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的梆子声刚过,胤礽便支开守夜宫女,将鎏金铜灯挪近妆台。镜中太子妃的容颜映着烛火,他指尖抚过黑漆螺钿妆奁——这是石静娴大婚时的陪嫁,边缘磨损处隐约透着松烟墨的苦香。
\"娘娘,工部尚书夫人在慈宁宫候着了。\"门外传来嬷嬷的通禀。胤礽应了声,手中象牙梳却突然顿住,梳齿勾出妆奁夹层一片泛黄的宣纸,密密麻麻的朱批间赫然绘着黄河分流图。
\"好个石静娴...\"他瞳孔骤缩。图纸标注的十二处束水坝竟与昨日工部呈报的治河方案全然相左,更妙的是用胭脂批注着\"榆木换杉木可省三成银钱\",这分明是针对河工贪腐的暗桩。
一、错金簪里的博弈
毓庆宫偏殿,石静娴正对着河道总督的折子冷笑。奏章上\"杉木皆合规制\"的朱批还泛着新鲜墨香,案头却摆着粘竿处密报——沧州段河堤用的全是虫蛀榆木。
\"殿下,太子妃娘娘送来的茯苓糕。\"小太监呈上食盒时,她敏锐察觉底层夹板略厚半分。掰开雪白糕体,露出裹着蜜蜡的纸条:\"妆奁第三格,速查\"。
当夜子时,两个灵魂隔着屏风对峙。胤礽将改过的图纸拍在案上:\"你要用本朝的剑,斩前明的官?这方案是靳辅当年治淮用的束水冲沙法!\"
\"靳辅的法子能救急。\"石静娴蘸茶汤在桌面画圈,\"眼下暴雨将至,按工部的方案...\"话音未落,窗外炸响惊雷,檐角铁马乱撞如催命符。
二、胭脂锁扣的玄机
三日后慈宁宫赏花宴,胤礽特意戴上那支点翠错金簪。当工部尚书夫人夸赞簪子精巧时,他指尖轻按花蕊机关,露出内里空心:\"夫人才是妙人,听闻尊府新得的黄杨木屏风,比太子爷书房的还气派?\"
老妇人脸色霎时惨白。那簪子暗格掉出半片杉木残料,虫蛀孔洞赫然在目——正是沧州河堤的证物。
\"本宫最爱听黄河故事。\"胤礽将残料塞回她颤抖的掌心,\"比如...先夫人在河神庙许的愿?\"二十年前河督贪墨案中,这位续弦夫人可是靠着举发原配家族起家的。
三、暴雨夜的合谋
第七日亥时,黄河故道已现溃堤征兆。胤礽扮作送膳宫女混进南书房,却见石静娴正用他的身体与明珠对弈。黑子落定刹那,她突然道:\"明相可知,靳辅治河时最爱在何处埋设竹笼?\"
明珠执棋的手顿了顿:\"自然是河道拐弯处。\"
\"若有人将竹笼换成柳条筐呢?\"石静娴推过密折,上面粘着工部贪腐的票拟。窗外暴雨如注,胤礽趁机将改过的图纸塞进奏章匣,却见最上层赫然摆着同样的方案——她早算准他会出手。
四、朝霞里的双簧
翌日大朝会,河督参奏太子妃干政的折子还未念完,石静娴已甩出妆奁里的原始图纸:\"孤倒想问,这标注'康熙二十八年制'的河防图,怎会出现在毓庆宫?\"
胤礽适时捧出先皇后遗物——本记录靳辅治河心得的《安澜纪要》。当工部尚书指认太子妃伪造古籍时,石静娴翻开夹页:\"这笔记与索额图三十年前的请安折子,可是同一笔迹?\"
朝堂死寂中,胤礽忽然跪地啜泣:\"妾身有罪!那日替殿下整理妆奁,见图纸被蠹虫啃噬,便照着《安澜纪要》补了几笔...\"泪珠恰落在先皇后印鉴上,晕开朱砂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