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脸盲公主她撩完就忘 > 第35章 不如死谏明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晏冷着脸,神色倨傲。

周王明晖痛心疾首道:“靖安,这是大殿之上,诸公都是大雍肱骨,你如何能如此恶语相向?”

瑞王也道:“靖安,朝堂不比战场,诸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用这般威慑也能听得懂。”

说得温和,却暗讽明晏粗人。

明晏冷眼望向两位王爷,道:“恶语?两位皇兄真是好日子过多了,连什么叫恶语都不明白,我不过声音大了两分就受不了了?”

又看向朝臣,“诸位都是大雍脊梁,怎么目光如此短视?古人云,选贤举能,何曾说过,要因为这能人是女子便要将她拒之门外?”

有官员道:“自古女子只在家相夫教子,朝堂大事哪里是女子应付得来的。”

明晏踏下一步台阶,面上冷肃从容,“诸位家中皆有女眷,府中一应事务也是由夫人安排。诸位可曾了解过家中夫人每日都在忙什么?”

“妇人之事,哪里需要我等整日过问。”

“诸位肯定觉得夫人们忙的不过都是些小事,这又不得不说诸位的目光有多短浅了。”

还有官员气得脸红想辩解,明晏直接抬手打住,“不必说了,本宫也不爱听你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

“诸位有空可回家问问夫人们,家中田产,庄子,铺子如何管理,宅院成百上千来号人如何管束,成山的账本又要如何查看,前院夫君怎么照顾,子女如何教养,长辈如何孝敬,后宅姨娘小妾如何相处,平时宴席怎么操办,各家夫人之家又该如何走动,这些可都不是轻松的事。”

“于诸位而言,这些都是内宅小事,上不得台面,不能摆出来说,可是见微知着,夫人们忙的都是十分细致的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决定了一个家是否和睦,每日费的心思不比诸位在朝堂少。若换成诸位去管家,诸位能保证可以比自家夫人做得更好吗?本宫所见,未必吧。”

明晏声色骤冷,“那诸位又凭什么觉得,女子若有机会跻身朝堂,做的就一定不如你们这些男子呢?”

殿中有在沉思的,也有一句都听不进去的。

明晏冷眼一扫殿中武官,道:“大雍武将,皆无资格反对本宫入朝一事,因为本宫做的远比你们更优秀,你们有什么资格对本宫指指点点?本宫把话放在这儿,武官,若对本宫入朝一事有意见的,皆可在殿外与本宫武斗,生死不论!”

“生死不论”四个字被明晏咬得极重,如北地的冰凌,又冷又硬,听得人忍不住打颤。

她脖间血痕,更添一份嗜血杀气。

让人望之胆寒。

明晏眸色冷厉,朗声道:“本宫再问一遍,殿中武官,对本宫入朝一事,可有意见?”

满殿寂静,皆震慑在她那句“生死不论”中,此刻才明白北地杀神,到底是什么意思。

穆原抬眼看向台阶之上自信昂扬的女子。

身后龙椅金光都不能掩盖她的光芒,她如九天翱翔的鹰,睥睨一切。

武官再无动静。

明晏又看向王文华,道:“右相,你还有何意见?”

王文华见指名叫他,本来被穆原气得发晕的脑子现在清醒了些,道:“公主自然骁勇,只是朝堂之事,繁杂重要,每个岗位都是一层一层选上来的,公主不曾做过这些事,恐下面不服。”

明晏道:“如果右相操心的是这个,那多虑了,本宫最擅长调教下属。”

“官场不比战场,不是武力可以解决的。”

“本宫也不是孤军奋战,父皇既然认为本宫能做,那必然是考虑过这些的,怎么,右相在质疑父皇选人的眼光?”

“下官不敢,只是公主女子之身,想入朝堂确实不合规矩。”

明晏鼻腔呼出一口气,道:“哪些有意见,站出来。”

王文华眼神一扫,身后出来不少官员,跪在大殿之上,“陛下,女子为官不合祖制,请陛下三思。”

明晖又看了一眼明昆,明昆暗中与几位官员一对视。

立马又有几人跪了下去。

穆原脸色黑了下来,跪地这招苦肉计,真是用烂了。

出列道:“陛下,各部用人,首重才能,如今边关安定,正是修政富民,振纪纲饬内治之时,若一味因循守旧,恐束手脚,陛下明鉴。”

成元帝终于出声,道:“穆卿言之有理。”

跪着的官员不干了,“陛下,不可啊,祖制不可违啊。”

穆原冷道:“哪条祖制说了,女子不可入朝理政了?”

“祖制虽未言明,可这都是约定俗成之制,穆相何故装傻,难道是受了靖安公主的拉拢吗?”

“本相为官只忠于陛下,忠于大雍,诸位不必攀咬。”

“穆相巧舌如簧,下官说不过。”

穆原还要再辩,被明晏打断,“穆相何必动怒,不必浪费唇舌,想来诸位也是铁了心要拒绝,不必再劝了。”

穆原道:“公主可是要退缩?”

明晏微微一笑,并不回答,走下台阶,穿过大殿,走出殿外。

众人不明所以,以为是她知难而退,均是松了口气。

支持她的,却也因为她突然的退缩惋惜摇了摇头。

穆原转头望向殿外,他不信她会退。

“噌”一声,殿外传来长刀出鞘的声音。

众人往殿外望去,一眼就吓得瞪大了眼。

明晏拔了殿外禁军骁卫一人的长刀。

手握长刀缓缓走了进来,裙摆翻飞,众人只觉得心头发凉。

王文华立马叫道:“大胆,大殿之中,带刀入内,公主如此张狂,未将陛下放在眼里吗?来人!”

明晏冷冷看他,“右相急什么,大殿之上,父皇都未发话,轮得到你越俎代庖?”

长刀拖地,摩擦在地板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跪在地上的众官员们却觉得那刀仿佛是拖在他们身体上,骨头都跟着发痛。

明晏走到前面转身,将刀扔在跪在最前面的官员面前。

“诸位一心为了大雍,口口声声说不可违逆祖制,想来都是忠心耿耿之辈,如今父皇要破旧革新,开新河,创大雍之盛世,可诸位并不支持,那便学学古圣先贤,死谏明志,想来父皇念着诸位忠勇,也会妥协。”

众人瞪大了眼看着她这不合常规的操作。

“公主是要逼死我等吗?”

明晏在众位跪着的官员之间来回走着,道:“也不必诸位都死谏在场,有个开头,想来父皇也会感念其忠勇,追封,风光大葬,采纳谏言。”

一番话,把人都架了起来,谁敢去捡那刀?

谁愿意做那唯一死的人?

大雍朝堂贪腐成风,内部腐败,有风骨的大臣早已经待不下去,要么郁郁不得志自请辞官,要么也被磨平了棱角。

哪儿还有死谏之士?

一时间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