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平末年,汉献帝改元兴平,此即兴平元年。

一则初平年间政治动荡,董卓、王允先后身死,李傕、郭汜掌控长安,彼时地方军阀混战不休,朝廷权威已然崩溃,改元“兴平”意在宣示“复兴太平”,以图稳定局势。

二则天灾频发,顺应“灾异改元”传统,更替年号回应天意,祈求灾祸平息。

三则兴平元年,年仅十四岁的汉献帝提前举行“加冠礼”,改元与之配合,意在象征皇帝成年、即将亲政,尽管彼时实权仍为军阀把控。

在汉献帝改元兴平的这关键节点,风云变幻之际,王镜的系统也随之产生异动。

【当前时间:东汉兴平元年元月初一】

【叮——签到成功,获得“天灾预警(一次)”】

【兴平元年春至夏,北方将数月无雨,河流干涸、土地龟裂,关中、徐州、兖州、豫州全境受灾,农田绝收,饮水困难,百姓百姓流离失所。

夏季,旱灾后蝗虫大规模繁殖,遮天蔽日。蝗虫群自东向西蔓延,啃食残余庄稼、草木,彻底摧毁农业经济,粮价暴涨至一斛百万钱,饿殍遍野,甚至会发生人相食惨剧。】

王镜听闻这个消息的刹那,指尖不由得发冷。

数月无雨……蝗虫蔽日……人相食……

这便是北方百姓即将面临的绝境。

她虽身处南方,但北方百姓亦是苍生,同为汉室子民,不能坐视不管。

蝗虫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能成群结队远距离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当北方蝗灾严重,食物短缺时,蝗虫群可能会向南方迁飞,届时南方也会受到影响。

她进一步思索,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浮现出来——北方流民为了逃荒南下,必然会如潮水般涌入南方。

这些流民数量庞大,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势必会冲击南方既有的社会秩序。粮食供应会更加紧张,地方治安也将面临巨大挑战,甚至可能引发本地人与流民之间的冲突。

王镜只觉压力如排山般袭来,真切地体会到唇亡齿寒的危机。于是,她当机立断,决定立刻着手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叮——成功兑换“梦境编织”,消耗5000信仰值】

夜色深沉,烛火摇曳。

陶谦伏案批阅公文,连日操劳使他倦意渐浓,不知不觉间,眼前景象模糊起来……

恍惚间,他发觉自己立于一座奇峰之巅,脚下云海翻涌,远处霞光隐现。

环佩叮咚声中,一队仙娥踏云而来,或执羽扇,或捧玉壶,步履轻盈如踏清风。众女簇拥间,一位女神端坐青鸾之上,衣袂飘然,华光流转,却看不清面容。

陶谦心中惊疑:“此乃何方仙家?”

他不敢贸然开口,只躬身行礼,静观其变。

女神眸光垂落,声音如瑶池水波,清冷悠远:“下界牧守,北方将有大旱三年,赤地千里,蝗虫蔽天,饿殍塞道。”

陶谦闻言,脊背一凉!

此等天灾,若真降临,百姓何以为生?

他强压惊惶,恭敬问道:“不知仙尊何方神圣?恳请指点迷津!”

女神未答,广袖轻拂。刹那间,云散雾开,陶谦眼前景象骤变——

烈日灼空,大地龟裂如蛛网。田野间禾稼焦枯,蝗群黑压压席卷而过,所过之处,寸草不留。村落废墟中,饥民形如枯槁,有老妇跪地刨食树根,孩童腹大如鼓却骨瘦如柴,更有人易子而食,哀嚎凄厉,直刺心肺……

陶谦浑身剧颤,几欲窒息:“此乃人间地狱!”

他踉跄后退,忽见那女神身影在灾景中愈发清晰——头戴金冠,额悬明月,眉目如画却威仪凛然。

“金冠……明月……青鸾……”

陶谦脑中电光一闪,蓦然想起古籍所载,双腿一软,重重跪倒:“您……您是西王母娘娘?!”

西王母眸光深邃,叹息道:“陶恭祖,天灾虽定,人祸可免。汝当速备粮秣,广施仁政,或可减此劫数。”

“吾座下九天玄女因怜人间疾苦,自愿堕凡历劫,以镜为名,今在扬州境内……她承玄女宿慧,可助你安民济世……”

陶谦大为震撼。

王镜?竟然是她……

青鸾长鸣,仙驾渐远。

陶谦猛然惊醒,冷汗涔涔。窗外更漏声声,案上烛火早熄,唯有掌心一枚干枯的蟠桃核。

刚才发生的种种并非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

翌日,陶谦尚未从梦中彻底回神。他盯着手中那枚桃核,指尖微颤。

忽然,门外侍卫传来急报:“使君!王使君造访,言有要事相商——”

陶谦心头一震,梦中西王母所言犹在耳边——“她承玄女宿慧,可助你安民济世。”

他霍然起身,喊道:“快请!”

珠帘轻响,王镜踏入厅内。

陶谦呼吸微滞,强自镇定道:“王使君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王镜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陶公昨夜,是否梦见了……昆仑云海,青鸾振翅?”

陶谦如遭雷击,袖中双手紧攥成拳,“你怎会知晓?”

王镜轻叹道:“陶公明知故问。”

陶谦猛地想起梦中灾景——龟裂大地、遮天蝗群、易子而食的惨状。他喉头滚动,哑声坦白:“西王母娘娘托梦于我,言北方将有大旱三载……”

“不止如此。”王镜突然打断了他,神色严肃,“徐州三十六县,井水皆退三尺,蚯蚓钻土成团,此乃地龙封穴之兆,旱灾必至,徐州危在旦夕。”

陶谦慌不择言:“我即刻下令开仓放粮!”

王镜摇头,“不够。常平仓存粮仅够三月。当速派快马赴鱼米之乡购粮,同时征调所有水车,命百姓深挖蓄水池。”紧接着,她伸手点向陶谦案上舆图,指尖划过泗水河道,“此处河床有暗泉,可凿井取水……”

王镜提笔蘸墨,在纸张上勾画着救灾方略。她的动作从容不迫,仿佛早已预见一切。

陶谦忍不住喉咙发紧。

他见过许多能人异士,却从未见过如她这般——眸含星斗,言必天机。

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道神谕,让他不敢质疑,甚至不敢深思。

每一句预言,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他心上。

陶谦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时读过的《山海经》,其中记载,九天玄女掌兵戈灾异,能预知祸福。

那时的他,只当是神话怪谈,付之一笑。可如今,神话竟活生生站在他面前,而他,竟要仰仗她的指点,才能救一州百姓。

——敬畏,恐惧,甚至……一丝隐秘的惧惮。

他怕的不是她,而是她所代表的天命不可违。

若她真是玄女转世,那这场旱灾,是否早已注定?若天命要灭徐州,他陶谦,区区一介凡人,又怎能逆天而行?

除非……

除非他信她。

信她是玄女,信她能救徐州,信自己此刻的敬畏与恐惧,并非毫无意义。

他深吸一口气,在王镜面前站定,朝着她深深一揖。

“王使君,不,仙子!陶谦一介凡夫,愿听凭差遣!”

“陶公不必如此。”王镜伸手虚扶,语气淡然,“我如今只是王镜。”

陶谦却不起身,声音低沉而坚定,夹杂一丝轻颤:“西王母娘娘既派仙子下凡,陶谦岂敢怠慢?从今夜起,徐州上下……”

“仙子说怎么做,陶谦便怎么做!”

从此,王镜正式开始协理徐州诸事。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