笑了:“嘿,你一家都没吃过,吹什么牛呢!”

陆素娥笑道:“你们想吃,等下我帮你们带出来。”

“可不敢麻烦小姐。”江若柳坐下的黄包车夫用汗巾摸了一下汗,“我只闻到那味道,就算吃到嘴里了。”

陆素娥和两个车夫嘻嘻哈哈的,江若柳只是默默听着。

黄包车夫这一行当颇为特殊,在那个年代他们走街串巷,形形色色什么客人都接触过,自然掌握到的消息也不少。

听闻这两位看着就是富贵人家出身的小姐想要在青阳玩几天,黄包车夫自然是滔滔不绝介绍了不少青阳的美食美景。

江若柳问:“师傅,你对西大街是真了解。”

“害,最长跑这一片罢了。小姐你想吃什么玩什么,保准问我就是。”

江若柳道:“这几天光顾着吃大鱼大肉了,这附近有没有小手艺买卖,最好是摆摊的呢。”

“这个……我想想。”车夫忽然支支吾吾起来。

陆素娥那边的车夫年纪看来更大,更老成些,如今插话道:“前几年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说是新国家新气象,西大街突然不让摆摊了,还是绿水会那帮子人赶走的,你说奇怪不奇怪。自那以后,许多好吃的都不干了,最近才恢复了一些气象。”

“是是,我想起来了。”江若柳这边的车夫道,“我之前总在西大街那边买炊饼吃,只是过去好些时候了,都忘了。”

江若柳捕捉到关键信息,说到:“我如今住的亲戚家的下人也提起过类似的事情,说西大街有一个卖炊饼的老太太,如今不卖了,还想得很。”

陆素娥瞪着眼睛看江若柳,她怎么没听过?

但她不说话,她总在陆星淮身边,早就养成了有话不明说的习惯,只是乖乖听着。

车夫笑说:“那是杨老太的烧饼摊子,那老人家早就不在那里卖炊饼了,跟着儿子去享清福去了。”

江若柳道:“享清福?如今还在青岭吗?”

“前些日还看见来着,只是不大出来走动了。”车夫挤眉弄眼的说,“她如今已经不是我们这样的贫苦人了,怎么还愿意和我们说话走动。”

江若柳笑道:“这话就错了。她就算儿子有些出息了,但到底是一辈子的老百姓,生活习惯都和你们贴近。真让她去和那些生来就富贵的人做朋友,反而被那些人还瞧不起。说不定她指望着你们去看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