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城会议室的合金门缓缓闭合,液压装置发出轻微的 “嗡鸣” 声,将外界士兵操练的呐喊与农田机械的轰鸣彻底隔绝。圆形会议桌由整块黑曜石打磨而成,表面泛着细腻的光泽,倒映着天花板上环形吊灯的暖光,每一盏灯都像颗缩小的太阳,将参会者的脸庞映照得格外清晰。桌中央的全息投影缓缓亮起,曙光大陆的三维地图在空气中悬浮,东部黑森林的轮廓覆着淡绿色的植被纹理,西郊河流的蓝线里还能看到游动的虚拟鱼群,南郊科研基地的白色建筑群细致到能看清实验室的窗户,连屋顶的太阳能板都闪烁着微光。
龙首坐在主位,深灰色中山装的衣料挺括,袖口露出的手表是蓝星时期的老款机械表,表盘上的指针沉稳跳动。他指尖轻轻敲击黑曜石桌面,发出 “笃笃” 的轻响,目光扫过围坐的众人 —— 李龙成将军身着笔挺的橄榄绿军装,肩章上的金星在灯光下泛着冷光,领口别着的龙形徽章是用曙光大陆的星银矿石打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苏睿抱着银灰色平板电脑,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实验报告,纸角还沾着淡绿色的灵脉草汁液;农业、工业、医疗等各部门领导也都神色肃穆,桌上的皮质笔记本早已翻开,钢笔帽斜斜放在一旁,笔尖悬在纸面上,等待着关键信息的落地。
“人都到齐了,” 龙首的声音打破寂静,带着沉稳的穿透力,目光最终落在苏睿身上,“苏博士,你先说说关于十年计划的初步构想吧,尤其是你提到的一阶进化药剂和粮食供应问题 —— 这两件事,是咱们在曙光大陆扎根的根本,容不得半点马虎。”
苏睿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平板电脑屏幕上轻轻一点,全息投影瞬间切换,一支装着淡蓝色液体的试管在空气中缓缓旋转,液体里悬浮着细小的金色光点,像把星星揉碎在了里面。“各位,这就是一阶进化药剂。” 她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指尖微微颤抖,“经过三年零七个月的研发和测试,我们团队终于在曙光大陆特有的‘灵脉草’中提取出了‘生命活性因子’,配合星核矿石的能量催化,成功研制出这款药剂。它不仅能修复人体受损细胞,比如长期劳作留下的关节损伤、辐射造成的器官衰竭,还能大幅度提升寿命 —— 根据 1000 组临床实验数据,注射后的志愿者平均寿命从蓝星时期的 78 岁,直接提升到了 150 岁,而且身体机能在 120 岁前都能保持在中年水平,连视力、听力这些老年常见衰退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低低的惊叹声,有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医疗部门的张局长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投影的蓝光,他身体前倾,手肘撑在桌面上:“苏博士,我必须要问一句,药剂的安全性有保障吗?蓝星时期我们也做过类似的细胞修复实验,最后出现过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癌变的案例,这个问题你们怎么解决的?”
“张局长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是我们研发过程中最关注的一点。” 苏睿立刻调出一份厚厚的实验报告,数据表格在全息投影上滚动,每一组数据都标注着实验者的年龄、体质和后续跟踪结果,“我们在药剂中加入了‘抑癌调控因子’,这是从曙光大陆的‘紫鳞花’中提取的成分,能精准识别异常分裂的细胞,像个‘守门人’一样阻止癌变。而且 1000 次临床实验,涉及从 3 岁儿童到 80 岁老人的不同年龄段,涵盖了不同体质的人群,没有出现一例严重副作用,只有 3% 的人出现了轻微的发热反应,24 小时内就自行消退了。”
她顿了顿,切换出生产线的画面 —— 全自动流水线在无菌车间里运转,机械臂精准地灌装药剂、封装试管,传送带上的药剂盒整齐排列,上面印着龙国国徽。“我们已经在南郊科研基地建立了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每月能生产 1000 万支药剂。按照 14 亿人民全员注射计算,最多需要 140 个月,也就是不到 12 年,完全能在十年计划内完成。而且我们还在规划第四条生产线,预计明年年初就能投产,到时候还能提前完成注射目标。”
李龙成将军突然开口,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目光锐利如鹰:“苏博士,原料供应能跟得上生产线的速度吗?灵脉草的种植周期、星核矿石的开采效率,这些都得算清楚。另外,未来军队肯定要扩编,而且随着寿命延长,人口自然增长也会加快,万一出现原料短缺,怎么办?”
