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0红顶商人 > 第189章 刷漆嵌玻璃,熟人价十万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9章 刷漆嵌玻璃,熟人价十万块!

“种田?”被叫到的文哥挠了挠头,“一家五口辛辛苦苦干一年,除去买种子、化肥、交公粮,撑死存个二十块。要是遇着灾年……”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我媳妇在服装厂踩缝纫机,”另一位干部接过话茬,语气里带着点小骄傲,“一个月45块工资,扣除饭钱和零花,能存30块。一年下来就是360块!”

接着他压低声音说道,“听说技术好的师傅能拿60多块,那每年能存500多!”

“乖乖!”不知谁惊呼一声,“这比公社书记的工资还高!”

顾方远趁热打铁:“六爷,您算笔账,种地二十年,最多存400块,还不够买台拖拉机。

可在厂里干两年,就能攒够盖青砖瓦房的钱。您说,守着那几亩地有啥意思?”

顾常德沉默着掐灭烟头,目光扫过屋里众人。

几个年轻干部正凑在一起低声计算,脸上满是兴奋。

窗外,不知谁家的收音机飘出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美的歌声混着蝉鸣,将屋里的气氛烘得发烫。

“六爷,您就放心吧!”顾方远突然站起身,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身后投下坚定的剪影。

“我敢打包票,咱们厂只会越办越大,比国营厂还风光!等将来宿舍楼、教学楼都盖起来,小岗村保准变成十里八乡最气派的‘工人新村’!”

年轻干部们纷纷点头,有人甚至鼓起了掌。

顾常德看着眼前这个浑身透着闯劲的年轻人,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跟着生产队修水渠的模样。

那时候,也是这样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

他重重拍了下桌子,震得搪瓷缸里的茶水直晃:“行!就按你说的办!不就是100亩地嘛,咱们村别的没有,土地有的是!”

曹富贵张了张嘴,想再说点什么,却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中慢慢闭上了嘴。

经过两个小时的拉锯式讨论,蒸腾的暑气里终于敲定了用地规划。

学校就建在打谷场旁边,那里绿草如茵,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正好离工厂比较远,双方互不打扰。

住宅房和宿舍,建在连接村外那条宽阔的水泥路的另一边。

那里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正好和顾氏厂区相隔一条宽敞的马路,两边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

至于工业用地。

以现有厂房为中心,呈不规则扇形向村外扩充100亩,刚好形成一个大正方形,总占地150亩。

这片土地平整开阔,四周视野开阔,适合大规模生产活动。

多出的几亩地,算村委会赠送的。

宿舍那边,总共用地也就七八亩,不过顾方远直接圈了20亩。

宿舍区规划得井井有条,到时不但会种上各种绿化,还会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土地价格依旧和上次一样,每亩每年15元的价格成交,一次缴纳99年承包费。

总计17.82万元!

光是卖地,小岗村已经成为整个南江市最富有的村子。

也就现在上面没有明确土地使用规则,如果再过几年还这么瞎搞,全都得倒霉。

只能说一个敢卖,一个敢买!

为了小岗村能过上好日子,众人也是拼了!

防止夜长梦多,双方达成协议后,顾方远第一时间回去取钱,完成交易。

至于村民补贴。

那是村委会和村民的事,顾方远也就不用操心了。

现在还没有钉子户一说。

一般村委会下达的文件,正常都能通过,就算村民有意见,大不了和别人换地。

其实村里有很多人都不想种地了,只是种子已经种下,荒掉觉得可惜。

有人愿意把地买走,还有额外补贴,高兴还来不及呢。

顾方远拿着村委会的合同,回去路上拐了个弯,来到老房子这里。

果然!

正和薛仁贵说的一样,房子已经在收尾工作了,建筑材料都被挪出院子,正在完成最后清扫工作。

“赵老板!”见赵有贵正在指挥工人工作,出声喊了一嗓子。

赵有贵见顾方远来了,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顾老板过来了,房子已经建好,我正准备明天喊你们过来验收呢。”

顾方远进入院子,见水泥地上还有两条一公分宽的沟渠,疑惑道,“这为什么留两条沟渠?”

“哦,这是给自来水管预留的位置,薛师傅说自来水的事情已经上报过了,过不了多久,小岗村就能通自来水,提前预留通道,省得日后还要撬开水泥。”

关于此事,早在盖办公楼之前,薛仁贵就对他说过。

没想到对方这么细心,竟然通知了村里建筑队。

“还是薛师傅经验足,能提前想到这些事。”顾方远用脚尖蹭了蹭沟渠边缘,水泥粉末簌簌落在鞋面上。

“可不是嘛!”赵有贵摘下草帽扇了扇风,露出被汗水浸透的发际线。

“要没有他老人家指点,光是地基找平我就得折腾半个月。对了,您突然过来,是有啥新活儿?”

“刚跟村委会签了100亩地的合同,”顾方远从裤兜掏出烟盒,递了一根给赵有贵,“加上原来的厂区,总共150亩,打算用三米围墙圈起来。这活儿你接不接?”

赵有贵眼睛一亮,叼着烟蹲下身,用木炭在地上画起了方框。

夕阳的余晖掠过他粗糙的指节,在水泥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他先画了个圈,又在圈外画了几道竖线。

“墙高3.7米,地基下挖0.7米,红砖垒到3米,顶上抹水泥嵌玻璃渣......”木炭在“玻璃渣”三个字上顿了顿,“刷白漆的话,得等墙面干透再动工,不然容易起泡。”

顾方远蹲在旁边看他计算,远处传来纺织厂下班的哨声。

赵有贵的木炭笔在地上划得飞快,嘴里念念有词。

“周长大概一公里,每米用料......”突然停住,抬头道:“连工带料,刷漆嵌玻璃,熟人价十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