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81章 虎将萧孚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治元年,湖南提督周宽世回到老家杨家滩169军工厂的靶场边缘。

一门改良后的劈山炮正对准三百步外的土墙,炮手拉动火绳,轰然一声巨响,炮弹精准地穿透了土墙正中央的红色标记。

\"好!\"周宽世拍掌大笑,\"萧孚泗,你这改良的法子果然有效!\"

从炮位后方走出一个三十出头的瘦高男子,面容清癯,眉宇间透着几分书卷气,却又不失武人的坚毅。

他拍了拍沾满火药黑灰的双手,向周宽世行了一礼:\"提督大人过奖,不过是调整了炮膛斜度和火药配比,算不得什么大发明。\"

\"你这人就是太谦虚。\",周宽世走近火炮,抚摸着尚有余温的炮管,\"军工厂那些老顽固守着祖传的铸炮法子不肯变通,打出去的炮弹十发有五发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你这改良后的火炮,三发必中其一,已是天大的进步。\"

萧孚泗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可惜刘总办说标下的法子'离经叛道',有违祖制...\"

\"哼!\"周宽世冷哼一声,\"那些腐儒懂什么?打仗是要死人的!\"

他忽然转身,直视萧孚泗的眼睛:\"孚泗啊,你在军工厂憋屈了这些年,可有想过上前线?\"

萧孚泗一怔,心跳陡然加快。他当然想过,日日夜夜都在想。

那些图纸上的改良,那些计算出的数据,若不能真正用在战场上,又有什么意义?

\"提督大人,标下...\"

\"曾国荃大人的吉字营正在扩军,急需火器人才。\"

周宽世不等他说完,直接道出意图,\"本督决定将你和你的技术班底全部调往吉字营,你可愿意?\"

萧孚泗感到一阵热血上涌,单膝跪地:\"标下愿效死力!\"

周宽世满意地点点头,却又叹了口气:\"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吉字营那些百战之将,未必看得起你这样的'工匠'。你得用真本事让他们闭嘴。\"

\"标下明白。\"萧孚泗抬起头,眼中燃起斗志,\"火炮不会说谎。\"

一个月后,安庆外围吉字营大帐。

寒风呼啸,萧孚泗带着他的十五人技术团队和满满三大车的火炮图纸、改良工具站在中军帐外,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时辰。

帐内传来的争吵声清晰可闻。

\"九帅!周宽世送个工匠来是什么意思?我吉字营缺的是能冲锋陷阵的猛将,不是摆弄铁疙瘩的酸儒!\"一个粗犷的声音吼道。

\"刘连捷,你少说两句。\",另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周提督在信中说此人精通火器,能助我军攻克安庆。\"

\"火器?咱们那些老掉牙的劈山炮,打十炮能中一炮就算祖宗保佑了!安庆城墙厚达三丈,靠这些玩意儿能轰开?不如多备云梯,让弟兄们爬城实在!\"

萧孚泗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这时帐内传来一声威严的\"进来\",他连忙带着两名助手步入大帐。

帐内炭火熊熊,却掩不住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氛。

正中央坐着一位面容肃穆的中年将领,正是曾国荃。两侧站着七八位将领,那是曾国荃吉字营的虎将们,都用或怀疑或轻蔑的目光打量着萧孚泗这个\"工匠\"。

\"标下萧孚泗,参见九帅!\"萧孚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曾国荃微微颔首:\"周提督在信中对你赞誉有加,说你改良的火炮能百步穿杨。本帅倒想见识见识。\"

不等萧孚泗回答,左侧刘连捷就冷笑道:\"就凭你这身板?怕是连炮子都搬不动吧?\"

帐内响起几声嗤笑,萧孚泗面不改色,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双手呈上:\"九帅,这是标下改良的劈山炮图纸。传统火炮射程不足、精度欠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炮膛内壁粗糙,导致炮弹飞行不稳;二是火药配比不科学,燃烧不充分;三是炮架固定方式落后,后坐力影响精度。\"

他顿了顿,见曾国荃已展开图纸细看,便继续道:\"标下改良后的火炮,射程可增加五成,精度提高三倍。若用于攻城,可集中火力轰击城墙薄弱处,事半功倍。\"

\"纸上谈兵谁不会?\"刘连捷不屑地撇嘴,\"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有时间让你慢慢瞄准?\"

萧孚泗直视李续宜:\"刘将军若不信,不妨选一门最老旧的火炮,让标下现场改良。明日靶场见分晓。\"

曾国荃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好!就依你所言。刘连捷,把你的'老将军'借给萧先生用用。\"

刘连捷哼了一声:\"我那'老将军'是道光年间的老货色,十发九不准。你要能把它变得百发百中,我刘连捷给你牵马执鞭!\"

当夜,吉字营火炮营地。

萧孚泗和技术团队围着一门锈迹斑斑的劈山炮忙碌着。

这确实是一门老古董,炮身上还刻着\"道光二十三年制\"的字样。

\"萧哥,这炮太老了,膛线都快磨平了,怎么改啊?\",年轻的助手王铁锤愁眉苦脸地问。

萧孚泗却笑了:\"正因为老,改良效果才更明显。来,先把炮膛清理干净。\"

