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姝回房拿了一匹湖蓝色的粗布和一匹桃红色的锦缎出来:“村长爷爷,这两匹布你拿回去给家里人做衣裳。”

村长连连摆手拒绝:“姝丫头,这如何使得?我不能收。”

韩姝将两匹布塞入他怀里:“给你便拿着,这是别人送我的,等一下我会带着哲儿和允儿给帮过我们的人家都送一匹布。”

村长狐疑地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不似作假,动动嘴想问点什么,最终还是什么都没问出口。

但他心里明白,韩家这丫头不一样了。

村长也不是扭捏之人,抱着布匹道:“如此我老头子便谢过姝丫头了,房子的事情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会当自家建房子一样对待。”

韩姝笑意盈盈,行礼道:“多谢村长爷爷。”

村长的笑容如同秋日里盛开的菊花,皱纹中藏着岁月的智慧,让人感受到慈祥与关爱:“我与你祖父相交十几年,你们三姐弟也是我看着长大,能帮得到的我一定帮。”

韩姝和村长说了半个多时辰,村长才回家。

韩姝带着韩哲、韩允给村里帮过她们的人家送上一匹布。

收到布匹的人家拉着三姐弟的手说了好长一会话才放他们离开。

三姐弟路过覃大夫家时,覃大夫妻子尤氏叫住他们:“姝儿,哲儿,允儿,进来坐会。”

“尤婶婶”三姐弟甜甜的喊道。

尤氏三十五六岁左右,皮肤比一般的农村妇人白皙,长相端庄秀丽,性格温顺,韩母在世时两人关系还不错。

韩母去后,尤氏经常帮韩姝三姐弟缝补衣裳。

昨日覃大夫的药丸卖了六千两银子,尤氏激动得整晚睡不着,若不是覃大夫阻拦,她今日清早便去韩家了。

尤氏盛情邀请,韩姝无奈,只能带着两个弟弟随尤氏进屋。

尤氏拿了一些糕点之类的零嘴出来,又给他们倒了一碗糖水,才严肃地看着韩姝:“姝儿,你老实跟婶子说说,来你家里的都是些什么人?”

韩姝眸光闪了闪,“昨晚给覃大夫六千两银子的是云州知府夫人,其他人都是我表哥的朋友。”

尤氏惊得目瞪口呆,呐呐自语:“难怪出手如此阔绰。”

韩姝挑眉看着她,猜测她一定不知道覃大夫的真实身份,只以为他是一般大夫。

覃大夫选择在临河村落脚,成亲生子,家中几个孩子也未继承他的衣钵,而是去读书考科举,很显然他并未告诉妻儿自己的真实身份。

当然,韩姝也不会告诉她,毕竟这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情,若因为她多嘴,而搞得人家夫妻孩子产生隔阂,就是罪过了。

韩姝心中百转千回,面上却不显,叮嘱道:“婶子知道就好,可不要将她的身份说出去。”

“姝儿放心,我晓得轻重。”尤氏拍着胸脯做保证状,“村长说你买下两边的地要建房子?”

韩姝点头:“嗯!家里太窄,房子也旧了,手里有银子便想着建一座大的房子。”

尤氏颔首:“甚好!有什么需要婶子帮忙的尽管开口。”

韩姝笑着摇摇头:“我什么都不懂,便直接当甩手掌柜,把建房子的所有相关事宜全部交给村长爷爷。”

尤氏无奈地看了韩姝一眼:“你啊!幸亏村长是个实诚人,若换了个奸诈狡猾的,把你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我得空过去走走,帮你看着点,以免村长看不到的地方,被人乱来。”

韩姝立马打蛇随棍上,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如此便多谢婶子了。”

尤氏摇头失笑,转头看向韩哲与韩允:“哲儿,允儿,你们日后有什么打算?”

两人认真说道:“读书,考科举。”

“好!”尤氏欣慰地笑道。

四人闲话家常近半个时辰,韩姝缓缓站起身:“婶子,家里的事情不少,我们先回去了。”

“好!”

姐弟三人有说有笑,与迎面走来的孙寡妇母子碰上,狗蛋轻轻哼了一声便别过头去,却不曾想孙寡妇却舔着笑脸开口:“姝丫头,以往是我不对,我在这儿给你赔礼道歉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韩姝狐疑地看着她,淡淡地说道:“事情都过去了,我也没放在心上。”

“既然你原谅我了,那你能不能跟村长说一声,你家建房子时,能否让我也去帮忙做饭?”

听说每日做一顿饭有十五文,吃得都是糙米饭和肉,这是天大的好事,可村长偏偏不让她去,真是气死个人。

无奈之下,她只能伏低做小在这儿等着韩家小丫头了。

“这事我全权交给村长爷爷做主,你去问他,只要他答应了我没有意见。”

孙寡妇干活还是蛮利索的,但她嘴碎,嫉妒心强,却也不是那种背后捅刀子耍小心眼的小人,故而,韩姝早就不计较前面与她们起冲突的那件事了。

孙寡妇狠狠地跺了跺脚:“就是他不答应我才来问你。”

韩姝无奈地耸耸肩:“既然如此,我也没有办法。”

孙寡妇瞪大眼睛看着韩姝:“不是你要建房子吗?你跟他说一句不就行了?”

韩姝像看智障一样看着她:“我都说了我全权交给村长爷爷做主,他安排你做什么便做什么,他若什么都没安排,你便留在家里种种菜,做绣活。”

孙寡妇狠狠瞪了韩姝一眼,低声嘟囔:“真没用,自己建房子还要别人做主。”尔后拉着狗蛋,扭着屁股走了。

韩姝勾了勾唇,与两个弟弟大步回家。

他们刚到家,村长便领着送砖瓦的人来了。

村长为他们相互介绍。

“姝丫头,这位是砖窑的黄师傅。”

“这位是瓦窑的朱师傅。”

“黄师傅,朱师傅,这位便是买砖瓦建房子的韩姑娘。”

三人彼此打过招呼,韩姝仔细看了看他们拉过来的青砖和青瓦,见都烧制得很好,便点了点头:“辛苦两位师傅了,日后便按照这样的标准送过来即可。”

黄师傅和朱师傅偷偷松了一口气,韩家要的砖瓦多,村长没有压他们的价格,也是看中他们的口碑,知道他们烧制的砖瓦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