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玲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鸡蛋大小的青铜铃铛:“这就是一品法宝同音铃。
您只要对着它说话,我这边的另一个同音铃便会收到,反之亦然。十天后我会通过它联系您。”
诸葛玄还是头一次听说世上有这种类似手机的法宝,很是好奇的问道:“它的有效范围是多少?”
“只要两个同音铃相隔不出十里地,声音都能完全传递。也就是说,只要您还在白水坊市,随时都能联系我。”
“这东西还真方便。”
“是啊,那些组队去众星山脉冒险的散修都会带上它,关键时候是真能救命。”
“这样啊,真是物尽其用。”
……
据诸葛玄从紫鼎空间里的古书中了解到,各个品级的丹药所需用到的主药都是同品级的,基本不会需要更高品级的灵药。
与之配伍的灵药则要么是同品级的,要么是低一级的。
以二品丹药为例,每一炉只会用到十份以内的灵药,其中二品灵药占七到八成,一品灵药占两到三成。
一般来说,最贵的一品灵药每份需要几块下品灵石,便宜的则一枚下品灵石就能买几份,而一般的一品灵药基本和单颗下品灵石等值。
在此基础上,品级每提升一品,价格就会翻十倍。
丹药成品价格也是如此。
综合来说,一炉一品丹药的成本约莫在七块下品灵石左右,包括可能消耗的灵炭。
而一炉炼制成功的一品丹药平均能出七颗丹药,每颗售价平均约为五块下品灵石,也就是可售得三十五块下品灵石。
则只要炼丹师的炼丹成功率超过百分之二十,便不会赔本。
这一定律,哪怕是需要消耗九品灵药的九品丹药也不例外。
基于此,诸葛玄只要保证百分之二十的成功率,便能赚回买灵药所花费的两千七百八十块下品灵石。
而但凡他能提高哪怕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便能达到小赚。
十天后,石红玲用同音铃联系诸葛玄去拿货。
诸葛玄如约到达。
之后两个月,他隔三差五就会开炉炼丹,愣是把三十套炼丹材料给消耗一空,共成功二十炉,得丹一百四十五颗。
他所炼制的三种二品丹药分别是煅筋丹、壮骨丹和回血丹。
煅筋丹很适合煅筋境修士服用,可以加快修炼速度,具体效果则要看修士的天赋。
壮骨丹可以让淬骨境修士直接提升一个小境界,但也要看天赋,并不能保证百分百。
这类丹药的取名都有些别扭。
但只要找到规律,其实不难记功效及品级。
凡是名字与修炼境界对应的丹药,都与对应境界品级相同。
如淬骨丹,就对应淬骨境,品级为一品。
而煅筋丹对应煅筋境,品级为二品。
它们只能让对应境界的修士提升修为,却没法直接提升一个小境界。
能提升一个小境界的丹药往往要比对应境界高出一个品级。
如二品壮骨丹、三品强筋丹、四品满气丹。
回血丹名为回血,实际上并不能直接回血,主要功效为快速恢复体内伤势,以达到止血、生血的效果。
对于修为普遍低下且经常发生战斗的白水坊市修士而言,这三种丹药简直不要太合适。
但诸葛玄一颗都没往外卖过。
主打一个谨慎小心。
一直等到除夕大拍卖前几天,诸葛玄这才和散修大部队一起来到白水广场,学着周青的样子摆摊售卖三种丹药。
除夕大拍卖是白水坊市一年一度的传统拍卖会,由百里坊主牵头举办,众人共同参与。
每年这个时候百里坊主都会亲自到白水广场坐镇,以确保安全无虞。
而在大拍卖之前的一年,百里坊主和相关人员都会四处搜罗能够吸引无数人的珍品。
卢晓和龟符曾经提到过的来自于天外仙宗的满气丹便是今年大拍卖的压轴品。
据说就连五宗都有高手想将其拍下。
毕竟一颗满气丹就能让纳气境修士直接提升一个小境界。
那些长老的儿孙或亲传都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大家都觉得百里坊主会通过拍卖赚翻,诸葛玄却不这么看。
就算最终成交量很大,手续费很可观,对常年人流量巨大的白水坊市的收益来说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况且为了足以吸引人的珍品,百里坊主肯定是又费功夫又搭人情,细算下来,未见得真的有的赚。
百里坊主真正要的应该是大量的人气和未来一年足以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噱头。
只有如此,白水坊市才能源远流长,靠着白水坊市过活的人才能身心满意。
诸葛玄的证据是哪怕拍卖会如此重要,百里坊主依旧准许大家在白水广场上摆摊卖货,唯一的要求仅仅是必须在拍卖会开始前一个时辰自觉让出位置。
这是何等高瞻远瞩的决定啊!
当诸葛玄把写着所卖丹药名字的牌子放好,立刻就有眼尖的修士看见了。
“快看,这个小摊儿上卖的是壮骨丹、煅筋丹和回血丹!”
“都是有价无市的必需品啊,老板,煅筋丹给我来十粒,回血丹也要五粒。”
“阁下怎么戴着面具?算了,这不重要,煅筋丹、壮骨丹我都各要十颗,我天道门的弟子急需他们。”
“这是灵石,老板你点点,先把我要的回血丹和壮骨丹给我。”
“……。”
前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诸葛玄手上存的一百四十五颗丹药便被抢购一空。
他共收得下品灵石七千二百五十颗。
扣除支付给白水楼及交由白水楼代付的两千九百一十块下品灵石,结余四千三百四十块下品灵石。
都快赶上他在天外仙宗当内门弟子时整整两年的收入了。
诸葛玄:┓( ′?` )┏
解放双手的诸葛玄索性把摊位让给别人,自己则转着手串在各个小摊儿上转了起来。
比之天外仙宗坊市里的摊儿,白水广场上的地摊儿更加多样化。
许多小门派的修士和散修连自己卖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隐隐感觉像那么回事儿。
客人问价时,他们往往模棱两可,又怕上当,又怕把客人吓跑。
就挺可怜的。
同样的原因,地摊儿上难免滥竽充数,很考验人的眼力。
逛久了之后,诸葛玄不禁有种身处古董市场的感觉。
他无意跟摊主们为了点只能算不错的东西讲价、纠缠,也没有收集垃圾的兴趣,所以只看不问更不买,主打一个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