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世忠那一声急促的“快传杨指挥使上城楼!!”话音未落,众人便见一名身材魁梧、面带风霜、眼神锐利如鹰的将领,在几名同样精悍的骑士簇拥下,已大步流星地登上了城楼。来人正是踏白军指挥使杨沂中,他身上那件不起眼的皮甲沾满了尘土,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步履依旧沉稳有力。

“末将杨沂中,奉官家密旨,参见种老将军、韩将军、折将军!见过王帅、张府尊!”杨沂中走到众人面前,先是环视了一圈城楼上下的惨烈景象,以及诸位将帅身上的血污,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随即抱拳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杨指挥使一路辛苦!”种师中连忙虚扶一把,神色复杂地打量着这位在太行山中立下奇功的年轻将领,“老夫等方才还在议论指挥使于剥皮峡大破粘罕主力之神勇,未曾想,指挥使竟已奉旨亲临太原!”

韩世忠更是大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杨沂中的肩膀上,哈哈大笑道:“好小子!干得漂亮!剥皮峡那一仗,打出了我大宋的威风!给官家挣足了脸面!说!官家派你星夜赶来,可是又有什么妙计要收拾那些逃窜的金狗?”

杨沂中被他拍得身形微微一晃,却面不改色,只是对着韩世忠抱了抱拳,沉声道:“韩将军谬赞,末将不过是侥幸,全赖官家神机妙算,以及太行山中诸路义军襄助。末将此来,确是奉了官家十万火急之密旨!”

听到“十万火急”四字,城楼上原本略显轻松的气氛再次一凝。众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杨沂中身上。

杨沂中从怀中取出一份用黄绫包裹、盖着御印的卷轴,双手捧着,面向众人,朗声道:“官家口谕:太原围解,诸军用命,忠勇可嘉!然,粘罕主力虽溃,河东、河北之地,金贼残余势力与伪军依旧猖獗,不可不防。汴京城内,百废待兴,国库空虚,诸多军国大事亟待朕躬亲处置。故,朕意已决,不日将启程返回汴京,坐镇中枢,统筹全局。”

“官家要回汴京?”韩世忠眉头一皱,有些不解,“如今正是乘胜追击,收复河东失地的大好时机,官家怎的……”

“韩将军稍安。”杨沂中抬手打断了他,继续传达,“官家有旨:命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三位将军,即刻停止对粘罕残部之追击,以太原为根基,合兵一处,先行肃清太原府及周边州县之金贼残余据点,务必稳固河东腹地,打通与怀州、汴京之粮道联系,收拢流亡军民,整顿兵马,操练士卒,待朕于汴京筹措粮草军械,再行北伐之事!不得冒进!”

“稳固河东腹地……”折可求闻言,眼神微动,似乎在思索着官家的深意。

杨沂中转向王禀和张孝纯,语气温和了些许:“官家另有旨意:太原久困,军民伤损惨重,王禀、张孝纯两位大人忠贞体国,坚守孤城,功在社稷!着令二位大人,即刻以安抚民生、恢复生产为第一要务!开仓赈济,救治伤患,收殓遗骸,修缮城池,劝课农桑。所需粮草、药石、钱帛,朕已命户部、太府寺紧急筹措,不日便会从怀州及汴京陆续解送至太原!务必使太原百姓,早日脱离苦海,重建家园!”

“臣……领旨谢恩!”王禀和张孝纯听闻官家不仅记得他们的功劳,更将恢复民生放在首位,且已有具体的支援承诺,不由得百感交集,再次老泪纵横,伏地叩拜。

“两位大人快快请起。”杨沂中连忙上前将他们扶起,“官家在怀州听闻太原惨状,亦是寝食难安,时刻挂念。如今大捷传来,官家龙颜大悦之余,最忧心的便是太原的重建与百姓的安危。”

传达完旨意,杨沂中收起卷轴,目光扫过众人依旧凝重复杂的脸庞,心中不由泛起一丝疑惑。按理说,太原解围,官家又有明确指示和支援承诺,诸位将军大人本该是欣喜宽慰才对,为何……为何眉宇间似乎还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韩世忠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他看了一眼种师中和折可求,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忍不住对杨沂中说道:“杨指挥使,你来得正好!我等……我等方才正有一桩天大的疑案,要火速上禀官家!此事……此事若是不查个水落石出,恐怕我大宋江山,危矣!”

“哦?”杨沂中闻言,心中一凛,他敏锐地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肃容道:“韩将军请讲!末将奉旨而来,亦有查探军情、回报圣听之责!若有紧急军情,末将当立刻遣人飞报怀州行营!”

“此事……唉!”韩世忠看了一眼王禀,后者会意,便将方才从溃兵俘虏口中听到的那些关于“北方大名府”、“赵氏宗室”、“金人扶持”、“另立朝廷”、“依旧打着大宋旗号”、“清君侧”等等模糊却又令人心惊肉跳的传闻,原原本本地又向杨沂中复述了一遍。

杨沂中越听,脸色越是阴沉,眉头也越皱越紧,待王禀说完,他那双锐利的眸子里已经充满了震惊、愤怒和一种……冰冷的杀意!

作为踏白军指挥使,他比在场任何人都更清楚情报的重要性,也更明白这种“内部生变”的传闻一旦属实,将带来何等灾难性的后果!

“王帅所言……可有更多佐证?”杨沂中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声音低沉地问道,“比如……那些溃兵俘虏,如今何在?可还能指认?”

王禀摇了摇头,苦笑道:“杨指挥使有所不知,那些溃兵多是惊弓之鸟,言语混乱,前后矛盾者甚多。至于那些俘虏,大多是些底层的士卒,所知有限,且审讯之时,真假难辨……老夫……老夫实不敢以此为凭,只能将此可疑之风声,据实上禀,请官家圣断。”

“金人另立我朝宗室为傀儡,打着大宋旗号,还要‘清君侧’……”杨沂中缓缓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此事……绝非空穴来风!金贼狡诈,惯用此等离间、分化之毒计!若真有宗室昏聩糊涂,甘为鹰犬,则其祸之烈,远胜粘罕十万大军!”

他猛地抬头,目光在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三人脸上一一扫过,语气斩钉截铁:“三位将军!此事干系国本!一刻亦不能耽搁!末将以为,当立刻将王帅所闻之详情,连同太原大捷之军报,以最高密级、最快速度送往怀州行营!末将愿亲自分派最为得力之踏白军锐士,一人三马,不惜代价,务必在两日之内,将此奏报呈送至官家御前!”

“好!”韩世忠大声道,“我等这便联名具本!”

“杨指挥使,”种师中看着杨沂中,眼中带着询问,“官家派你星夜前来,除了传达方才那些旨意,可还有……其他吩咐?或者说……官家那边,是否……也已察觉到北方有异?”

杨沂中眼神微微一闪,沉吟片刻,方才低声道:“回老将军,官家此次命末将前来,除了传旨安抚太原,明确后续方略外,确有另一层深意……官家似也收到一些……关于北方形势不明的零星塘报,虽未证实,但已引起警惕。故而,命末将火速前来,一来稳定太原人心,二来……也是要末将亲自坐镇此地,整合情报,密切监视河东、河北之一切动向,若有任何风吹草动,可便宜行事,并立刻上报!”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有几位主官才能听到:“官家口谕:攘外必先安内!若真有内贼作祟,其罪……更在金贼之上!需以雷霆手段,迅速勘平!绝不姑息!”

杨沂中这番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蕴含的杀伐决断之意,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心中一凛!看来,官家对于可能出现的内部叛乱,早已有所警觉,并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