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秘书点头:“好嘞,我这就去催。
\"祁同伟摆摆手,示意张秘书可以离开了。
等张秘书走后,祁同伟继续埋头写报告。
这次去缅北的任务,他必须给北京交上一份详尽的报告。
功劳有多大,这份报告起关键作用,这样才能让功劳分配得当。
年底了,省里要开总结会,市里自然也跟着响应。
京州市的会上,一把手李达康亲自主持,主题就一个:催促各县加快经济增长。
看着坐在下面的光明县委书记梅晓歌,李达康冷着脸问:“你们光明县怎么回事?Gdp一路下滑,眼看就要垫底了,这是想拿倒数第一是不是?”
梅晓歌的脸色比纸还白,低着头一声不吭。
他来光明县才两个多月,身为副县长,面对县里的经济困境毫无办法。
前任们遗留下来的问题实在太多,尤其是那个虚报严重的Gdp报表,让他头疼不已。
直到最近,他才知道所谓的“年产值过亿”的大型畜牧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养着十几头奶牛的小牧场。
发现问题后,他赶紧和县委书记吕青山商量,如实向上面反映了情况。
这事让李达康很不满意,他心里明镜似的,虚报的事情他怎会不知?
李达康当然明白,为何不早点处理?还不是为了市里的Gdp数据看起来漂亮些?至于真假,只要能提高数字,那就是他的功劳,就必须做下去。
哪怕有隐患,也得先把表面的业绩搞上去再说。
可现在梅晓歌公然唱反调,李达康自然不痛快,但又不好直接责怪他,毕竟人家刚上任没多久。
\"新的一年就要结束了,很多县的成绩都不错。
所以我和市里商量了一下,给你们再加把劲!”李达康随便提了下梅晓歌,接着转向各县领导,“明年的第一季度,各县产值至少要增长百分之五十!”
话音刚落,全场的领导们都变了脸色。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不是逼死人吗?
“九原县,你是咱们市的老大,有信心完成任务吧?”李达康没管其他人,直接看向九原县的曹立新。
他对曹立新印象很好,觉得他是个搞经济的好苗子。
自从曹立新接手九原县,短短两年就把县里搞得全市第一,而且还有个矿企要上市了。
这对一个县来说绝对是大事,李达康怎能不开心?
“李书记放心,我们肯定能完成!”曹立新站得笔直,保证一定达标。
\"哈哈,不错!不愧是你曹立新!”李达康很满意,特别喜欢这种不找借口、不打退堂鼓的下属,笑着说:“只要你们县第一个达到目标,我亲自给你们开表彰会!”
“谢谢李书记!”曹立新眼睛一亮,这可是莫大的荣誉。
会议结束没多久,李达康正准备去光明区检查工作,顺便了解下丁义珍的旧城改造进度。
可还没出门,秘书拿着手机过来:“达康书记,是您太太打来的。
\"
李达康听见是欧阳靖打来的电话,心里虽有些不耐烦,但还是接了。
秘书识相地退下了。
他拿起电话问:“喂,欧阳,什么事?”电话那边的欧阳靖开门见山就问:“听说你打算搞光明区的老城改造?”李达康皱了皱眉说:“嗯,是有这打算,不过离成还早呢。
\"像这种大型城市改造,可不是几个月或一年半载能办好的。
他早就计划好用三年时间搞定这事,毕竟牵涉到十几万人的搬迁安置,还有城市规划、基础建设、吸引投资等复杂工作。
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至少得花一年以上才能完成。
老城改造不只是拆旧建新,而是要把整个区域彻底重建。
那些老旧的下水道、排污管道、天然气管道和道路都得拆了重新铺。
这不仅仅是拆房盖新房这么简单,还得配套相应的设施,甚至地铁线路都要考虑。
过去的旧城区因为条件有限,城市基础设施很落后,地铁站、公交站、公园之类的东西都需要重新设计。
从定方案到开工,三年时间已经很快了。
欧阳靖突然提议:“到时候能不能让王大陆接手这个项目?”李达康听后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欧阳靖会提这样的要求,简直是明目张胆地偏向王大陆。
虽然他心里很生气,但表面上还得保持冷静,小声回道:“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这项目怎么可能给王大陆干?”欧阳靖在电话里吼道:“我不管你怎么想的,哪怕王大陆一个人搞不定,他也得参与!这是你还我的债,二十多年了,你必须还!”
