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1952年 > 第212章 探测仪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院长皱着眉头,喊住正忙碌着整理实验数据的蓝心。

蓝心抬起头,看到张院长一脸严肃,赶忙问道:姥爷,有什么事情呀?

张院长缓缓说道:蓝心啊,咱们一直从你这儿拿矿石研究,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万一哪天你因为什么事离开了这边,那咱们的研究可就缺了关键材料。你知道这些矿石一般在哪里可以寻找吗?

蓝心思索片刻,也有些拿不准,于是转头大声喊:安晚,安晚!矿石一般都在哪里能找到呀?

安晚正在另一头与几位科研人员,讨论着矿石能量转化的细节,听到蓝心的呼喊,停下手中动作,走过来回想了一下说道:海底有矿石,用那种光滑石头探测仪应该能查得到。

火山附近、大山里,还有江堤河边也都可能有。

不过不同的矿石分布不太一样。要是能研究出更精准的金属探测仪,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张院长眼睛一亮,连忙问:安晚,你有金属探测仪的资料?

安晚点头:有啊!之前在研究星际科技的时候收集了不少相关资料。

张院长一听,立刻兴奋地喊道:快,把那群科研专家老头们都喊过来,咱们一起研究这金属探测仪。

不一会儿,刘副院长、王院士、江院士等一众科研专家都围了过来。

技术人员们也纷纷凑上前,准备分析资料里所需的材料。安晚拿出资料,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王院士扶了扶眼镜,看着资料说道:这资料里涉及的材料,有些在地球上不太常见啊!咱们得想想办法找替代品。

刘副院长点头赞同:是啊!而且制作工艺看起来也挺复杂,得仔细琢磨琢磨。

安晚在一旁看着大家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然后走到正在研究资料的一位技术人员身边,指着一处说道:这里面螺丝这类小零件很关键,尺寸和精度要求都挺高。

蓝心听了,立刻说道:那我用金系异能来制作这些小零件,应该能保证精度。

说着,便双手凝聚金系异能,开始制作起零件来。

安晚看了看,觉得光靠蓝心一人速度太慢,于是转身出去,不一会儿喊来几位金属性异能者。

大家进来帮着制作零件,咱们争取快点把这探测仪做出来。

金属性异能者们纷纷点头,走进来加入制作零件的队伍。

一时间,实验室里异能光芒闪烁,零件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渐成型。

张院长和一群科研老头们坐在一旁,喝着茶,看着大家忙碌。

张院长忍不住说道:“虽然有异能者帮忙,但这人工制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还是得研究用机器制作零件,这样才能大批量生产。

人工做不仅速度慢,每个零件之间还会有差距。

安晚点头说道:没错,制作加工机器的话,不仅可以大量加工,而且模具一样,生产出来的零件规格统一。

不过模具也要经常替换,不然磨损了会影响零件精度。

大家纷纷应和:这个我们知道。

蓝心制作完一批零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坐下来说道:可是加工机器要怎么制作呢?感觉好复杂啊。

安晚笑着说:其实也简单。

咱们先把制作零件的模具制作出来,有了模具,剩下要做的机器主体用不锈钢制作就行。

不过不锈钢的材质选择也很重要,得选那种强度高、耐磨损的。

刘副院长皱着眉头说道:安晚,这不锈钢材质的选择范围可不小,哪种更合适还得好好研究研究。

而且制作模具也不是个简单事儿,得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耐用性。

王院士也在一旁说道:是啊,这模具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都得好好琢磨。

不然就算有了合适的不锈钢,做出来的模具不行,也没法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江院士打趣道:老王,你就别在这儿给大家泼冷水了。

咱们这么多人,还怕搞不定这模具和不锈钢的事儿?

王院士瞪了江院士一眼:我这哪是泼冷水,我这是提醒大家要严谨对待。

这可是关系到金属探测仪能不能,成功制作出来的关键环节。

蓝心在一旁笑着说:两位院士别争啦,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我觉得可以先列出几种可能,合适的不锈钢材质,然后做一些实验,测试一下它们的性能,看看哪种最符合我们的要求。

安晚点头表示赞同:蓝心这个主意不错。

至于模具制作,我们可以参考之前研究,星际矿石时了解到的一些先进工艺,再结合我们现有的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

于是,大家分成了几个小组,一组负责研究不锈钢材质的选择,通过各种实验测试不同不锈钢的强度、耐磨性等性能。

一组专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作工艺的研究,参考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模具设计方案。

而蓝心和金属性异能者们则继续制作一些急需的零件,同时安晚在旁边不时指点,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在研究不锈钢材质的小组里,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说道:我觉得这种型号的不锈钢可能比较合适,它的强度和耐磨性在理论上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另一位科研人员却提出异议:但是这种不锈钢的加工难度较大,我们现有的设备可能很难加工出符合精度要求的模具。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不可开交。

这时,刘副院长走过来,看了看两人的实验数据和分析报告,说道:你们俩都有道理。

我们不能只看理论数据,还要考虑实际加工的可行性。

这样吧,再测试一种稍微容易加工,但性能也不错的不锈钢,对比一下结果。

在模具设计小组里,王院士和几位科研人员,也在激烈争论着模具的结构设计。

一位科研人员说我认为模具的这个部位,应该采用这种分体式设计,这样在磨损后可以单独更换,降低成本。

王院士却摇头:分体式设计虽然便于更换部件,但整体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我觉得还是整体式设计更好,虽然更换成本高一些,但能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耐用性。

大家围绕着这两种设计方案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江院士走过来笑着说:要不咱们综合一下?

“关键部位采用整体式设计保证精度和稳定性,一些非关键且易磨损的部位采用分体式设计,方便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