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孤有上将颜良文丑,皆有万夫莫挡之勇!张合、高览等勇冠三军,更兼孤有十万精兵在手!

“如今刘孟光亲提五万大军与孤决战,以卵击石。此等找死之举,乃我军天赐良机!”

“刘孟光区区五万乌合之众,岂是孤十万精兵敌手?必定为孤所擒!待孤将刘孟光枭首示众,以其人头传檄关中,长安朝廷不攻自破!”

“届时,他麾下幽并、凉、蒙、辽五州之地,将尽归孤手!如此一来,则天下定矣!”

袁绍口才果然不错,一番侃侃而谈,唾沫横飞,说得头头是道。

沮授惊呆了,荀谌也惊呆了,就连席间众人都惊呆了!

这哪跟哪啊?刘孟光是这么好对付的吗?

要知道,他能从一个破落的汉室宗亲担任雁门太守。

虽说雁门只有两个县,连半个太守都算不上。

可人家短短几年时间,就鲸吞了强大的南匈奴,西逐羌人,北拒鲜卑,打下了七百里河套。

自光武中兴以来,朝廷耗费巨量钱粮打下的凉州,百余年来羌胡人就叛乱不断。

可人家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将凉州各路羌胡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盘踞大草原多年强大的鲜卑人、幽州的乌桓人更是被打断了脊梁骨,如今都做了朝廷的顺民。

他的实力该有多强大?说他拥兵百万都是轻的!

主公哪里来的自信,言之凿凿地断言能将刘孟光一战而定,更还要贪图他的五州之地?

不同于沮授、荀谌的震惊,郭图、逢纪等佞臣都是两眼放光!

在他们眼中,主公果然是盖世英雄,气吞山河,霸业可期!

帐中气氛一时凝滞,众人各怀心思。

唯有袁绍仍在畅想自己的帝王之路,脸上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入夜,酸枣大营内,灯火辉煌,一片喧嚣。

刘昆正端坐于主位之上,举杯宴请麾下文武官员。

众将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热烈。

突然,大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亲卫匆匆入内,单膝跪地,抱拳禀报:“启禀大将军,营外有一人自称许攸,说是前来投奔您!”

“许攸?”刘昆手中酒杯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放下酒杯,目光投向亲卫,语气带着几分探寻:“你确定是许攸?袁绍麾下的那个许攸?”

亲卫神色笃定,再次抱拳确认道:“卑职不敢欺瞒大将军,来人确实是这么说的。”

帐内众人闻言,纷纷侧目。

此时,一直静坐一旁的贾诩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他缓缓起身,朝刘昆拱手说道:“大将军,诩素闻袁本初麾下有几大谋士。田丰刚而犯上,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许攸贪而不治,沮授善谋而不能用……如今许攸来投,必定是袁本初内部出了问题。如若他是真心归顺,袁军虚实,我军尽可洞悉!。”

许攸在袁绍麾下,绝对是智谋堪称顶级的谋士。

在原来的历史上,他曾建议袁绍分兵袭许都,意图通过奇袭曹操大后方迫使曹操首尾难顾。

然而,这种绝佳的计谋,竟被袁绍弃之不用。

但刘昆更加清楚,许攸并非安分之人。

汉灵帝中平元年,许攸曾参与冀州刺史王芬的密谋,意图废黜昏庸的汉灵帝。

然而事机不密,最终败露。

王芬走投无路而自杀,许攸则仓皇逃亡,自此踏上流亡之路。

不久之后,袁绍在冀州迅速崛起,声势日盛。

许攸闻讯,便前往投奔,被袁绍礼聘为谋士,成为其麾下重要的智囊之一。

在袁绍征讨公孙瓒、统一河北的过程中,许攸屡献奇策,与审配、田丰等人一同运筹帷幄,辅佐袁绍一步步壮大势力,终成北方霸主。

然而,世事难料。

许攸的家人因在邺城犯法,被留守当地的审配依法下狱。

许攸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审配借机打压自己,心中愤懑难平。

一怒之下,他竟背弃旧主袁绍,转而投奔曹操,从此立场骤变。

投曹之后,许攸深知若要立足,必得立下奇功,他将袁绍军粮草辎重囤积于乌巢的重要情报献予曹操。

曹操当机立断,亲自率军夜袭乌巢,一举焚毁敌军粮草。

袁绍大军顿时陷入混乱,军心涣散,不战自溃。

“火烧乌巢”之计,助曹操一举击溃袁绍,堪称官渡之战的关键转折。

官渡之战因此以曹操的大胜告终,而许攸之功,不可谓不大。

后来,曹操攻破邺城,彻底平定河北,许攸再次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此人却渐渐显露骄狂之态。

他自恃功高,常在众人面前毫无顾忌地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甚至公然宣称:“若非我许子远,汝焉能得冀州?”

言辞之间,满是得意与轻蔑。

不仅如此,他对曹操部下亦多有傲慢之举,或讥讽、或讥笑,言语刻薄,态度倨傲。

尤其在一次宴会上,他又当众出言不逊,直呼曹操小名,令在场诸人皆面露尴尬。

曹操虽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生嫌恶。

而一向忠勇刚烈的许褚,则早已忍无可忍。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言语冲突中,许褚怒火中烧,拔剑斩杀许攸,血溅当场。

一代顶级谋士,就此殒命,令人唏嘘不已。

他的才智曾助曹操奠定霸业,却也因骄纵无度,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说道:“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回想起这段原来的历史,刘昆微微点头,心中已有了决断。

许攸此人有大才,能大用。

但此人性格缺点也非常突出,而且喜好财货,得敲打。

这时,荀攸也起身拱手道:“大将军,攸与许子远曾有旧交,深知此人智谋非凡,尤善军略。然其性情傲慢,恃才傲物,若大将军收纳,还需多加约束。”

刘昆哈哈一笑,摆手道:“公达先生所言极是!许子远路穷来投,本侯若拒之门外,日后还有何人敢来归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