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谁知道,还真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两人见面时是隔着一道屏风的,那时候林歆知道外面的人是杨北,但杨北却不知道屏风的另一边是林歆。

杨北就想着,他回答问题不上心,往坏的那一方面回答,最后总不会还选自己吧?!

但是听到对面声音的一瞬间,他就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听出了声音的主人是谁,对方经常来铺子里买东西,很多次都指明要自己过去接待,现在,好像明白了为什么。

那这样的话,就不存在上面他的两种猜想,对方是切切实实想找一个夫君,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往高处找,反而找自己这个泥腿子。

后面两人推心置腹谈过话后,杨北就知道了林歆为什么不往高处找,反而找了自己这个乡下人。

她不求往后的日子大富大贵,只求安安稳稳,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用和小妾斗来斗去。

林歆最后问:“能做到吗?”不是同不同意,而是能不能做到。

杨北没回答这个,而是说:“乡下很辛苦。”你们这些小姐不一定能坚持在那里生活下去。

对于林歆这样好的女子,他有自知之明,从不敢妄想,而且他认为,真心对一个人好,不是拉对方走入泥潭,而是希望对方变得更好。

他现在对林歆虽没有男女之情,但也不希望对方进入自己这个泥潭,他的家庭氛围并不适合她这样娇养的人进入。

“只要你能做到,一时苦点累点没事,但是,你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是嘛?”林歆笑问。

杨北沉默,片刻后,才轻轻“嗯”一声,接着又坚定道:“不会,只要你愿嫁我,你不愿下地干活就不去,家里杂活也可以交给我。”

他一个乡下泥腿子,父母都不将自己亲事放心上,她却看了自己,那么,他便不会辜负她的选择。

“爹娘,嫂子,就他了吧!”林歆笑意盈盈,即便杨北没见到她的脸,也能从她的语气里听出轻松和愉快。

后来,杨北向父母说他看上了一个姑娘,杨父杨母“嗯”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就再没有作为。

好在杨北对父母也没期待,知道他们不会请媒婆去提亲后,就找了自家奶奶,然后从杨父杨母手里抠出二两银子,用来置办提亲需要用到的东西。

提亲时所有的事情,都是杨奶奶在忙前忙后,杨大伯家也会时不时帮点忙,因为杨北小时候是杨奶奶养着,和杨奶奶住在杨大伯家,这么几年,就是养条狗养只猫都有感情了,更不用说是人,所以,杨大伯家还是很乐意干这回事的。

也是因为这缘故,杨大伯家和杨奶奶是杨家率先知道杨北即将娶一个秀才女儿的事情。

秀才闺女这个没什么,因为杨家族里也有秀才和童生,但是县里的秀才就不一样了,穷秀才富举人这话可不是简单说说说的,能在县里安身立命的秀才,都是要有一定的家底的。

因为这,帮忙的时候就更尽心了。

杨北也确实做到了婚前所说,林歆不想下地就不下,但因为还没分家,也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惹来一大堆闲言碎语,所以就绣帕子去卖,这样也好过下地去,也不让杨北难做,所以林歆还是很乐意做的。

她以往在闺中时,绣帕子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现在用来应付家里人正好。

杨老太和杨老头是林歆入门后才知道她是县城家秀才的闺女,要是早知道,俩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不仅不同意,还会将这门亲事给闹没了。

大儿子娶的是镇上的人家,如果小儿子娶了县里的姑娘,那岂不是会压大儿子一头,这是万万不能的。

杨北对两人的心思摸得透透的,所以事情没成之前,有人问,他就说是很远的人家,这一番含糊下来,很多人都以为他要娶的是山里的姑娘。

谁知道,憋了个大的。

当然,对于大伯和奶奶他们是说得详细一些,但也叮嘱了,别透露出去。

杨大伯和杨奶奶肯定是希望侄子/孙子好的,所以没犹豫,就答应了。

就这样,林歆嫁给杨北,就这么过了这些年,生了一儿一女。

虽然婆媳和妯娌之间会时不时闹点小矛盾,但是生活平凡且幸福。

林歆的手帕交和一些玩得不错的姐妹知道林歆选择嫁乡下人后,吃惊不已,想不明白她怎么会这样做。

因为这事,有些人看不起她,慢慢和她断了往来。

林歆一开始也挺伤心的,但伤心过后,生活还要继续。

到目前为止,她从未后悔过嫁给杨北,生活方面有嫁妆作为底气,不用像一般农户人家起早贪黑只为混口饭吃。

抛开嫁妆不提,她也有谋生的手艺,从开始学刺绣时,她娘就给她请了绣技精湛的绣娘来教她。

前几年为了不下地而绣的帕子,其实用不了她多少时间。

“砰——砰——砰——”思绪被剧烈的敲门声打断,林歆赶紧将银子藏好,抱起孩子就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问:“谁呀!”

“嫂子,是我,秀儿!”门外的人回答。

她回来准没好事,林歆默默想着。

但还是将门打开放人进来,笑着询问:“是秀儿呀!怎么没让人捎个信就回来了,这不,一点准备也没有。”

一边说一边观察,这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就拿了一把青菜回来,也忒上不得台面了!她夫家条件也不差,虽是寡母供养着个读书人,但是有手艺啊!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接生婆呢!

杨秀对这个县城嫁到乡下来的嫂子态度还是很和蔼的:“这不是秋收结束了吗?想着回来看看爹娘,对了,家里怎么就你在家,其他人呢!”

“他们去山里捡柴火去了,这不是秋收过后天气就开始变冷了吗?捡柴火留着冬天用,不准备多些柴火,可是会冻死人的。”林歆拍着孩子的背,解释。

“这样啊!”其实这事是杨家的传统了,每年都会这样做,只不过杨秀已经嫁出去了,心思都放在了婆家,也就没想到这回事。

“哟!这是你新出生的孩子呀!多大了!男的女的?怎么也不来捎个信呢!”杨秀的注意力这才放到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