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盛夏的烈日炙烤着京城,大理寺门前的石板路蒸腾着热浪。但比这暑气更灼人的,是围聚在此的百姓们灼热的目光——所有人都踮着脚尖,争相朝公堂内张望,窃窃私语声如同煮沸的沸水般喧闹。今日这场审判,关乎着大燕王朝的命运走向。
公堂内,檀木梁柱上悬挂的\"明镜高悬\"匾额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面从七王府密室拖出的巨大战鼓,此刻正静静立在公堂中央。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洒落,照在斑驳的鼓面上,陈旧的牛皮泛着诡异的幽光,鼓身刻着的\"缜\"字仿佛张牙舞爪的怪兽,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传证人!\"大理寺卿周正清身着绯色官袍,重重敲响惊堂木。随着铁链哗啦声响,几名七王爷余党被衙役押解上来。他们脸色惨白如纸,脚步虚浮,眼神躲闪着不敢与堂上对视,身上还沾着乱葬岗的泥土,显然还未从三日前的抓捕中缓过神来。
\"本官问你们,这战鼓从何而来?\"周正清声如洪钟,再次敲击惊堂木。
\"我们...我们不知道...\"为首的黑衣人喉结滚动,声音发颤,\"是...是王爷让我们藏在密室的。\"他的话音落下,公堂内响起一阵不满的嘘声,百姓们交头接耳的声音愈发嘈杂。
我站在一旁,望着他们装疯卖傻的模样,袖中的指尖微微收紧。这些人不过是七王爷的爪牙,妄图用抵赖蒙混过关。但我早已成竹在胸,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开口。
\"击鼓!\"我突然开口,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堂内众人皆是一愣,周正清下意识地看向高台上的慕容煜。在得到皇帝微微点头的示意后,他才迟疑着下令:\"击鼓!\"
一名身形壮硕的衙役走上前,深吸一口气,双手紧握鼓槌,重重敲击在鼓面上。\"咚——\"低沉的鼓声轰然响起,震得公堂内的梁柱都微微颤动,回音在空旷的堂内久久不散。
就在这时,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发生了。战鼓中,竟传出了七王爷阴森森的声音!
\"新兵符铸成之日,便是慕容煜断头之时!\"那声音清晰无比,带着狂妄的笑意,仿佛毒蛇吐信般嘶嘶作响。
公堂上瞬间炸开了锅,百姓们的惊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如同炸开的油锅。几名证人更是直接瘫倒在地,脸色煞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
\"这...这怎么可能?\"周正清瞪大了眼睛,花白的胡须都在颤抖,难以置信地盯着那面战鼓。
我缓步上前,凤冠上的明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这战鼓的鼓皮,用的是失传已久的'留音皮'。\"我环视四周,声音沉稳有力,\"这种皮革极为特殊,只要在制作时将声音录入,日后敲击鼓面,便能重现当时说话的声音。\"
慕容煜起身走到我身旁,龙袍上的金线蟠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七王爷野心勃勃,图谋不轨已久。\"他的声音带着冷冽的怒意,\"他在铸造新兵符时得意忘形,竟将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录在了鼓皮上。没想到,如今却成了他叛国的铁证!\"
公堂上,几名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面面相觑,双腿抖如筛糠。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战鼓为何会\"说话\",更想不到自己追随的主子竟如此大意,留下这般致命的把柄。
\"现在,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周正清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质问。
\"大人饶命啊!\"一名证人突然\"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额头撞在青砖地上发出闷响,\"我们都是被逼的!七王爷说,如果不帮他,就灭我们全家!\"
\"对!我们也是身不由己啊!求大人开恩!\"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跪地求饶,将七王爷的阴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随着他们的招供,七王爷谋反的证据越来越多。公堂之外,百姓们群情激愤。
\"原来七王爷是这样的狼子野心!\"
\"亏得陛下和皇后娘娘英明,不然我们都要遭殃了!\"
\"皇后娘娘真是女中豪杰!\"
赞扬声、怒骂声交织在一起,在大理寺上空回荡。
我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心中感慨万千。这场与七王爷的斗争,历经无数波折,如今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我深知,七王爷老谋深算,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掉以轻心。
\"本案证据确凿,待禀明陛下后,即刻定罪!退堂!\"周正清最后一次敲响惊堂木,声音中带着终于尘埃落定的欣慰。
我和慕容煜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的笑意,但也深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走出公堂时,阳光依旧炽热,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暗处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