“这一点我们早就考虑到了,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 苏睿调出曙光大陆的资源分布图,绿色光点密密麻麻地覆盖在地图上,“灵脉草在曙光大陆的适应性极强,不需要复杂的培育条件,我们已经在西郊河流两岸开辟了 10 万亩种植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配合灵脉泉水灌溉,一个月就能收获一茬,产量是蓝星传统种植的 30 倍。现在种植园里的灵脉草,光是库存就够生产线用 5 年,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她手指指向地图北郊的位置,那里的光点格外密集:“至于星核矿石,北郊的矿场初步探测储量就有 5000 万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能满足 50 年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上个月我们的勘探机器人在东郊黑森林边缘,又发现了一处更大的星核矿脉,储量预计是北郊的三倍,现在正在制定开采计划,明年就能投入使用。就算未来人口增长到 20 亿,原料也完全够支撑。”
话题自然转到粮食供应上,农业部门的王部长接过话茬,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他拿起平板电脑,调出农田的实时画面:“各位,其实早在五年前,苏博士的团队就帮我们培育出了适应曙光大陆环境的粮食作物。就拿水稻来说,这里每天的光照时间比蓝星多 4 个小时,土壤里的有机质含量是蓝星黑土地的 3 倍,再加上用灵脉草提取的有机肥料,水稻的生长周期从蓝星的 3 个月缩短到了 1 个月,亩产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5000 公斤,是蓝星高产水稻的 50 倍!”
全息投影上,一望无际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稻穗饱满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机械臂精准地收割、脱粒,机器人将装袋的稻谷搬上运输车,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浪费。“我们现在的粮食储备已经达到了 1.2 万亿公斤,按照 14 亿人每人每天消耗 1 公斤粮食计算,足够供应 10 年还有富余。而且我们还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下个月就要在东郊开辟 20 万亩新农田,专门种植小麦和玉米,未来就算人口增长到 20 亿,粮食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 —— 甚至还能发展畜牧业,让大家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肉蛋奶。”
“畜牧业?这个想法好!” 工业部门的赵部长突然插话,他放下手中的钢笔,“我们工业部门可以配合农业部门,建设现代化的畜牧场,用人工智能调控温度、饲料,提高养殖效率。而且还能配套建设肉类加工厂,实现从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既保证食品安全,又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龙首听得频频点头,手指在黑曜石桌面上轻轻敲击,留下淡淡的印记:“粮食和药剂是十年计划的基础,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能安心推进其他规划。李将军,军队方面有什么想法?现在 200 万军队已经完成布防,但长远来看,还需要更强的防御力量。”
李龙成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调出军事规划图 —— 炎黄城周边的防御工事、军队部署位置、武器装备分布清晰可见:“龙首,目前 200 万军队已经完成五个安置点的布防,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十年计划内,我们要将军队规模扩编到 500 万,同时组建太空部队,研发星际战舰。苏博士的团队已经在研究反重力引擎,一旦成功,我们就能突破大气层的限制,探索曙光大陆以外的星球,为人类文明寻找更多的生存空间。”
他顿了顿,指向规划图上的太空港位置:“我们还计划在南郊科研基地旁边,建设一座大型太空港,配备火箭发射台、星际战舰维修厂,未来不仅能探索周边星球,还能建立太空防御体系,防止其他外星文明的入侵 —— 虽然现在还没发现,但提前准备总是好的。”
