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狗娃熬了几个晚上,总结的每门科目学习经验和考试方法。

他的学习方法比起一般人来说,效率更高更科学,对黄夫子以后的教学极其有用,也能帮助到之后科举的学生。

黄夫子拆开狗娃写的书,封面的图案一看就是精心绘制的,看着这一个个飘逸隽永的字体,黄夫子很有感触,这字是他看着一点点进步的。

“明智,这是你府试结束后,熬夜写的?”

狗娃觉得这个不算熬夜,连忙摆摆手。

“夫子,没有熬夜,很快就写好啦!”

黄夫子想着他儿子考完就躺一天,狗娃考完就抄书赚钱,晚上还熬夜写学习经验和考试方法给自己。

他感觉这个学生真收的太值了,一脸慈爱的看着狗娃,把狗娃看的怪怪的。

下午,府衙发来邀请,请所有童生参加晚上的宴会。

这场宴会由知府主持,庆祝所有上榜的考生成为童生。

这种不要花钱的场合,狗娃一点都不怯,吃就没停过,喝的也是饱饱的,速度飞快而不失优雅。

苏清羽看到自己竟然输给了这么一个贪吃的小子,胸口的闷气都多了几口。

宴会结束,知府派官吏邀请府试前三名上前一叙。

其他童生面面相觑,往年知府可没有邀请学子和他上前一叙,今天是知府要收徒,还是有什么别的指示?

狗娃他们三个排排站在知府的面前,知府让官吏拿出一个托盘。

他给每人奖励一个砚台,是上好的端砚。免费的砚台狗娃当然很开心,不过狗娃那么实在的人,要是给钱就更好啦!

轮到狗娃时,知府还记得狗娃考场上认真稳重的场景,以及狗娃写的策论,不由点头得夸赞狗娃。

“策论写的不错!”

狗娃感觉知府怪怪的,按照知府之前的考试内容,他应该更关注诗赋才对,自己竟然是因为策论被他记住,他心里暗暗嘀咕。

“不对劲!”

但是,不管知府为啥改变喜好,狗娃还是非常感谢知府把自己评为案首。

苏清羽在旁边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谁知道今年知府竟然开始看重策论,自己看来输在运气这一块。

宴会散去,一群人满腹心思的离开。

狗娃参加完宴会第二天,拜别黄夫子后,就踏上回程的旅途。

赖家村,赖二木家。

镇上的消息一贯比府城要慢很多,现在他们还没有收到官府发的捷报。

这段时间,老赖家忙的不亦乐乎。

狗娃他奶忙活小孙氏怀孕的事情,又怎么保胎喽,又每天吃什么补充营养喽,忙的不亦乐乎。

可以理解,这么多年没怀孕,很可能是她三儿子这辈子唯一的孩子,她多担心一点也是应该的。

赖大一家也忙的不得了,他家大娃的婚房不知道要怎么搞?

这个月,二娃也相看好了,女方别的问题没有,也要提前准备一间婚房。

房子现在就是一个死结,只要成家就需要房间,你就说怎么办吧?

事情真的是一个接着一个。

赖二一家也忙的很,三娃的活计一直没有定下来。

赖二打算让三娃学着做生意,小钱氏想让三娃学一门手艺,三娃自己目前迷茫的很,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想法。

赖三就不用说,现在除了他娘子和未出生的孩子,他眼睛里什么都没有。

狗娃他爹眼里除了他自己,他啥也没有!!!

狗娃他娘每天都被他奶吩咐,烧什么汤给小孙氏补身体,毕竟全家就他娘没事干。

赖老头作为一家之主,这家里的所有事情他都要操心,不论是赖大家的婚房问题,还是赖三家未出生的孩子,还有三娃准备干什么活,以及考试两个月左右没有回来的狗娃……

愁死了,他心里有一个想法,但是一直下不定决心。

“老人家,这里是赖家村吗?”

村头,报喜人敲着铜锣,终于找到了赖家村。

这报喜先生是个职业,专门等着考生成绩出来后给其或者家人报喜,防止捷报送不到中榜考生手里,政府会派出不止一批报喜人。

“是的,你找谁?”

一个乘凉的大爷好奇的看向报喜先生,这村子里都是熟面孔,平日里早就看腻了。

突然有个敲着铜锣的陌生人过来,感觉有热闹看的样子,大家也都望着他。

“请问您知道赖明智家在哪里呀?”

“?”

大树下一群乘凉的村民,突然被报喜先生一问都有些懵。

一个村子小孩平日里都是叫的小名,什么二牛、大壮的,只有大人叫全名。大家都认识狗娃,可不认识赖明智呀!

报喜先生也是有点经验的,他翻看了一下科举捷报,这科举捷报不仅包含考生本人的名字,还包含考生中的名次、家乡籍贯,以及祖上三代的姓名。

报喜先生擦了擦头上的汗,边看边问:“老人家,赖二木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孙子考中科举,我给他家送捷报!”

“二木家孙子中科举!”

周围乘凉的村民都震惊的看着报喜先生,这消息确认没送错?

二木家除了他家赖三读过书,也就他家狗娃前几年说是被赖死鬼卖去读书了,这岁数也不对呀,这才多大就能中科举?

他们一辈子都忙活田里的生计,在这些平凡的老农户眼中,考中科举的最年轻也至少到成家立业的年纪,还没有听说过年纪那么小就能考中的,这人肯定是送错消息了。

“我带你去二木家问问!”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狗娃家赶去,报喜先生把铜锣敲得咣咣响,他身后的众人眼神飞速交流。

别怀疑,他们都是去看热闹的,这到底是怎么个事情?

老赵氏此时正在收拾房间,她想把家里的东西都规整一下,给大娃和二娃腾出婚房出来。

可是家里就那么大,不仅孩子多东西也多,完全没办法腾出两间房。

赖老头正在门口沉思,看看到报喜先生敲锣打鼓的来到他面前,身后还跟着一大群人。

“你们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