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野史! > 第61章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章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夜色如墨,荆州城内的江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这寒意并非来自时节,而是源于人心深处的暗流。孙夫人府邸之内,灯火通明,却驱不散空气中那份微妙的紧张。

周善躬身立于堂下,他气息内敛,眼神如鹰隼般锐利,行走坐卧间带着一股寻常武夫所不具备的沉稳与诡谲。此人乃孙权心腹,虽名不见经传,却似在“暗影楼阁”中浸淫过,一身本事皆为潜踪匿迹、一击必杀而练。他递上的密信,字迹间仿佛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意”,引动着孙尚香内心深处对慈母的孺慕与焦虑。

“国太病危…”孙尚香手捧密信,指尖微颤。那信纸材质特殊,隐约能感知到一丝微弱的“气”的波动,似是承载了书写者强烈的情感。她毕竟是女子,又是远嫁,闻母病重,方寸已乱。“皇叔远征在外,军师又事务繁多,若要通报,恐延误时机。”

周善低声道:“夫人,国太时刻挂念,只盼能见夫人与小主人最后一面。若走官方途径,一来一回,只怕…天人永隔。小人已在江边备下快船,只请夫人与小主人即刻动身,方不负国太期盼。”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之力,仿佛蕴含某种“心法”的雏形,影响着孙尚香的判断。

孙尚香毕竟久在军旅,并非寻常闺秀。她瞥了一眼周善那过于沉静的眼眸,心中闪过一丝疑虑,但母亲病危的念头像一根刺,扎得她心神不宁。她看了一眼年仅七岁的阿斗,此刻尚在熟睡,脸上带着稚气。阿斗身上似乎并无寻常孩童的孱弱,反而隐有一股纯净而微弱的“气”在流转,这或许便是刘备“仁德之气”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能是其未来“气数”的表征。

“罢了!”孙尚香一咬牙,“人命关天,顾不得许多繁文缛节了。阿斗随我同去,也好让外祖母安心。”她强压下心头那丝不安,带着阿斗与三十余名心腹侍女、武卫,悄然登车,向江边驰去。府内之人察觉异样时,孙夫人一行已至沙头镇,江风拂面,五艘伪装成商船的东吴快船已静候多时,船身隐隐有符文刻画,显然是经过特殊加持,能借水遁形,提升速度。

“开船!”周善低喝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得色。只要阿斗在手,荆州便如探囊取物,这份功劳,足以让他在江东地位再进一步。船帆鼓胀,江水奔流,五艘船如离弦之箭,迅速向下游驶去。

“且慢开船!”一声清朗的断喝如晴空霹雳,炸响在江岸。赵云身披银甲,胯下照夜玉狮子如一道雪白闪电,只带四五骑亲兵,卷起一路烟尘,疾驰而来。他巡哨归来,敏锐的“意”感知到城中气机异动,一番查探,已洞悉大概。此刻的他,一身“显圣小成”的“气”如出鞘利剑,锋锐无匹,目光到处,寻常吴兵竟觉心胆俱寒。

周善见是赵云,面色一变,手中长戈一横,厉声道:“赵子龙,你要作甚?此乃孙夫人归宁,你也敢阻拦?”他催促手下军士,船上暗藏的精兵纷纷亮出兵刃,箭矢上弦,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赵云朗声道:“夫人归宁,云不敢阻。但为何不先知会军师?又为何如此行色匆匆,连夜携小主人离去?其中必有蹊跷!”他的声音蕴含着强大的“意”,如洪钟大吕,穿透风声水声,直逼人心。

船行渐远,赵云纵马沿江急追。眼看大船将入江心,他瞥见江滩旁系着一只孤零零的渔舟。赵云毫不犹豫,飞身下马,手中龙胆亮银枪一振,那枪尖在月色下吞吐着淡淡的白芒,正是其“气”贯注的表现。他一跃登舟,喝令舟子:“速追大船,赏钱百倍!”

