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如墨,北京城的街巷早已沉寂,唯有萧如薰的府邸仍亮着几盏昏黄的灯笼。

萧如薰披着一件单薄的青衫,独自坐在书房里。案上摊开的是台湾的海图,墨迹未干,显然他方才还在勾画着什么。烛火摇曳,映得他眉宇间的皱纹更深了几分。

下午的时候,赵阁老派人给他送了信。

就两字——台湾。

“少爷,晋王殿下来了!”王二在门外低声禀报。

萧如薰微微一怔,随即苦笑一声:“是他?也好……”

他起身整理衣冠,刚走到院中,便见晋王朱敏淳大步而来。这位年轻的藩王身着常服,神色肃穆,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显然也是低调的过来的。

“王爷。”萧如薰抱拳行礼。

朱敏淳抬手止住他的动作,低声道:“季馨,你我之间,就不必多礼。”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复杂之意。

书房内,茶香袅袅。

朱敏淳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却并未饮下,只是盯着茶汤出神。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季馨,山西一别,已有半年了吧?”

萧如薰点头:“是,自山西一别后,便再未得见。不知殿下何时入的京?”

朱敏淳苦笑:“一个多月了!春耕结束后,小王就想着进京谢恩,想着也能见一见萧兄,谁能想到,再见面时,竟是这般局面。”

萧如薰沉默片刻,道:“王爷此来,是奉了陛下的旨意?”

朱敏淳抬眼看他,目光复杂:“猜到了?本王也知道萧兄一定能够猜到!”

萧如薰低笑一声:“末将虽是武将,可多少还是有点脑子的!。”

朱敏淳叹了口气:“陛下让我来告诉你……台湾之事,已成定局。”

萧如薰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但面上仍平静如水:“末将明白了。”

朱敏淳盯着萧如薰,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但这位大明第一名将的神色始终如一潭深水,波澜不惊。

“将军不怨?”朱敏淳忍不住问。

萧如薰摇头:“末将一介武夫,能得陛下信任,已是万幸。如今朝廷有令,自当遵从。”

朱敏淳苦笑:“可台湾孤悬海外,瘴疠横行,此去……怕是难有归期。”

萧如薰淡淡道:“末将征战多年,生死早已看淡。何况台湾虽远,却也是大明疆土,镇守一方,亦是职责。”

朱敏淳沉默良久,终于叹道:“将军忠义,本王佩服。”

萧如薰抬眼看他:“王爷,陛下……可还说了什么?”

朱敏淳沉吟片刻,终于低声道:“陛下让我带一句话——‘君臣一场,朕只能如此了’。”

萧如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色,良久才道:“请王爷转告陛下,末将……谢主隆恩。”

朱敏淳看着萧如薰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将军,可有什么未了之事?若本王能帮得上忙……”

萧如薰摇头:“多谢王爷好意,倒是与王爷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朱敏淳叹息:“台湾虽远,但朝廷不会忘记将军的功劳。若有朝一日……”

萧如薰打断他,笑道:“王爷,末将不是三岁孩童,有些话,不必说了。”

朱敏淳语塞。

是啊,萧如薰何等人物?他岂会不知,此去台湾,便是文官集团的胜利,是皇帝对朝局的妥协。所谓的“永镇台湾”,不过是体面的流放罢了。

夜更深了。

萧如薰忽然转身,从柜中取出一坛酒,笑道:“王爷,山西一别时,末将曾说过,他日若再相见,定要与您痛饮一番。今日既然来了,不如饮一杯?”

朱敏淳一怔,随即大笑:“好!本王今夜便陪将军一醉方休!”

酒过三巡,朱敏淳已有几分醉意,他盯着萧如薰,忽然问道:“将军,可曾后悔?”

萧如薰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仰头饮尽,淡淡道:“末将一生行事,从无悔字。”

朱敏淳苦笑:“可若非将军推行新政,触动文官利益,何至于此?”

萧如薰摇头:“王爷,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末将不过是做了该做之事,至于结局如何……不重要。”

朱敏淳沉默良久,终于举杯:“敬将军。”

萧如薰亦举杯,一饮而尽。

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朱敏淳起身告辞,萧如薰亲自送至府门。

临别前,朱敏淳低声道:“将军,保重。”

萧如薰抱拳:“王爷珍重。”

朱敏淳翻身上马,又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府门前的萧如薰。晨光微熹中,这位名将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

他忽然想起皇帝对他说过的话:

“朕知道,萧如薰是忠臣,可这天下……不是忠臣就能守住的。朕若不是皇帝,或者……”

朱敏淳心中一痛,终于扬鞭而去。

萧如薰站在原地,望着晋王的背影消失在长街尽头,良久,才缓缓转身回府。

府门缓缓关闭,仿佛也将他与这个朝堂,彻底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