他们用特制的钢刷和研磨膏,一点一点地清理炮膛内的锈迹和积碳。

然后,萧孚泗取出自制的膛线刻刀,在炮膛内刻出均匀的螺旋纹路。

\"这是...\"王铁锤瞪大了眼睛。

\"膛线。\"萧孚泗解释道,\"炮弹旋转飞出,会更稳定、更精准。西洋人早就在用了。\"

接着,他们改造了炮闩结构,加固了炮架,并在炮身加装了简易的瞄准具。

最后,萧孚泗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些淡黄色的粉末。

\"新配方的火药,燃烧更充分,烟雾更少。\"他小心地将火药装入炮膛,\"明日让那些将军们开开眼界。\"

次日清晨,靶场。

吉字营的主要将领几乎都来了,连曾国荃也亲自到场。

刘连捷抱着双臂,一脸等着看好戏的表情。

\"九帅请看。\",萧孚泗指向三百步外的三块木靶,\"标下请求连射三发。\"

曾国荃点头示意开始。

第一发,炮弹呼啸而出,正中左侧木靶中心,木靶应声粉碎。

第二发,中间木靶同样被准确命中。

第三发,右侧木靶也被彻底摧毁。

全场鸦雀无声。刘连捷的下巴几乎掉到地上。

\"这...这不可能!\",他冲到火炮前仔细检查,\"这还是我的'老将军'吗?\"

萧孚泗平静地说:\"还是那门炮,只是做了一些小改进。若用全新铸造的火炮,效果会更好。\"

曾国荃眼中精光闪烁:\"萧先生,你需要多少人手和材料,尽管开口。本帅要你在一个月内,改良吉字营所有火炮!\"

自此,萧孚泗在吉字营的地位彻底改变。

他不仅获得了充足的人力和物资支持,曾国荃还特批他从各营挑选两百名聪慧的士兵,组建专门的炮术队,由他亲自训练。

接下来的日子里,吉字营的火炮营地日夜炉火不熄。

萧孚泗不仅改良了现有火炮,还设计了几种新型的攻城炮。

他引入了标准化的弹药生产流程,确保每一发炮弹的重量和形状都完全一致;

他改进了火药配方,使得爆炸威力更大而烟雾更少;

他甚至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测距仪,帮助炮手更准确地判断距离。

一个月后,吉字营的火炮部队焕然一新。

六十门经过改良的火炮整齐排列,炮身闪着寒光,曾国荃检阅时,满意地连连点头。

\"九帅,是时候试试这些宝贝的威力了。\"

萧孚泗建议道,\"安庆外围的菱湖炮台,可以作为第一个目标。\"

菱湖炮台是安庆外围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太平军在此布置了二十多门火炮,控制着通往安庆的主要水道。

此前吉字营曾两次进攻,都因炮火压制而伤亡惨重。

曾国荃沉思片刻,拍案道:\"好!三日后进攻菱湖。萧孚泗,你的火炮部队打头阵!\"

同治二年正月十八,菱湖之战打响。

黎明时分,吉字营的炮队已在菱湖东侧的高地上布置完毕。

萧孚泗亲自指挥十二门最精良的重型劈山炮,瞄准了湖对岸的太平军炮台。

晨雾中,太平军的旗帜隐约可见。他们的炮手显然也发现了湘军的动向,正在匆忙调整炮口。

\"测距。\"萧孚泗下令。

两名炮手立即使用新制的测距仪测量距离:\"四百二十步,风向东北,风力二级。\"

萧孚泗迅速计算着射击参数:\"仰角提高半度,装药减少一两,以抵消风力。\"

炮手们熟练地调整着火炮。与过去混乱的炮击不同,现在每门炮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操作,确保火力集中。

\"开火!\"

十二门火炮同时怒吼,炮弹划破晨雾,精准地落在太平军炮台上。

第一轮齐射就有三发直接命中,一座炮台被彻底摧毁,火光冲天而起。

太平军显然被打懵了。他们的还击零零散散,大多数炮弹都落入了湖中,激起一道道水柱。

\"调整参数,目标右侧第二炮台。\"萧孚泗冷静地下令,\"三发速射,预备——放!\"

第二轮炮击更加精准,八发炮弹中有五发命中目标。太平军的又一个炮台在爆炸中坍塌。

如此反复,不到一个时辰,太平军的十二个主要炮台已被摧毁过半。

吉字营的步兵在火炮掩护下开始渡湖,太平军阵脚大乱。

\"萧先生,九帅命令集中火力轰击中央主炮台!\"传令兵飞奔而来。

萧孚泗眯起眼睛观察那个最大的炮台,发现其结构有些特殊:\"等等,那炮台后方有火药库!瞄准炮台与火药库之间的位置,用穿甲弹!\"

特制的穿甲弹被装入炮膛。

一声令下,六发穿甲弹呼啸而出,其中两发精准地穿透了炮台后壁,直接命中了火药库。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整个菱湖炮台被掀上了天。浓烟和火焰腾起数十丈高,连远处的安庆城墙都能清晰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