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你想吃什么丹药?”诸葛玄问道。
姜黄道:“嗯,我想想看哈……血纹丹吧。”
出自陶源和笑傲二人之手的血纹丹是四品丹药。
其所需材料大多为妖兽血液,功效为提升凝神境修士之修为。
四品丹药于第五境的修士而言,提升功力的作用可想而知不会大。
但血纹丹妙就妙在它的提升是叠加的,并不会因为服用数量过多而产生抗药性。
据天外仙宗的人实验,凝神修士每日服用一颗血纹丹,四个月后便能累积突破一个小境界。
据姜黄说,血纹丹的味道也不错。
而且口感很好,qq弹弹。
从百花岛离开后的这三个月,尤其是来到澴河岛度假的这两个半月,她不止一次提出要吃血纹丹,都已经吃过六炉了。
要不是她每次都会一颗不剩的吃完,诸葛玄都要怀疑血纹丹成了她的阿贝贝。
为了养好她这个小机灵鬼,诸葛玄不得不多次购买第四境妖兽血液。
好在北方之城物资充沛,还辐射周边区域,就连修仙素材也不难在澴河岛上买到。
不然他且得费劲儿。
搞不好都要亲自下海去狩猎妖兽。
血纹丹且不好炼制。
诸葛玄光是研究它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就花了七天时间。
之后又一连试错了六炉丹,还炸了次炉,这才将其成功炼制出来。
同样让他在闲暇时花心思研究的还有从皇甫瑶光、秋园等人那里摸尸得来的其它丹方、武技、阵法、符纸等等。
反正有的是时间,他准备把它们全部习得。
丹方就不说了,每一次炼丹成功都很有满足感。
武技做为安身立命的四大基本之一,他是一门都不想放过。
如果机缘到了,他甚至想再创几门蓝级武技,锦上添朵花。
在澴河岛上待了三个月后,诸葛玄又带着姜黄来到了西北方向的红虾岛。
红虾岛以盛产红虾而得名。
北方之城里最少有三成红虾由红虾岛提供。
岛上的人不说因此发家致富,起码日子过的都不错。
家家户户住瓦房,孩子都能上私塾,每个人一天都能吃三顿饭。
红虾岛这类岛屿,近岛海域有许许多多。
其中部分属于某些小国家。
也有部分被中小门派占山为王。
但更大一部分并不属于谁。
上面或无人居住,或居住之人全靠自理,或被散修当做据点,情势可以说十分复杂。
诸葛玄来这儿不为别的。
一则红虾岛景色优美,适合旅行。
二则这里有最新鲜的红虾大餐吃。
有钱有闲,日子可不就这么过吗。
过着过着,一晃十来个月过去了。
两个资格证办下来的日子临近了。
诸葛玄姜黄这才从黄岛打道回府。
用清法印收拾好卫生,诸葛玄先把后面的地翻了出来,种上瓜果蔬菜。
之后又从芥子袋里翻出些木料,自行打了一套医馆要用到的连体柜以及匾额。
连体柜共分为两个部分。
前面是柜台。
后面是药柜。
将其安置好,诸葛玄看着药柜上横平竖直、大小一模一样还对称的一个个小抽屉,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其实就算我只是以一个木匠的身份留在北方之城,也不是不行。”
“就我这手艺,皇家御用师傅也比不上。”
臭美完,诸葛玄牵着姜黄来到介绍人家里。
介绍人外号侯爷,家里有亲戚是衙门的人,故而神通广大,路子很广。
大马金刀往那儿一坐,侯爷从芥子袋里取出一金一银两本资格证,却不忙着递给诸葛玄,左手拿证件不轻不重拍打着右手。
诸葛玄倒想看看他要干嘛,也不说话,静静站在他面前看着他。
姜黄看了看诸葛玄,又看了看侯爷,搞不懂他俩是在作甚。
沉默片刻后,侯爷开口道:“哥们儿,每年我都要帮很多人做好多件见不得光的事儿。
看见没,我住的这套大宅子就是这么来的。虽然这钱赚的有点缺德加违法,但没办法,世道就是这么个世道,人不狠,站不稳啦,光循规蹈矩是没用的。
把证儿给你之前,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虽然我缺德,帮着你们钻空子,但我还不是太缺德。
如果你不是信誓旦旦保证自己医术高明,就算你有钱,我也不会帮这个忙。
往后你在这北方之城里开医馆混饭吃,可得把心思放透亮些,能治的病就治,不能治的就别治,更别为了赚钱乱来。
要是被我知道了,我可不会放过你,要是将来你连累到我了,呵呵。”
诸葛玄心中嗤笑。
盗亦有道?
别扯了。
要不是我钱交的多,连你的面儿都见不着。
既然当了婊子,就别立牌子。
难道是想多卖点钱?
你看我,坏事做的很少,好事做得很多,而且从不留名卖好,比你强多了。
可我也没以自己的品格而自豪。
“是要加钱吗?”诸葛玄问道。
侯爷噎的说不出话来了。
‘哼’了一声,他将资格证丢了过去:“赶紧走,怎么这么烦人呢你这家伙。”
……
回到医馆,诸葛玄将两本资格证打开了。
金色那本里面就只有一张纸。
正中间从上往下写着七个大字——医师从业资格证。
而在这七个字下方从右往左写着‘李灵儿’三个字。
银色那本里面也只有两张纸。
第一张纸的正中间从上往下写着三个大字——长生堂。
下面也是从右往左写着‘李灵儿’三个字。
第二张纸是个表格,右上角那格里同样写着‘李灵儿’。
第一张纸的李灵儿表示长生堂是李灵儿的。
第二张纸的李灵儿则表示李灵儿也在长生堂当大夫。
其余空白格子则可以继续写其他人的名字。
但必须是入职长生堂的人的名字。
如果要坐堂,必须也具有医师资格证。
两本证件的背面分别盖着两个相关部门的公章。
公章上隐隐透着灵气,显然是由法宝公章所盖,不易仿制或更改。
诸葛玄嘀咕:“其实这样的制度还是不错的,本该能确保不会滥竽充数。”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则被有心之人利用,反成了他们的摇钱树和杀手锏。”
“等了一年了,明天就开业吧。”将两本证收了起来,诸葛玄反手又把提前打好的匾额拿了出来。
想罢,诸葛玄将匾额挂在了门上。
站在门口看着匾额,诸葛玄又一次嘀咕道:“北方之城的官员还是不会做官儿。”
“要是他们在别人开店时各种规定所用东西的种类、尺码、颜色等,不就又能卡一波,甚至让别人去他们家亲戚的店里买现成的嘛。”
“就拿这招牌来说,但凡下一个必须统一款式和颜色的文书,谁敢私下定做就让有关部门每天去找茬儿,分分钟又是一波灰色收入。”
“以后但凡换了主官,又能下令换一波其它款式和颜色的招牌,都能当做一届传一届的无本儿买卖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