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王成功找到并匿名递交了关键证据的消息,如同久旱甘霖,瞬间滋润了苏麦子干涸的心田。那份证明顾沉舟和许建国清白的“红旗公社原始材料”,像一道划破沉沉黑夜的闪电,让她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也让她连日来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她激动,她欣喜,她甚至忍不住在屋子里偷偷转了好几个圈,想象着顾沉舟沉冤得雪、昂首挺胸走出隔离点的 triumphant 场景。她觉得,既然有了铁证,组织上一定会秉公处理,很快就会还顾沉舟一个清白,让他平安归来。

然而,现实却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和迅速。

接下来的日子,并没有如她期待的那样,立刻传来顾沉舟被释放的好消息。相反,一切似乎又重新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师部那边没有任何新的动静,至少在家属区这个层面,听不到任何关于审查进展的消息。顾沉舟依旧没有回来,也没有任何关于他何时能回来的确切说法。

时间,仿佛又被按下了慢放键,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异常缓慢和……煎熬。

苏麦子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在漫长而沉寂的等待中,又开始摇曳不定起来。

怎么回事?不是说有了关键证据吗?为什么还没有结果?难道……证据还不够充分?或者,遇到了什么阻力?

她想起钱嫂子提到过的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势力庞大的“破坏分子”。会不会是他在暗中作梗,阻挠调查的进行?或者,他在利用这段时间,销毁其他证据,甚至……制造新的伪证来反扑?

各种不好的猜测,再次像毒蛇一样缠绕上苏麦子的心头。她刚刚放松下来的神经,又不由自主地紧绷起来。

她再次陷入了焦虑和不安之中。但这一次,她没有再像之前那样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经历过独自寻找线索、与敌人周旋的磨砺,她的内心已经变得更加坚韧和沉稳。

她知道,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不能自乱阵脚。她必须保持耐心,保持冷静,相信组织,也相信顾沉舟和小王他们递交上去的证据是真实有力的。

只是,等待的过程,实在是太磨人了。

她每天依旧强迫自己按时起床,做饭,打理家务,去菜地里转转。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和平时一样,不让任何人看出她内心的焦灼。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每天都在承受着怎样的煎熬。

她会竖起耳朵,留意着院门外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期待着下一秒就能听到顾沉舟那熟悉的脚步声。

她会时不时地跑到公告栏去看看,希望能看到什么与审查结果相关的通知,哪怕只是只言片语。

她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发呆,一遍遍地在心里祈祷,祈祷顾沉舟平安,祈祷真相早日大白。

这种等待,比之前那种完全没有希望的等待更加折磨人。因为有了希望,所以更加害怕失望。因为看到了曙光,所以更加无法忍受黑暗的漫长。

军属大院里的气氛也依旧微妙。虽然顾沉舟有了“翻案”的希望,但只要一天没有正式的结果出来,他就一天还是“有问题”的人。那些原本疏远她的人,依旧保持着距离。而像赵桂枝那样幸灾乐祸的人,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挑衅,但看向她的眼神里,依旧充满了不屑和恶意。

苏麦子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她已经懒得去计较了。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等待顾沉舟的结果上。

她甚至开始有些理解那些革命年代等待丈夫归来的军嫂们的心情了。那种牵肠挂肚、提心吊胆、望眼欲穿的滋味,真是能把人逼疯。

就在苏麦子感觉自己快要被这漫长的煎熬耗尽所有耐心和力气的时候,李嫂子又一次给她带来了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妹子,听说了吗?师部好像……派了专门的工作组,下去核实情况了!”李嫂子压低声音说,“听说是要去……豫省那边,调查当年红旗公社的事情!”

派工作组下去调查了?!

这个消息让苏麦子精神一振!这说明,组织上确实非常重视那份匿名证据,并且开始采取实际行动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是,这也意味着……最终的结果,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下去调查,一来一回,再加上整理材料、开会研究……这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苏麦子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煎熬,还在继续。而且,似乎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她不知道,远在豫省的调查会遇到什么情况?能不能找到更多有利的证据?会不会受到当地某些势力的干扰?

她更不知道,被隔离审查的顾沉舟,此刻正在经历着什么?他知不知道外面的进展?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还好吗?

所有的未知,都像沉重的枷锁,拷打着苏麦子的神经。

她只能等。

在无尽的黑暗中,守着心中那一点微弱的星火, тepпeлnвo (耐心地)等待着。

等待着工作组带回真相。

等待着组织给出公正的结论。

等待着她的男人,洗刷冤屈,平安归来。

这段漫长的煎熬,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也是对她意志和信念最严酷的考验。

但苏麦子没有垮掉。她挺直了脊梁,像一株在寒风中摇曳却绝不倒下的野草,用她看似柔弱却无比坚韧的生命力,顽强地支撑着,等待着……

等待着那终将到来的,属于他们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