渔舟虽小,但在赵云“气”的催动下,竟也破浪如飞。周善见状,喝令放箭。箭矢如蝗,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赵云立于船头,手中青釭剑不知何时已出鞘。此剑乃绝世神兵,传闻饮血无数,剑身自带一股冰冷的煞气,与赵云自身的刚正之“意”相合,威力更增。他手腕轻抖,青釭剑化作一道银色光幕,将射来的箭矢一一拨落,火星四溅,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竟无一箭能近其身。

吴兵见他神威,已是胆寒。待渔舟靠近,赵云不待船身相接,脚下一点,身形如大鸟般凌空而起,跨越丈余水面,稳稳落在孙夫人座船之上。“显圣”强者的身法,已近乎踏虚而行。他这一跃,用上了“聚气”境的爆发力,落地时船身都为之一沉。

“尔敢无礼!”孙尚香怒斥,怀中紧紧抱着阿斗。她身上亦有习武根基,隐约的“气”流转,此刻怒意勃发,竟也有一丝威势。

赵云插剑于地,沉声道:“主母,云非敢无礼。主公一生,仅此一点骨血,当年长坂坡,云于百万军中九死一生方才救出。今日夫人欲携小主人何往?若真是国太病危,云愿护送。但若另有图谋,休怪云无情!”他的“意”坚定不移,宛如实质,压迫得船上吴兵几乎喘不过气。

“放肆!汝一帐下武夫,敢管我家事!”孙尚香厉声道。

“主母要去,云不敢拦,但小主人必须留下!”赵云语气斩钉截铁,其“显圣小成”的威压弥漫,船上除了孙尚香与少数江东勇悍之士,其余吴兵皆两股战战。

侍婢上前欲夺,赵云眼神一凝,一股无形的“意”冲击而出,侍婢只觉头脑一昏,踉跄跌倒。赵云探手将阿斗抱过,护在怀中。此刻他一手抱阿斗,一手按剑,青釭剑的寒气与他自身的正气交织,形成一股无形的屏障,无人敢轻易上前。

周善在船尾见势不妙,心中暗骂赵云多事,但也知此人乃“显圣”强者,远非自己和这些普通士卒能敌,只能寄望于风急水快,尽快摆脱。

便在此时,下游水面忽然号角声大作,十余只战船一字排开,船头之上,火把熊熊,一面“张”字大旗迎风招展,其上散发着一股狂野暴烈的“意”。为首一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手持丈八蛇矛,矛尖寒光闪烁,凝聚着骇人的煞气。他正是张飞,巡哨至此,已从快马传讯中得知变故。

“嫂嫂休慌,三弟来也!留下侄儿!”张飞一声虎吼,声震江面,其“显圣大成”的“勇”意如狂涛怒卷,瞬间覆盖了整个江段。普通吴兵被这声巨吼震慑,只觉心神摇曳,握着兵器的手都开始发抖。

张飞不待船只靠近,足下一点,竟也从船头飞跃而起,其势比赵云更加刚猛霸道,带着一股碾压一切的狂暴“气”劲,轰然落在吴船之上,船身剧烈摇晃。

周善见张飞如天神降临,已知事不可为。他也是亡命之徒,嘶吼一声,提起佩刀,刀锋上隐现血色“气”芒,显然修炼过某种速成的邪门“兵家武道”,向张飞扑来。

“米粒之珠,也放光华?”张飞一声冷哼,丈八蛇矛根本未曾动用,反手拔出腰间佩剑,剑光一闪,快如电掣!只听“噗”的一声,周善的头颅已冲天而起,腔中血泉喷涌,尸身颓然倒地。张飞随手一抄,接住头颅,掷于孙尚香面前,血腥之气弥漫。

孙尚香何曾见过如此惨烈场面,不由花容失色。

张飞豹眼圆睁,怒道:“嫂嫂!俺哥哥将荆州托付于你,你却私拐侄儿,置俺哥哥于何地!这便是无礼!”他的“意”如烈火,灼烧着孙尚香的羞愧与惊惧。

孙尚香强辩道:“我母病危,事急从权!若尔等不放我归去,我宁投江而死!”她性格刚烈,此刻亦被逼到极致。

赵云、张飞相视一眼,暗中以“意”交流片刻。逼死孙夫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且会彻底激化与东吴的矛盾,坏了主公和军师的大计。

“也罢,”张飞闷哼一声,“嫂嫂既思母心切,便自归去。只是阿斗乃主公之根,绝不可带走!若嫂嫂念及与俺哥哥夫妻情分,日后早早回来便是!”

