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之胎穿1937 > 第346章 在总部闲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岩来到赵品立身旁坐下,咧嘴一笑。“各位,如果我说,考完试后,我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现在就是无聊、发慌的时候。你们信吗?”

赵品立五人互视一眼。齐齐点头:“信。”

林宇率先说道:“我每次考完试,都会有一、两天的无聊。不,也不能说无聊吧。应该说是迷茫。之前为了学习,每天都会告诉自己,要多看书、多做题,没事的时候就去找同学交流。

而每次考完试,就会有几天不知道该干啥。迷茫了几天、玩了几天,才会想起还有作业没写,还有书要看。”

赵品立羡慕的看着林宇。“你们年纪小,读初中的时候,小鬼子已经投降了。我记得我读完初中的时候,这四九城还在小鬼子手里。

我读完初中就不想读了,也是因为成绩不好。我一家四口全靠我爸一个人养活,我不读书,就出来找工作,帮我爸分担一点压力。”

其他人也都说着自己不读书后,所面临的问题。

聊了会不读书后的事。吴大胖突然感慨道:“郊区已经有几家工厂快建好了。听说每家工厂的招工名额只有几百名,也不知道咱们能不能分配到工作。”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工作谁都想要,可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分配到工作。

单单在四九城的青年团团员,就有近万人。分布在各个郊区、农村的,就更多了。不是青年团团员的待业青年就更多了。

而郊区工厂还得招当地的村民入职,给他们一份生存的工作。不能用了人家的土地,就不管人家的死活。

工厂附近其他的村子,也得招一些人。

战争胜利后,又得安置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员、老兵。

这一层一层安排下来,别说建好的几家工厂只有两、三万个工作岗位。就是所有工厂全部建好,有三、四十万个工作岗位,也只能勉强缓解一些人的工作。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有工作。

沉默了一会,林宇轻轻的拍了拍吴大胖的肩膀。“大胖,咱们来青年团总部学习,也差不多半年了。不说郊区和农村有多少人没工作,就单单城内和咱们差不多大的,没工作的人,保守估计也有四、五十万。

与其等总部分配工作。我觉得不如在工厂正式招工时,你去自己心仪的工厂面试。去工厂面试的机会可能要更大一些。”

吴大胖眼神闪烁了几下,低声说道:“我知道。前几天,我就去打听过工厂招工的日子了。工厂会在年后初五开始招工,我打算去试试。如果能面试通过,年后我可能就不会来总部了。”

张艳也跟着说道:“我也听说过。不止是新建成的工厂,就是公私合营的工厂,也在着手扩大规模,也会在年后招工。

听说重工业招的工人要多一些,从几百人到三、四千人。轻工业要少一些,只有几十个名额,最多的也就一百人出头。有些轻工业还不招人,都是合营之前,各自手工作坊内的家庭成员。而且...。”

说到这里,张艳停顿了一下。看了眼坐在一起的众人,张艳低着头,低声说道:“我听说,这次工厂招工都定在年后,是因为每个工厂的工作名额都需要拿出一半,留给从战场回来的军人。

这一次,咱们总部可能一个工作名额都没有。”

赵品立、王默然、林宇先是看了眼张艳,随即又互视一眼。三人在心里都挺佩服张艳的,什么话都敢说。

这次总部没有工作名额,王书记他们早就知道了,也通知了所有的副主任和干事。还要求他们,在团员们有情绪时,要好好开导开导,同时可以向团员们推荐入职干事。

可由于团员们都想去工厂、单位工作,而且现在总部的干事编制,只有两百六十三个空缺,满足不了所有团员。王书记他们不敢公布总部没有分配到工作名额的事,怕团员们会有意见。

郑岩点点头,赞同道:“工作名额留给从战场回来的英雄,是应该的。国家不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流了血,回家后又流泪。

不止是回国的伤员、老兵需要工作,就是国内的军属、烈属也一样需要工作。国家不会他们的亲人上了战场,还让他们过着清贫如洗的日子。”

赵品立闻言,连忙附和道:“郑岩说的对,不管是转业军人,还是国内的烈属,他们比咱们更需要工作。咱们还年轻,家里也有家人在工作,咱们还可以再等等。”

林宇、王默然也跟着劝慰了几句。

吴大胖、张艳没有过多纠结这个事。对于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

张艳看着郑岩,缓解一下沉闷的气氛。说道:“郑岩,以前你说过,你考完试就去找工作。昨天已经考完试了,今天不去打听工作,跑总部来干嘛?不会是想留在总部工作吧?”

郑岩咧嘴一笑。嘚瑟道:“张姐,您可别忘了,我除了是青年团团员,我还是已经出师的大厨哦。我找工作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今天我舅舅就问我了,是回丰泽园还是去工厂食堂。我大哥在火车站食堂工作,大家都知道的。我大哥也想让我去火车站工作。我想去工作,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这话一句。不止是吴大胖、张艳羡慕郑岩了。就连赵品立、王默然、林宇也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郑岩被众人羡慕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其实我也挺纠结的。我刚来四九城时,就是跟着舅舅去的丰泽园,而且在丰泽园,能够锻炼自己的厨艺,可以让自己的厨艺更进一步。

工厂食堂也不错。毕竟现在国家的重心、发展都离不开工厂,以后工厂可能会比酒楼更稳定一些。

火车站食堂也很好。我大哥,还有二师兄都在那边工作,而且食堂的主任,我也很熟。”

张艳翻了个白眼。“既然去酒楼可以提升你的厨艺,那你还纠结什么?”

郑岩伸出食指摆了摆。“张姐,您这话说的是不错。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自从公私合营开始,那些资本家就很少去酒楼吃饭,还有那些公司、工厂的管理层,他们都不去酒楼吃饭了。

哪怕是求人办事,也只是请厨子去家里做菜,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上酒楼请客。”

赵品立五人闻言,互视一眼。对于资本家们的事,青年团虽然也有关注。可从来没关注过他们去酒楼吃饭的规律,也没留意过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减少去酒楼的次数。

过了一、两分钟。赵品立突然开口:“郑岩,既然你都这么说,那你心里肯定有主意了。

虽然我不知道你决定去哪里工作。不过我觉得你可以考虑长远点,现在工厂发展势头好。而且你要是去了工厂,熬几年资历,说不定能晋升食堂主任。”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郑岩眼睛一亮,思索片刻后说:“赵哥你说得有道理,我是得好好考虑考虑去工厂食堂。”

大家又围绕工厂的发展聊了起来,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