“太空探索是长远目标,但当下还要做好基础建设,不能好高骛远。” 工业部门的赵部长补充道,他调出工业规划图,上面标注着工厂、公路、铁路的建设位置,“我们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成 10 座大型工厂,分别生产机甲、坦克、运输机等装备,满足军队扩编的需求。同时完善炎黄城的交通网络,修建连接五个安置点的高铁,采用磁悬浮技术,实现半小时通勤,方便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另外,我们还要建设大型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保护曙光大陆的生态环境 —— 蓝星的教训太深刻了,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医疗部门的张局长也跟着发言,调出医疗体系规划图:“我们要建立覆盖全城的医疗体系,在每个安置点建设一座综合医院,每个社区设立一个医疗站,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能在炎黄城治疗。同时培养更多的医护人员,尤其是熟悉曙光大陆特有疾病的医生 —— 毕竟这里的环境和蓝星不同,可能会出现新的健康问题,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教育部门的刘部长推了推眼镜,声音温和却坚定:“我们要建设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在每个安置点建设学校,教材要结合曙光大陆的实际情况,加入资源勘探、生态保护、星际探索等新内容,培养适应曙光大陆发展的人才。同时还要设立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工厂、农田、军队需要的技术人才,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科技部门的陈部长最后补充:“我们要加大科研投入,在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生物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比如人工智能方面,要研发更智能的机器人,用于农业种植、工业生产、军队防御;量子通讯方面,要建立覆盖整个曙光大陆的通讯网络,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和快速;生物技术方面,要继续优化一阶进化药剂,未来研发出二阶、三阶药剂,进一步提升人类的生命质量。”
苏睿认真听着各部门的发言,不时在平板电脑上记录,最后她站起身,将所有规划整合到全息投影的十年计划时间表中,表格清晰地标注着每个阶段的目标、负责人和完成时间:“各位,根据大家的意见,我把十年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1-3 年),核心是‘夯实基础’,完成全员一阶进化药剂注射,完善粮食生产体系,建成基础工业和交通网络,同时完成医疗、教育体系的初步建设;第二阶段(4-7 年),重点是‘扩大规模’,扩编军队到 500 万,组建太空部队,研发星际战舰,扩大科研基地规模,建成太空港的主体工程;第三阶段(8-10 年),目标是‘跨越发展’,探索周边星球,建立海外基地,实现炎黄城从‘生存’到‘发展’的跨越,让人类文明在曙光大陆真正繁荣起来。”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盯着全息投影上的十年计划时间表,眼中充满了希望与憧憬。龙首站起身,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坚定而有力:“十年计划,关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从蓝星到曙光大陆,我们经历了太多苦难,也失去了太多,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家园,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他伸出右手,掌心向上,李龙成第一个伸出手,紧紧握住;苏睿紧随其后,冰凉的指尖带着科研工作者的专注;各部门领导也纷纷伸出手,十几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力量在掌心传递,温暖而坚定。窗外,月光洒在炎黄城的街道上,银辉遍地,五个安置点的灯光像五颗明亮的星辰,在曙光大陆的夜空中闪耀,将周围的黑暗驱散。十年后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人们笑容满面地穿梭;四通八达的交通线上,列车飞驰;太空中,星际战舰翱翔,探索着未知的宇宙;农田里,金黄的稻谷随风起伏,一派丰收的景象。
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离开会议室,脚步轻快而坚定。苏睿抱着平板电脑,快步走向南郊科研基地,她要尽快完善反重力引擎的研发数据,为太空探索打下基础;李龙成将军则走向东郊安置点,他要和张烈上校商量军队扩编的具体方案;农业部门的王部长则联系种植园,安排下个月新农田的开垦工作。
龙首站在窗边,望着远处的农田和军营,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角,带来灵脉草的清香。他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老机械表,指针指向晚上九点,蓝星的这个时候,或许早已是一片黑暗,但在曙光大陆,希望的光芒才刚刚开始闪耀。他知道,十年计划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异兽的袭击、资源的短缺、技术的瓶颈,但只要大家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人类文明的新辉煌,让龙国的旗帜,在曙光大陆的天空下永远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