李达康叹了口气说:“先不说这事,现在谈招商还太早。
\"欧阳靖冷笑道:“反正王大陆必须占一份。
\"
“行了,我还有会儿,挂了。
\"李达康直接挂了电话,脸上的表情满是无奈。
他对欧阳靖还是有点感情的,只是这些年这份情慢慢淡了。
现在欧阳靖居然嚣张地让他给王大陆安排项目,这不是把她当外人看吗?可他又不能直接拒绝,毕竟他欠欧阳靖太多了,让她守了二十多年的孤。
那天傍晚,琴凤酒楼的一个大包厢里,祁同伟举杯笑着说:“丁书记,难得咱们能聚一块儿,今儿个得好好喝一杯。
\"丁义珍笑呵呵地回答:“哈哈,祁厅长尽管放心,今晚咱们不醉不归!”说完就把杯里的酒一口干了。
祁同伟也是一口气喝完。
对他而言,喝酒就跟喝水一样自然,即使喝得肚子鼓起来也不会醉。
因为酒精根本抵挡不住他强大的消化能力,酒进肚里几乎全蒸发了。
酒桌上的气氛热闹起来,喝了几轮酒,吃了一轮又一轮菜,祁同伟和丁义珍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等聊到正事时,祁同伟直截了当地说道:“丁哥,省厅这次搞的新特警项目很重要,但立春书记只批了两千六百万。
买完武器和特种车后,这点钱就差不多用完了,连一个完整的队伍都拉不起来。
\"
祁同伟直接去找丁义珍,开门见山就说:“光明区那么有钱,能不能帮帮忙,给我们支援点资金?”丁义珍一听这话,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他压根没想到祁同伟是来谈这个事的。
关于新特警突击队的事情,丁义珍其实早就听说了,甚至见过设计图。
不得不说,祁同伟的想法确实不错,想把这支突击队的形象弄得特别厉害,那高端装备和特种车辆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做生意要树立品牌形象一样,人和装备都得拿得出手才行。
这新特警突击队,本质上就是一个面子工程。
统一的制服,精良的装备,看起来和港岛的飞虎队差不多。
既然要搞这么一支对标飞虎队、对付暴力犯罪的队伍,投资肯定少不了。
光是那些特种车就要花掉上百万,如果再配上直升机的话?京州这么大,每个区至少得配几架吧?京州目前有八个大区,以后说不定还会新增经济开发区。
仅靠省里的拨款远远不够,祁同伟只能在市里想办法,而光明区现在是最有钱的,作为光明区一把手的丁义珍,自然成了他的目标。
丁义珍面露难色地说:“祁兄弟,这事我是支持的,不过光明区花钱的地方也很多!”祁同伟一听这话就明白了,笑着说:“丁哥你就别担心了,你这次帮了我的忙,将来有什么需求,省厅绝对会全力支持。
\"
丁义珍犹豫了一会儿,勉强答应:“行吧,我回去看看,尽量给你拨点。
\"祁同伟赶紧追问:“具体能拨多少?”丁义珍笑着拍胸脯保证:“放心,肯定不会比省厅少。
\"祁同伟满意地笑了:“那真是太感谢了!”丁义珍摆摆手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谢什么呀?还得谢谢你把试点放在光明区,让我们这儿的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了。
\"他笑着补充道:“我看了你的计划书,这新特警突击队完全不输港岛飞虎队,以后光明区谁还敢闹事?”祁同伟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丁义珍已经醉醺醺的,被秘书扶着离开。
他刚走,高小琴就出现了,问祁同伟:“事情办得怎么样?”祁同伟点头表示满意:“还可以。
\"他没详细解释,而是反过来问:“珠宝公司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高小琴笑着回答:“很好!彭先生那边的翡翠品质不错,我们已经找工匠开始雕刻了,打算在市区开家专门卖翡翠珠宝的店。
\"高小琴在京州多年,人脉广得很,那些富婆贵妇们她都认识不少。
市场上现在有不少性价比高的缅北翡翠,那些富太太们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等之前的事情处理完,你们公司做外贸生意的时候会有不少好处,可以多和缅北的彭家合作,他们那边的好东西可多了,光是那些珍贵的木材,运到国内就能赚好多倍。
\"
未来几年是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期,那些有钱人买房子,装修肯定不会马马虎虎,很多人都喜欢用名贵木材做家具。
缅北那边出产优质的木材,光靠卖木头就能赚翻天。
高小琴点点头说:\"行,祁厅长,我让下面的人多跟缅北那边做外贸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