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尔雅与卫岳又在青州待了几天,主要是走亲访友。

看时间差不多了,他们才打算动身回章阳县。

就在尔雅定好回章阳县的前一天,周升忽然匆匆来报:

“老爷,夫人,青州知府李大人来了!”

尔雅闻言略一怔:

“李知府怎么来了?”

青州上一任知府杨大人在水利上中饱私禳,以次充好,被工部弹劾罢官了。

现任青州知府姓李,听说在民间名声还不错。

卫岳连忙让人请进来,很快身着孔雀补子的李知府就被迎进了正厅,他身后还跟着捧着礼盒的随从。

“卫老爷,宋夫人。”

刚一见面李知府就对着卫岳与尔雅深深一揖,笑容恳切。

知府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四品官员,卫岳还是白身,如何敢受李知府的礼。

他微微侧身避开,李知府一脸热切的看着卫岳与尔雅道:

“听闻二位回乡,下官特来拜访。”

他眼角的笑纹里盛着热络,

“下官还特地备了些薄礼,不成敬意,还望二位笑纳。”

李知府殷勤备至,一时间都让尔雅有些不适应。

卫岳抬手虚扶一把,语气平和:

“李大人客气了,我夫妇二人不过是寻常归乡,怎敢劳动大人专程跑这一趟。

且无功不受禄,这礼物我二人就更不能收了。”

李知府却执意将礼盒往前递了递,随从忙上前打开。

里头是两匹暗纹云锦、一匣南珠,还有一些本地不算贵重的特产,他笑着解释:

“这些都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卫老爷和宋夫人可千万不要嫌弃。

实不相瞒,下官能做到如今这个位置,全靠令郎卫大人提携。

下官一直无以为报,此次听闻二位回乡,下官早就想上门拜访。

只是府上事务繁忙,下官不好贸然上门叨扰,这才耽搁至今。”

李知府说着又深深作了一揖,腰弯得比先前更甚,

“卫大人在朝中运筹帷幄,下官能在青州站稳脚跟,全赖他暗中指点。

这份恩情,下官没齿难忘,如今见到二老,便如见到卫大人一般。

这点薄礼若是不收,便是打下官的脸了。”

他身后的随从已将礼盒往案几上又推了推,锦盒里的南珠在灯烛下泛着温润的光。

卫岳刚要再拒,李知府却抢先按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温度带着几分急切:

“卫老爷您听我说,下官并非趋炎附势之辈,只是真心感念卫大人提携。

往后在青州地面上,但凡二老有任何吩咐,下官万死不辞。”

李知府的话说的越来越卑微,生怕卫岳与尔雅真的不收他的礼物。

尔雅端着茶盏的手轻轻晃了晃,茶沫在盏沿打了个旋。

她抬眼时,正撞见李知府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既有敬畏,又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尔雅也知道卫辞在官场上走的并不是海瑞的路子。

一些大家都默认的潜规则,他也会和光同尘的。

此次回乡前他也曾与尔雅和卫岳说过,回来后若有官员送礼,只要不是有事相求。

或者送一些十分贵重的礼物,两人都可以收下。

这也算一种拜码头,人家把礼送到位了,期盼卫辞以后在吏部不要为难人家。

在官场上,有时候并不是帮一手才算恩情,不要与人为难也是一种恩情。

“李大人这般说,倒是让我们夫妇俩愧不敢当了。”

卫岳终于松了口,语气却仍平淡,

“犬子在朝中任职,不过是尽忠职守,怎敢当‘提携’二字。

既然是大人的心意,我们便却之不恭了。”

李知府脸上顿时绽开笑来,眼角的纹路都舒展开:

“卫老爷这话可就太见外了!”

李知府往前凑了半步,声音里满是真切,

“吏部卫大人近日在京中操劳,还请卫老太爷与宋夫人代为问好。”

尔雅闻言笑笑,李知府还真是三句话不离卫辞。

接下来李知府又与卫岳和尔雅寒暄了几句,这才起身告辞。

待送走知府,卫岳对尔雅道:

“这李知府倒是消息灵通。”

尔雅意味不明的看着李知府离开的方向,轻声道:

“也算好事,看这位知府大人的行事作风。

起码咱们平平安安此次想要取得秀才功名不难了。”

卫岳听到这话有些不快:

“咱们平平安安凭自己的本事考取秀才也是十拿九稳,跟他可没关系。”

尔雅笑笑没再说话,但她心中深知无论平平安安有多出众。

在他们考上进士之前,外界总会有人猜测他们获得的成就是拼爹来的。

这也是富二代,官二代的通病,想要父辈的影响,那就要靠他们自己打出一片天地。

第二天,尔雅与卫岳带着平平安安回章阳县,依旧是周升夫妇看家。

此次回章阳县气象和上次完全不同了,于是临近过年的缘故。

整个章阳县街道上人来人往,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完全没有上次钱知县在任时的死气沉沉。

由此可见,一个知县对一方百姓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卫辞不是个守着权利不知道用的人,相反,他很会用手中的权利给身边人谋福利。

自从他进入吏部任吏部侍郎以来,就一直用手中的权力正当的给自己的人安排合适的位置。

比如曾跟着他远赴静江为官的阎大人。

卫辞回京后,很快就找机会将他调去了江南一带做知府。

同样章阳县作为卫辞的家乡,还受过钱知县的祸害。

在钱知县倒台后,卫辞特意挑了如今的钟知县在此地任职。

钟知县是昌泰四年的同进士,他年纪不大,也有才干,运气不好才落入同进士。

卫辞看他年轻有干劲,也有才华,更有抱负,特意把他调到章阳县任知县。

钟知县也不是一个似海瑞那样两袖清风,极为清廉的官员。

但他绝对是个实干的知县,赴任章阳县没几个月,便大力发展章阳县的经济。

如今章阳县在钟知县的治理下,也算欣欣向荣,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

尔雅回来之前就跟石头和黄氏寄了信,也算好了到家的时间。

这一次石头带着黄氏早早就抽出时间,一大早就在县城门口等候。

等到日上三竿,终于看到了卫家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