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镇天神祖 > 第4章 搬迁羊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大一会,岳母李兰青就端上来几个小菜,本来她想做几盘肉食,但考虑到客人是道士,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席间,承先道长对这一家子人非常客气,并说了一些注意事项,主要是说给王贵生和刘大海听的。看得出来,他对小镇天的成长非常关心,这让王贵生更加好奇了,同时也更加坚信,这孩子不简单。

饭罢,道士告辞出门,翁婿二人连忙出门,想要相送,可是哪里有那道人的影子?刘大海到处寻找,就看到道人已经在山路上渐行渐远。不多时就消失在远方。

刘大海心中骇然,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仙师?“爸,你说这世界上真的有修仙之人吗?”他疑惑地向岳父问道。“有吧,只是我们没有接触到而已,我就是对玄术一知半解的。我相信有玄士。还是信这个承先道长的吧,我们过三天就去城里看看能不能有他说的机会就知道了。做好准备,这一去就可能不回来了,跟村里做个交待,就说想孩子以后有出路,我们想去城里安家。”

此时小镇天也跟着出来了,他的小眼睛咕噜噜乱转,突然大声道:“爸爸,外公,你们看到没有?承先叔叔在天上飞啊,他真的是神仙?”翁婿二人连忙抬头看向小镇天手指的方向,但是什么也没看到,他们对视一眼,当小孩子开玩笑一样,并没有在意。他们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神仙,但是要说有人能在天上飞,那是根本不会相信的,至少他们没有见过。

那时候要去城里,先要跟村长报告申请,然后得到批准,不然就是逃队,会受到处分的,比如扣粮油票,严重的还有可能去除户籍。得到了村长的同意,刘大海又找到杨宝,说想去城里碰碰运气,问他想不想也去试试。杨宝答道:“海哥,本来呢,我倒是很想跟你一起出去闯闯,只是家里一大家子,两个孩子,我这要是一走,家里没有劳力,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刘大海听后点头道,“也好,我们先去试试,也不一定能遇到机会,如果真好运有机会,我们先在城里安定好了后,再回来找你。那时候孩子也大些了。我们从小到大都是亲如兄弟,我倒是真不舍得离开你们。“杨宝笑着道:”海哥,以后我就沾你的光了,祝你此行顺利,“

三日后,他们一家四口向城里走去,小镇天就呆在杨宝家里,因为还没有确定能不能去城里,所以,也没有把孩子带上。到了县城,找了一家旅馆安顿下来后。刘大海对三人道:“爸妈,若梅,我出去打听下消息,你们先休息吧。“三人说了声注意安全后就目送刘大海出门。

刘大海走向县委门前的公告栏看了看,倒是有一些招工的,只是都是一些工地招民工。刘大海想这个应该不是道长说的南方来招工。于是就问了一下门卫,“同志你好,请问一下,是不是有南方的厂家类的来这边招工啊?“门卫听后一头雾水地道:”没听说过啊,我不是很清楚,你去里面问下吧,办事厅里有人处理民工的事务的。“

“谢谢同志啊,“刘大海道了声谢后就进入大厅里,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听后也是有些茫然,”南方的人来这里招工?倒是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事啊,一般招工都是在本地向农村招工,很少有厂家或单位到外地去招工的啊。我帮你问问看“工作人员到是很负责任,随后拿起电话打了起来,通过话后,那工作人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刘大海道:”你是从哪知道会有南方的厂家来我们这里招工的啊,刚刚我打电话,上面说刚刚才得到通知。我们都不知道,你是从哪听来的啊?“

刘大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着道:“我也只是随便问问,碰巧而已,以前有个算命的说,我的运气在南方,我就想去南方碰碰运气啊。“工作人员听着好笑,也没在意,道:”算命的话你也信,我得到通知,明天有几个鹏城的,羊城的,沿海的厂家到这边来大量招工,如果招聘成功,有可能安排户口呢,这可是本县大事一件,我们要大加动员。你先登个记吧,到时候我们把你的信息上交上去。“

听到这个消息,刘大海更是心里翻江倒海,连县城都没有得到消息,那个道士是如何得知的啊?难道真的能未卜先知?回到旅馆,刘大海将这次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岳父母和妻子后,王贵生就笃定地道:“那道长绝对是玄士,他真能算出来。他那口血,应该是真的用寿命来算的,只是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什么都没有付出啊。“他不由地疑惑不解。

第二天,一家四口来到县办事大厅,问了那个工作人员,那个工作人员说,“今天就在县委里面的操场先招聘一批人,各乡镇,昨天也通知下去了,如果有意向的人会来应聘。“时间还充足,招工三天时间,这次招的人数不少。祝你好运了,你的资料我已经交上去了,你一会可以直接去应聘。“

刘大海再次谢过后带着三人来到大操场,有几十家公司挂着招聘的招牌。还真有不少人前来应聘。刘大海四人一边看一边走,看着厂家的介绍,鹏城电子有限公司,鹏城科技有限公司,鹏城灯具有限公司…..五花八门,但没有一个他们感觉合适的,都是包住,有食堂,有些合适的工作,又没有提到安排户口。

接着往下走,四人看了足足半天,最后锁定了三家,一家是闽城实业有限公司,沿海地区,一家是羊城绵纺有限公司,一家是羊城电子集团,四人一合计,就决定优先选择羊城绵纺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生产棉料,纺织为主的公司,规模宏大,安排户口问题,国营企业,有养老金。

不过前提是要最少有20年工龄后才能到了退休年龄发养老金。这一点到是合情合理,只是王父王母年龄有些大,到是做不了那么久就到退休年龄,拿不到退休金,好在他们有编制,可以转到当地相应的岗位,这点很让四人高兴。王贵生本是人民教师,可以到羊城继续任教,王母虽有编制,但不是国家部门,县城可以推荐。李兰青拒绝了,他要带外孙,也就不需要工作了。

