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明快步走了进来,对着文景妤吼道:“妤丫头,你怎么可以打你爷爷奶奶和你娘亲呢?”
“哟呵!我还以为你一直是受气包呢,原来你还能吼这么大声啊!我就想问问你,你之前那软蛋模样是咋回事?
你这吼声去对付那些欺负你儿女的人啊!哼!你不敢吧?软包、怂蛋!”文景妤一顿嘲讽,把文志明说得满脸通红。
他抬起手,就想给文景妤一顿教训,文景妤提醒他道:“你想清楚了,你敢将这一巴掌落下,我就敢掰断你的手。”
文景妤又不是原主,跟这对软蛋怂包夫妻又没有半毛钱感情,还想让自己像原主那样生活?门儿都没有,别说门了,连窗户缝儿都没有。
敢在自己面前哔哔赖赖的,就抽他丫的,她才不会受一丁点儿的窝囊气呢。
这时,文老头和李金花已经被他们的大儿媳陈淑芬和小闺女文志雅搀扶了起来。
李金花刚一站稳,就觉得自己仿佛又满血复活了。
她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再次开启了她的“泼妇骂街”模式:“你这个小贱蹄子,我今天非要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说着,她又伸出那双黑漆漆、指甲里满是污垢的“鸡爪”向文景妤抓去。
文景妤岂会惯着她?一把抓住她的手臂,轻轻一推一拉,李金花的手臂就光荣脱臼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杀猪般的惨叫。
文老头见文景妤又对李金花动手了,立刻指挥家里人道:“大家跟我上,打死这忤逆不孝的东西。”
于是,文家的锄头、顶门棍、柴火棍、镰刀、菜刀等“十八般兵器”齐上阵。
当然,王秀芝和文志明还是没有加入这场“混战”,即便他们懦弱,但也没傻到加入对付自己闺女的行列中去。
战斗瞬间拉开序幕,文景妤左躲右闪,一脚一个,将文家人全部踢倒在地。
有的把脸摔成了“大饼脸”,有的把牙嗑成了“缺牙巴”,有的后脑勺被撞得“七荤八素”。反正就是各种姿势、各种造型地躺了一地。
文家一众人本以为可以仗着人多,就该是他们唱主角戏了,没想到,碰碰碰碰几声巨响后,他们就唱起了哀乐。
文家院子里的动静终于引来了邻居。当他们看见文家院子里的场景时,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文老头见有邻居来了,立刻对他们喊道:“快去帮我找村长,我要将这不孝的东西浸猪笼!”说着,他还用手指了指文景妤。
邻居听后,立刻向村长家跑去。一路上,他还不忘宣传文景妤的“英勇事迹”。
村民们一听,顿时起了看八卦的心思。
平常软弱可欺的文家二房的妤丫头,竟然敢打爷爷奶奶了?真是小刀喇屁股——开眼了!
文志明见邻居去叫村长了,立刻向文老头求情道:“爹,孩子不懂事,您就别跟她一般见识了。”
“闭嘴!”文景妤和文老爷子几乎同时吼道。
“死老头,没想到我们还有默契的时候。”文景妤气死人不偿命地说道。
接着,她又对文志明说道:“没你的事,一边待着去。村长来了我连他一起揍。”
文志明听了文景妤的话,腿肚子直打颤。
他闺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瞬间,他忘记了害怕,目光在文景妤身上来回打转,好像要看出什么名堂来。
文景妤根本就不怕他打量。一个软蛋,还能看出什么名堂来?就算他看出什么来,只要自己不承认就行了。更何况,她空间里还有“大力丸”呢!那就是证明自己成为大力水手的证据。
很快,村长后面就跟着一众村民就来了。倒在地上的一众文家人也都站了起来,只是各自捂着摔疼的地方。
村长一来,李金花就一边哎哟哎哟地叫唤,一边向村长控诉文景妤如何殴打自己和家人。
村长听了李金花一番添油加醋的说法后,又看了看捂住半边脸的闺女,他阴沉着脸问道:“妤丫头,你竟敢殴打长辈?你这样的不孝之人,我们村绝不姑息!”
文景妤指着自己的头道:“村长你看看我的头。”
村长看了一眼文景妤的头,问道:“看你的头干嘛?”
“哼!”文景妤冷笑一声道:“村长的眼睛被狗屎糊了吗?我满头是血,你没看见吗?难道村长是选择性地看待事情吗?”
村长听见文景妤竟然说自己眼睛被屎糊了,气得差点吐血。
他惯性地问道:“你头上的血迹跟你打爷爷奶奶和家里人有什么关系吗?”
文景妤打了一个响指:“冰菓(bingo),你答对了!不过没有奖励哦。”
接着,她继续说道:“我的头,就是被那个死老太婆打破的。你说有没有关系?”
村长正要接话,文景妤却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说道:“现在天旱,山上的药材本来就少得可怜。这死老太婆竟然因为我没有采多少草药,就将我的头打破了。你说这样的打骂,有道理吗?”
村长说道:“她是长辈,不管怎么样,你也不该动手打长辈啊。”
“是吗?我倒要问问村长,爷爷奶奶打死了孙女,会坐牢吗?”
“这……”村长迟疑着不知该怎么说了。
云苍国律法规定:凡事打死人者,轻者坐牢,重者偿命。
“怎么?村长说不出来了吗?”文景妤挑衅地问道。
村长说道:“你只是受伤,又没有生命危险。”
文景妤心里一阵冷笑:没有生命危险吗?可是原主已经死了啊!
文景妤摊摊手道:“我也没有打死他们啊。我只是像他们以前对我所做的那样对待他们而已。”
村长心里已经不耐烦了:“不管怎样,你打长辈就是不对!就是不孝!”
文景妤拍了拍手道:“好一个不孝!村长应该知道一句话吧?那就是‘上行下效’。意思就是说,长辈怎样做,晚辈就学着怎样做。还有一句就是‘父慈子孝’。意思就是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才会对父母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