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亮高高挂着,清冷的月光洒落在地上,照亮了宁安前行的道路。

夜风微凉,吹动着走廊两侧的灯笼,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这么晚了,爹叫我过来做什么?”

宁安走在走廊上,嘴里低声嘀咕着,脑子里不停地回想最近这段时间做过的事,生怕有什么疏漏会被宁县令问责。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翻腾了四五遍,宁安却始终想不出自己最近做错了什么。

“我没有做错什么事啊……”回头看向身后的伴书,“伴书,你想想,我最近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吗?”

伴书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最终缓缓摇了摇头。

宁安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可一抬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书房门口。

他的腿顿时像灌了铅一样,抬不动了。

“伴书,你等一下,让我平复一下心情,再给我开门。”

其实,宁安平时面对父亲宁县令时,并不算怯场。

但大半夜不睡觉,突然被叫到书房,多半是有什么大事要训斥他。

书房内,宁文州坐在书桌前,目光落在门窗上那道迟迟不进来的身影上,眉头微微皱起。

低声说道:“在门外站着作甚?还不快进来。”

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话音落下时,书桌上的信封被微风轻轻吹动,发出细微的“簌簌”声。

门外的宁安听到宁县令的声音,心里一紧,再不敢耽搁,连忙推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他立刻收起脸上的忐忑,换上一副平静无波的表情。

宁文州抬眼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但嘴上依旧严厉:“我叫你过来,为何磨磨蹭蹭?”

宁安恭敬地行了一礼,低声答道:“父亲,孩儿刚才在门外整理了一下思绪,怕打扰到您,所以稍有迟疑。”

宁文州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书桌上的信封上,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宁安,你可知我为何深夜叫你过来?”

宁安心中一沉,脑海中再次飞速回想着最近的事情,却依旧没有头绪。

只能小心翼翼地回答:“孩儿愚钝,不知父亲有何吩咐。”

宁文州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伸手拿起桌上的信封,轻轻摩挲了一下,随后递给宁安:“你先看看这个。”

宁安接过信封,心中疑惑更甚。

“这苏家人……怎么会跟周伯父有联系?”

宁文州抬眼看向他,语气平静却带着深意:“宁安,你不知?”

宁安摇了摇头。

宁文州淡淡说道:“把信交给周安时,顺便刺探一番,但不要太明显。”

宁安心中一凛,连忙点头:“是,父亲。”

宁文州又问道:“周安现在在读书?他是个什么表现?”

宁安立刻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周安最近读书很用功,尤其是记忆力极佳,像《千字文》这样的文章,他看个三遍左右就能背诵下来。”

听到这话,宁文州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没有再多说什么,宁文州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宁安退下,同时叮嘱道:“宁安,读书不可懈怠,跟周安关系继续保持。”

“是,父亲。”宁安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后退出了书房。

等宁安离开后,宁文州独自坐在书房里,目光再次落在桌上的信封上,神情复杂。

这封信原本并不在县衙,但县衙里的人都不是傻子。

宁县令的公子与周安关系密切,这件事早已传开,因此这封信才会被送到宁文州的桌面上。

虽然苏瑾然的父亲只是个通判,但苏家在中京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家族。

得知周安与苏瑾然有关系后,宁文州心中不禁有些后悔。

当初若是能多帮周安一把,或许现在的关系会更加紧密。

不过,好在宁安与周安的关系依旧如常。

想到这里,宁文州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

站起身,走出书房,向后院走去。

宁夫人正与女儿宁清逸坐在房中闲聊。

宁清逸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不满:“母亲,兄长为何非要与那个乡下人周安来往?真是让人想不通。”

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你兄长的心思,我也猜不透。但那周安不过是个乡下贱民,与他来往,只会溅得一身泥腥味。”

母女俩正说着,宁县令走了进来。

宁清逸立刻起身行礼:“父亲。”

宁文州摆了摆手,示意她先离开。

虽然不愿,但宁清逸也只能听话离开。

等宁清逸离开后,宁文州才看向宁夫人,语气严肃地说道:“日后对周家之人,不可再说粗鄙之语。”

宁夫人一愣,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老爷,这是为何?”

宁文州将信的事情简单复述了一遍,随后说道:“周安与苏家有关系,此事不可小觑。”

宁夫人听完,脸上依旧带着不屑:“不过是一封信而已,老爷何必如此在意?”

宁文州的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忽。”

宁夫人见丈夫神色严肃,连忙改口道:“老爷既然交代了,我一定照办。”

宁文州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日后可以让清逸与周家女眷多来往走动。”

听到这话,宁夫人的脸上立刻闪过一丝厌恶,但她知道直接拒绝是不行的,于是委婉地说道:“清逸这段时间正在加紧学习,恐怕没有时间,不如让竹茹多去走动吧。”

宁文州也担心嫡女一旦出动,而周家又没有真的有所发展。

思索片刻,点了点头:“也好。”

见丈夫同意,宁夫人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她并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与周家有过多的接触,而庶女竹茹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