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天是作坊第一天开张营业,徐梦然穿戴好官服,亲自过来露一面,给众人安排了一些细节上的事才回去处理县衙里的事。

杭英在作坊里忙活了一天时间,把制作糖栗子、腰果、榛子和松子的程序交给李娘子等人,这些东西山里到处都是,这段时间余师爷收购了不少山货,现在有能力多制作,自然不能放弃这一份生意。

接下来青县的林颦儿、京都的陆思婉和梁公子都派人送来了作坊开工贺礼,让杭英一脸不好意思。

不过到了晚上没人的时候,杭英还是一一打开这些礼物查看,林颦儿送来的有六匹细棉布,然后是一些女子戴的绢花和一些糕点,相对比较普通。

陆思婉送来的是二十匹丝绸,一盒子东珠,一对赤金挽丝雕花发钗,一对上好乳白暖玉手镯,一盒子京都正流行的各色绒花。送来的礼品价值不菲,这些礼物便是放在京都也是一份大礼了。

徐家一家人过来后,家里多了四个小子,三个小丫头分别是玉姐儿是大房的女儿、菲姐儿是二房的女儿,慧姐儿大家都知道了是三房最小的女儿,可谓是分布的很均匀,一家一个女儿,杭英也好办事。这些天家里伙食不错,三个小丫头模样长开了,看上去很可爱。

趁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杭英便很大方的从绒花盒子里拿出六只绒花送给三个小丫头,三个小丫头的了礼物,自然很高兴。

慧姐儿:“好漂亮的绒花,谢谢三婶。”

玉姐儿和菲姐儿脸上也露出,菲姐儿笑道:“三婶儿明日要去参加宴会,菲姐儿可以和三婶儿一起去吗?”

闻言,玉姐儿和慧姐儿也是一脸向往,看样子也是想一起去的。

玉姐儿是乔氏的女儿,今年已经十二岁,放在现代还只是小学生,可是放在大楚朝这个时代,已经到了开始相看婆家的年龄,可徐家人刚刚到青县,没有认识的人,根本没办法去相看。

“四弟妹,要不你带着三个小丫头出去见识见识?”乔氏试探着问。

“是啊,玉姐儿和菲姐儿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也到了相看的年龄,总是我在家里不是个事儿,四弟妹明儿参加苏家的宴请,想来会认识不少夫人,说不定能给两个丫头找个不错的夫家。”吴氏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个好夫家,她的儿子能有个助力,女儿以后也能过上好日子。

想给孩子谋个好前程,杭英很能理解这两人的想法,只是给女儿寻找婆家的事可不是一个婶子的事,杭英可不会接下这样的事儿,做好了大家你好我好都挺好,若事办坏了,还不被这两家人埋怨死?

事是这么个事儿,却不能这么说,杭英的目光在三个小姑娘身上扫了一眼,脸上露出微笑:“大嫂二嫂说的都对,不过这次咱们什么都没准备准备,明儿去见的各家夫人不说是有多深厚的家底,或者在官场上的地位有多高,但都不会穿一身粗布或者细棉布衣服过去。

若是这样过去,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婆家,还会被人笑话,我想大嫂和二嫂也不想自己的女儿第一次出去见人,就让他们丢人吧?”

“嗯,老四媳妇儿说的没错,人靠衣装马靠鞍,如今我们家老四大小也算个官儿了,既然你们想让孩子跟着老四媳妇儿出去,就给孩子好好打扮打扮。”最终姜氏开口了。

姜氏很看重脸面,三个孙女她不是很喜欢,但不能给老四丢人,否则她这一关就过不去了。

对于杭英的话吴氏很赞同,也没反驳的理由,只是想给几个小丫头做新衣服,那是需要银子啊,家里的情况谁还看不出来?

乔氏的心思和吴氏差不多,他们都不介意给女儿装扮起来,若让孩子们穿丝绸衣服出门,确实漂亮,可丝绸的价格可不是他们现在可以买的东西啊。

慧姐儿年纪还小,一家人中,有两位姐姐的,就不能少了她的,小乔氏目光在几个妯娌身上转悠,却不肯多说一句话,毕竟她的慧姐儿年纪还小,能在家里多留几年。

听着几人的对话,杭英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继续闷头吃饭。

“娘,明儿我们去给三个孩子买些上好的布料,回来给她们做几身新衣服?”作为家里执掌中馈的大嫂,乔氏一个没忍住,问出口。

可花银子对于姜氏来说,比要来她的恶名还残忍,一听老大媳妇儿开口就是花银子给几个小丫头片子置办几身衣服,还要丝绸的,那得花多少银子?

立刻就不干了,姜氏那大嗓门儿,立刻大叫起来:“反了你们,几个丫头片子,用得着花那么多银子置办新衣服?”

姜氏一嗓子吼下来,立刻把所有吃饭的人吸引过来,不明白姜氏为什么要这么冲动?

“都吃饭,吃饭。”

成为所有人的焦点,姜氏也有些紧张,忙招呼大家吃饭,转移众人的注意力。

转眼到了第二天便是苏家邀请杭英参加苏家老夫人六十大寿宴会的时间,杭英一早请花嬷嬷做了新衣服,还特意去首饰铺子买了些价值不菲的头饰。

这段时间杭英特地打听过苏家的情况,苏家是土生土长的青县人,只因家里出了一位翰林院学士,这位翰林院学士官居五品,与徐梦然的官职品阶相同,但对方是京官,说话比徐梦然管用的多,官位不高,在京城却是一位有名的大才子,是即将过六十大寿的苏老夫人的第三子,名为苏志勤。

苏志勤得了翰林学士之位后,苏家老大开在昌县经营布庄,由此发家,后来在京城也有了铺子,苏家才成为青县大户,只是苏家的发达对青县百姓没太大利益罢了。

即便如此,杭英也没办法只送些礼物过去,人不到场。

十月初一,一大早杭英便起床却没像往常那样去厨房准备吃食,而是在房间里梳妆打扮。

自从陆思婉和梁公子在家里住过一晚后,杭英和徐梦然二人便住在了一起,两人虽然还没圆房,但该做的差不多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