说罢,张飞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与赵云一同跃回己方战船,命士卒放孙夫人其余船只离去。江风依旧,只是少了几分肃杀,多了几分无奈。

孔明此时已引大队船只赶到,见阿斗安然无恙,亦是松了一口气。他对赵云、张飞道:“子龙之警,翼德之勇,皆不可没。然则孙氏此举,已显其图谋荆州之心不死,江东水脉之力与其玄功结合,确有独到之处。日后,荆州风波,怕是难平。”他望向东流的江水,眼神深邃,似能看到“气运”的流转与未来的波涛。

……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许都。曹操营帐之内,气氛凝重。荀彧之事,如一根毒刺,扎在曹操心头,也让帐下文武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那只空盒,不仅是曹操的猜忌与警告,更似承载了他那庞大“霸者之意”的一丝投影,压垮了荀文若最后一丝“匡扶汉室”的执念。文若之死,让曹操帐下的“气”都沉滞了几分,不少士人出身的谋臣皆心有戚戚,只是无人敢再直言。

曹操大军进驻濡须。他立于山巅,遥望江上孙权水寨。旌旗招展,舟船连绵,江水之上,水“气”氤氲,隐隐与孙权军阵之“气”相连,形成一种独特的场域。曹操能清晰感觉到,孙权虽只是“聚气大成”的境界,但他凝聚的“帝王之意”已初具规模,与江东地脉相合,得到了一种“地利”的加持。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赞叹并非虚言,而是对其“意”的认可。然而,下一刻,喊杀声起,孙权竟亲自率领一队精锐冲杀而出,其势如碧眼饿虎,周泰、韩当等将领,皆是“初入显圣”或“凝意大成”的好手,一时间竟让曹军阵脚微乱。许褚(显圣小成)舞动虎头湛金刀,刀气纵横,硬生生劈开一条血路,护住曹操退回。

夜间,曹操辗转难眠。他感觉到濡须口一带的“怨煞”之气异常浓重,这是历年水战厮杀积累的负面能量,不仅影响士气,更容易让修炼“兵家武道”的将士心浮气躁,甚至走火入魔。他隐隐梦见江心红日飞升,而后竟又见双日横空,其中一轮坠于寨前,声如巨雷。醒来时,心有余悸,那梦境中的“意”境如此真实,仿佛预示着天命的变动。

两军对峙月余,互有胜负,春雨连绵,曹军多在泥泞中挣扎,“怨煞”侵体,军中疫病渐生。曹操的“霸者之意”虽强,却也无法完全驱散这种源于天地与人心的负面力量。

正在此时,东吴使者送来孙权书信。曹操展开一看,信中言辞谦卑却暗藏机锋,历数曹操“残虐生灵”,劝其“春水方生,公当速去”。而信的背面,只有两行狂放不羁的大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那字迹,力透纸背,每一笔画都仿佛蕴含着孙权那勃发的“帝王之意”与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这已不仅是恫吓,更像是一种“言咒”的雏形,若是心志稍弱者,恐怕已被这“意”所伤。

曹操凝视着那两行字,营帐内的烛火似乎都摇曳了一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半晌,他忽然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惊怒,有赞赏,更有对自己当前困境的无奈。

“孙仲谋,不欺我也!”他将信拍在案上,眼中闪过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一种棋逢对手的释然。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兵法较量,更是意志与气运的碰撞。孙权的“意”通过这封信,跨越江水,直抵他的心防。

“传令!”曹操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沙哑,“班师!命朱光镇守皖城,余部,返回许都!”他知道,此次南征,他的“气”已衰,强行再战,恐真要重蹈赤壁之覆辙。而孙权的那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如同一个预言,更像是一个赌上自身气运的宣言,让曹操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孙权得到曹操退兵的消息,立于石头城上,望着北去的江水,江风吹拂着他的紫髯,他能感觉到,自己与江东地脉的联系,因这一场意志的胜利而更加紧密。他那初具雏形的“帝王之意”,也因此而更加凝实。

“主公,”张昭上前一步,他的“心法”修为在江东文臣中首屈一指,此刻敏锐地察觉到孙权“气”的昂扬,“曹操虽退,刘备仍在葭萌,荆州空虚。此乃天赐良机。”

孙权微微颔首,眼中精光一闪:“子布有何高见,使刘备不能再还荆州?”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此刻的他,不再是当年需要兄长庇护的少年,而是一头真正开始崭露獠牙的江东猛虎,他的“意”,正与这片土地的“气”,一同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