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 第123章 一亩地五万,不开玩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章 一亩地五万,不开玩笑

许关给向远方盛了一小碗鸡蛋汤,道:“有啥好惊讶的?喝口汤顺顺,别噎着了。

“我也是猜的,前几天你不是跟我说过县里的情况吗,经过这次大乱斗,空了不少位置。

“交通局怎么说呢,不算要害部门,你继续待在那里干嘛?

“在所有人的眼里,你都算何县长那边儿的,何县长初来乍到,铁杆不多,怎么可能让你闲在交通局摆烂?几个要紧的大局你怎么也要帮着占一个。

“况且你只是咸鱼,又不是真的草包,以你的能力,除了公安局,县里哪个局去不得?

“所以你要么去财政局,要么发改局,要么教育局,三选一呗。”

向远方眼睛里惊讶一闪而过,不过还是有点不服气地继续问道:“为什么不能是公安局?我咋就去不得了?”

许关斜了他一眼,就你这个咸鱼疙瘩,看似稳重,实则冲动,比陈明磊也好不到哪去,还想去公安局?

“公安局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他才是不二人选。”

向远方耸耸肩,颓然地道:“你怎么什么都知道了?不会是何以安告诉你的吧?”

何以安摆手,表示否认:“没有,这种事情我爸爸一般不会在家里说的,我也没打听过。”

向远方无语,这小姑娘,看着啥都没听,实则啥都没落下,冷不丁气人一下。

“鹊食,李文辉比我更有能力,也更有资格当公安局长,他是军伍出身,之前还去省公安大学进修过。或许,何县长一早就安排好了,上任没多久就让他去进修,真是深谋远虑呀。”

“哥,你说咱开哥跟李文辉一起转业的,如果当初开哥没有回村,也去县里就职,现在是不是也有机当个局长?”

许关摇摇头道:“方子,人各有志,志向不在那里,最后的结局不过是殊途同归而已,大哥的性子比我还硬,他不适合官场的。”

向远方叹息一声道:“那好吧,我就是瞎想,胡思乱想。我去了发改局,唉,以后可能就没有在交通局清闲了。”

许关劝道:“方子,你都32了,该收收心了,即便没有再进一步的想法,但也要做好眼前的事情。

“不管出于家里的逼迫还是自愿的,你总归是选择了这份职业,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要么不干,要么就好好干,现在是一把手了,一把手不适合躺平,振作起来吧。”

向远方惊恐地看着许关:“我靠,你怎么说话跟我家老爷子一模一样?你们俩是不是开小会了?”

许关用看智障的眼神儿关怀了向远方一眼,道:“两个人都说这样的话,说明这话该说,你也该听!尽力做呗,做好做坏那是另外一回事,问心无愧了。”

向远方举手投降道:“行吧哥,我尽力,好吧?”

许关又道:“何县长是想要干实事儿的人,你要是不好好干,他会揪你小辫子的。”

何以安忽然抬头,赞同道:“对!”

向远方一脸郁闷:“你们……行行行,这顿饭我算是吃着了。我就不该来,这一唱一和的,干嘛呀?”

何以安也不理他,对许关道:“我吃饱啦!许大哥,你吃好了吗,我们去走走消消食儿?”

看着两人说说笑笑地走了,向远方一脸的便秘之色,这俩人,还敢说没有谈对象!像吗?我信你们个鬼!

继而他挥起筷子大吃特吃,没有那俩人的打扰,这会儿他终于感受到了饭菜的美味。

--------------

一天后,陈铺村。

自从许家庄的新路修通之后,陈铺村咬咬牙,挤出一点钱,把从村里到新路这几百米也修成了水泥路。

虽然宽度只有3.5米,但感觉局面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很多村民出门儿都喜欢多绕几步路,从新路上国道。

许关在村委见到了村长陈冬生,陈冬生一如既往地热情,邀请许关去家里坐。

许关忙道:“冬生叔,今天来算是公事,咱就在这里说吧。”

陈冬生眼睛一亮,公事好啊,跟许家庄沾边儿的公事,四舍五入肯定是好事!

“阿关,你快说说,到底啥事?”

“冬生叔,说实话,我们许家庄太小了,地好像有点不够用了。这不,我能想到的只有冬生叔了,叔,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陈冬生眼睛更亮了,甚至还有点感动,阿关这话说的漂亮啊,来给自己村送钱,却用让自己帮忙的口吻,以阿关的性格,能让自己村吃亏?

他紧紧握住许关的双手,道:“阿关,你别这么说,你这是照顾你叔和陈铺村呢!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客气的话、感谢的话叔就不说了,你说吧,想要多少地?”

许关拍拍陈冬生的手背,道:“冬生叔,您先别着急,你先听听我的想法。

“我的打算是,人、地都要,但不是买、不是租,也不是雇佣,而是合作。

“我们村提供种子或者树苗,陈铺村出人出地,负责从种到收,然后我们村负责回收,我这里有两种合作方式,您可以看着选一选。”

陈冬生兴奋得想要抽根烟,但是知道许关不抽烟,生生把烟瘾按住了。

“阿关,你展开说说。”

许关继续道:“第一种方式,你们种出来,到时候不管外面的行情变化,我们都按事先约定的价格收购,是亏是赚我们自己承担,你们旱涝保收。

“第二种,一锤子买卖,固定一亩地多少钱,你们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种植,产量达到合格线就行,这合格线并不高,正常种基本上都能达到。”

陈冬生听了觉得两种方式都不错,不过还是想再比较比较:“这样听着都不错啊,我也不好选,那收入方面呢?哪种划算一点?阿关你别怪叔现实,我也得为村民负责不是?”

许关毫不介意地解释道:“叔,这是应该的,关于收入这块,您不必担心,保证比种庄稼挣钱。

“我们村也是刚起步,也承诺不了太多,不管哪种方式,最终可能收入差不多,一亩地一年应该不少于5万。”

“多少?”陈冬生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阿关你没说错吧?还是我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