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想到刚刚莎拉最开始提到福寿膏时那不自然的神情...

雍正爷可正儿八经颁布过禁烟令的!

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三年前,皇上还推行了‘一口通商’,仅保留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

虽说不全是为了禁烟,更多是为了加强对西洋那边商人的控制,但鸦片这两年也确实近乎销声匿迹了。

其实他也知道这洋药、大烟,不可能在大清完全消失。

除了一些医用鸦片依旧在作为‘番药’被少量进口外,在民间肯定还是有大烟的。

但至少已经少了许多许多,明面上已经看不太见了。

难不成现在换了名字重新出现了不成,难道这就是言姐姐说的东西?

箫剑急急停了思绪,上前参与到大家的聊天中。

一边聊,一边旁敲侧击的打听福寿膏的消息。

直到用过午饭后,众人才意犹未尽的跟莎拉告辞。

把班杰明留下后,大家就去街上随意逛逛。

看着路旁已经开始有商户用红色装点铺面,伴着道路两旁没扫净的白雪。

“又要过年了唉!”

“是啊,又要过年了。”

不同于小燕子的兴奋,大家语气中满是复杂。

接下来的时间,众人都按部就班的生活着,一切看起来都是风平浪静。

但令妃娘娘大月子要做完时,宫里几乎是突然揪出了一大批宫人。

有包衣家族的,有小宫女、小太监,也有几个不大不小的管事,林林总总竟有上百人。

这些人都是皇上皇后查到,以及愉妃指出来的,是蒙古席鲁特氏为主等一些不安分的八旗贵族安排进来的。

之前令妃生产时的那档子事也是他们听从安排做的,紫薇之前还疑惑过,为什么令妃娘娘生产会出事。

但听尔康说起后,紫薇猜测上一世没这出的原因大概是那时大家都在大逃亡。。

这些人大概是因为永琪走了,被要求不要妄动。

亦或者是上一世有皇后娘娘在前面阻拦,愉妃和这批人自然可以躲在后面渔翁得利。

这一世皇后娘娘因为小燕子和令妃娘娘关系不错,不可能对令妃娘娘出手。

愉妃也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出手的几次还没一次成功,所以这些人才自己出了手。

此招虽险,胜算却大!

那些婆子从未在明面上露过头,又极得信任。

当时若不是小燕子这个变数,一旦让那些婆子上了手,即便令妃娘娘能保住,孩子也八成保不住。

如果令妃娘娘和孩子出了事,紫薇都不敢想接下来的发展会是如何...

除了后宫,前朝也是暗流涌动。

古书和神书的事虽然还未昭告天下,但竹韵还有皇上专门安排人去研究古书。

宫中一批批的人召进来研究神书,这都不是秘密。

神书的研究,也在那么多少人齐心协力的研究下有了些许成效。

皇上看到效果后,一连几道旨意下去。

下旨让各地的土地明年都拿出一部分来实验新种子,并让当地种植能手入京帮忙研究新种。

下旨由宫中绣娘领头,让六部和内务府督管去做纺织机,实验纺织机。

...

朝中一片哗然,不少人都有怨言。

有人觉得皇上此举过于草率,有人觉得皇上此举堪称劳民伤财...

说皇上直接拿出明年各地的地,去实验现在还没出现的种子,简直就是被迷了心智,拿祖宗基业做赌。

说皇上居然重用绣娘和女人,完全就是不顾传统...

皇上冷眼瞧着,如何不知道朝中这些人如何想的?

不就是想维护自己的利益,想借此从他手中拿到古书?

但他作为皇上,如何能被这些臣子威胁?

一连放任让朝中闹了几天后,皇上直接一道旨意下去,所有的事让工部负责。

一切事宜由工部主管,其他五部和内务府协助即可。

这下所有人都傻了眼,朝中谁不知道工部尚书萧之航是皇上心腹?

萧之航自己和皇上感情甚笃就算了,萧夫人杜雪吟跟老佛爷亲女儿差不多。

萧家公子萧风不但进宫跟回自己家一样,与老佛爷身边的晴格格也只差指婚。

萧家小姐萧云更不用说,皇上、老佛爷、皇后娘娘都拿她当亲女儿、亲孙女疼着,还是当朝唯二的嫡公主--瑞宁公主。

可以说这一大家子全是为皇家、为皇上效力的!

他们早知必然要割肉以保全自己,只是想联合起来多保住一些利益并且拿到古书。

重点是拿到古书,事关身体康健、延年益寿,利益都是小头!

没成想皇上居然跟他们玩釜底抽薪,这下古书拿不到,利益保不住,只怕在皇上心中的形象也要一落千丈!

也是这时,朝中众人才反应过来,为什么皇上当初会安排萧之航去任工部尚书。

原以为是皇上也担心萧之航这个没根基的直接担任重职会扰乱朝廷秩序,所以让萧之航从工部做起。

既能通过钱币铸造了解下户部,通过兵器铸造了解下兵部,又能为以后仕途铺路。

几个自诩看朝中事看的长远的大臣,还打算联起手来阻一阻萧之航的晋升之路。

没成想啊,没成想!

绣娘和纺织机的事,直接被皇上划到了工匠管理上,由工部管理合情合理。

土地的事,皇上也以户部管理全国户籍、财政、赋税、土地、粮食等事务,事务繁杂,交于工部管理。

户部的人还要战战兢兢以防皇上迁怒于他们,自然不敢去争这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事。

所以一下子,朝中都安静了下来。

一茬茬的请安折子趁着皇上还没封笔前这段时日递了上去,折子上全是各种表忠心的的话。

话里话外希望能让皇上念及旧情,早日将古书下发。

皇上对此不置可否,折子往旁边一扔只当没看到,反而更加关注江浙口岸那边的事。

箫剑那天从莎拉那回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向皇上汇报福寿膏的事,而是告诉了萧之航。

父子俩顺着这条线又细细排查了一遍,果然发现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