只有刘大海和王若兰二人来到鹏城绵纺有限公司的招聘位道:“你好,我们夫妻二人来应聘的,请问你们有哪些岗位要用人啊?“招聘人员很是热情地介绍道:”我们公司是国营企业,刚刚扩大规模,现在所有岗位都要人,你们的文化程度是什么呢,还有你们有什么特长或有什么意向呢?“

刘大海认真道:“我力气比较大,小学毕业,后来自学初中课程,应该能到毕业程度了。我妻子高中毕业,只是身体比较弱,不适合做有体力的工作。“招聘人员仔细看了他们的资料,然后道:”你们的资料我也看了,你力气大,到是有很多岗位适合你,比如仓库调配,原料收发,你妻子可以做文员,不用做体力。你们看怎么样。“刘大海喜出望外,夫妻的工作有着落了,连忙答应道:”好的,我们同意了,“工作人员拿出一份合同放在二人面前,”这是我们公司的劳务合同,你们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签字,四天后一起前往羊城,我们公司统一安排火车。

“同志,我们去羊城,可以带家人吗?”刘大海忙问道,招聘人员回道,“给你安排户口,是可以带家人的,你们把随行人员的名单真在这个表格中就可以了,我们到时候会安排坐位。三天后,你到这里来拿车票。“招聘人员又拿出一个表格放在刘大海面前,刘大海填好表格后,高兴地找到王父王母,四人回了旅馆,等明天早上回姊归村。

第二天,刘大海四人回了姊归村,收拾好行礼物品,跟村民打了招呼,带上小镇天,在全村人民的目送下离开了他们这个和谐安宁的山村,心潮起伏。毕竟是住了几十年的家乡,还是有很多割舍不下的东西。当天下午,他们一行五人就又回了当初住的那家旅馆。等待羊城绵纺公司的行程。

三天后,刘大海去县委拿到了四张车票,儿童是不用票的,拿到票后只等明天的火车开往羊城。“爸妈,若梅,我们这一去,可能就没有多少机会回村了,你们心里难不难受啊?”“当然有些难受了,我们都在这里住了二十年了,都有感情的。不过为了镇天,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以后有时间,常回来看看乡亲们也是可以的啊。”王贵生安慰道。“听说到羊城要坐三天的火车,你们怕是吃不消啊。”刘大海望着三人担心地道。

“不要紧的,三天又不是不能睡,坐着还不会累的,我也没有那么脆弱啊,”王若梅笑着说道,“我们到是顶得住,年纪大了,睡得少,这么大的岁数了,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呢,当年,我们逃难,连马车都没有坐的。都是走一路歇一路。那才叫苦呢。”李兰青回忆道。

次日,四人一孩子,来到火车站,看着人山人海的侯车广场,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干脆在地上铺着裤子睡着,也有很多人站着聊天。看着两条铁路通向不知道何方。王贵生不禁感慨道:“这就是和平年代啊,铁路这种东西就是方便,新社会就是幸福啊,国家发展得很快速啊。”刘大海也是惊叹道:“是啊,这铁路真是先进啊,发明火车的人真的是太厉害了,速度那么快,还能带那么多人。”

那个时代,能坐上火车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有多少人见都没见过,“听说火车时速几十公里,当真是社会前进了一大步啊,要是赶马车,要半个月吧?”王若梅笑着问道。“在古代,单人骑马,都要十天时间,火车只要三天,太快了。“李兰青也附和道。时间就在闲聊中过去了。

到了中午,也到了他们上车时间了,五人上得车去,找好坐位坐下,放好行李,这才打量起车内来。只见车内是一排排木制长骑,每个车厢大约能容纳200人左右。很宽敞,(不要疑惑,在那个年代,真的算是非常宽敞了,这是以旧社会的马车来对比的,还有更多人是没见过那种闷罐车,没有坐位,连扶手都没有,不过,那些基本都是短途才用的。)五人看得是惊叹连连。长了见识了。

“爸妈,你们知道火车 是靠什么走的吗?“刘大海突然问道。”这个我还真知道,火车是靠蒸气发动的,烧煤来加热锅炉,产生蒸气使得火车前进。这还是外国人发明的呢。“科技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不多久,火车在一阵呜呜声后缓缓起动,速度越来越快。四人在一阵兴奋过后,渐渐靠在骑背上睡着了,小镇天则睡在了刘大海的怀里。饿了,几人就吃着干粮喝着水。其中细节就不必赘述了。

三天后,他们如期抵达羊城,在招聘人员的带领下,转乘汽车车开往绵纺有限公司驻地。这又引来大量山民的惊叹。哪怕是在县城,他们也是很少见到汽车的。不过那时的汽车是吉普车,不是大巴,没有座位的,一车里面装进二三十个人,非常拥挤,但因为第一次坐上汽车,也没有人觉得难受,反而十分亢奋。

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们来到了羊城绵纺有限公司的驻地大门口,石砌的大门,门顶上是石质的横梁,上面刻着“羊城绵纺有限公司”几个大字,题名者是一个叫张自清的,领头的招聘人员傲然介绍道:“张自清是羊城市委副书记。也是一代书法名家。这个匾已经有好七八年了,剧说是绵纺厂开厂那会由张书记题名,并亲自剪彩。我们绵纺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绵纺厂了,同业的龙头。”

同行的一众农民工都暗自心惊,市委副书记,那可是大人物啊,还是全国最大的厂,他们也是与有荣焉。能进这种厂,那也是光荣的不是,心下大定的同时,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