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十万两……”
他现在都正式登基了,难道大乾国库里的钱,就不是他的了吗?
……好吧看来不行。
方辰看着任务进度显示的“未完成”三个字,心中默默想到。
而在曹公公和雨化田眼中,他们的陛下在听到缺乏材料之事后。
便陷入了沉默,像是在思考什么。
“陛下,是否可以考虑向大内支取……”
雨化田想了想,试着给出自己的看法。
但很快就被曹公公否定了。
“不可,今日早朝之事,太后一定已经怀恨在心。”
“而大内副总管魏闲,是太后的人。”
“皇上若是直接找大内要钱,一定会引起魏闲的怀疑。”
“若是他报告给太后,引起太后的追查,那陛下的计划就会暴露了。”
从方辰之前的叮嘱来看,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尤其是以方辰和太后现在的关系,更是不能让太后知道聚灵丹的事。
听完曹公公的分析,雨化田露出惭愧的表情。
这一点,确实是他思考不周了。
“炼制一批聚灵丹,大概需要多少?”
听完雨化田和曹公公两人的话,方辰一脸若有所思。
转而问道。
“回陛下,按丹鼎院院长的说法,炼制一颗聚灵丹,大概需要五百两。”
“如果是一百颗,那就是五万两。”
曹公公立刻答道。
“嗯……”
方辰沉吟了一声。
“不能直接向大内要钱,不过,其他方法也未尝不可一试。”
一个主意在方辰心中缓缓成形,他微微一笑,抬头看向曹公公。
“去,把大内总管给朕叫来。”
一炷香后。
“奴才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内总管马喆,身着一袭深红大内总管服。
四五十岁的人,脸白的像是擦了粉,看不见一根胡子。
身姿挺拔周正,总是笑脸示人。
和副总管魏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起来吧。”
方辰坐在龙椅中,眼神看似随意的扫过马喆。
“你在宫里干了多久?”
马喆眼中有一丝意外,但很快反应过来,笑盈盈的道。
“回陛下,奴才十三岁净身入宫,如今在宫里,已经待了三十六个年头。”
“八年前,承蒙先皇圣恩,任命奴才为大内总管的职务。”
和站队太后的魏闲不同,马喆对方辰的态度可以说是十分的恭敬。
回答也是滴水不漏。
方辰点点头。
“做了八年的大内总管,也就是说,你对皇宫的事,也都了如指掌了?”
马喆听完,连忙躬身道。
“皇上过誉了,奴才不敢如此夸口,不过凡是奴才该做的事,奴才自当为陛下尽心竭力去做。”
和只会看人下菜的魏闲不同,马喆堪称八面玲珑。
每一句话,都能拐出七八个心眼子。
不过,方辰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那好,朕突然心血来潮,想要看一看,皇宫这八年来的所有账目。”
“你现在立刻去给朕拿来。”
听完方辰的话,马喆笑容一滞,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嗯,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方辰一脸平静的看着马喆。
“没有。”
马喆连忙道,他眼珠一转,躬身道。
“那请陛下稍等几日,待奴才整理好了,便……”
还没等他说完,方辰便打断了马喆的话。
“朕只给你半日,你回去之后,立刻将账本整理出来。”
“整理出来的,无论多少,立刻送到朕这里来。”
“雨化田,你跟着马总管去取账本。”
开玩笑,突击抽查要是给对方时间准备了。
那还能叫突击抽查吗?
方辰话音刚落,旁边的雨化田立刻躬身道。
“奴才遵旨。”
“这……好吧。”
马喆看了一眼雨化田,又看了一眼方辰。
感觉到今天这账本,方辰看起来是非查不可了。
自己要是再找借口推辞,只会惹得方辰怀疑。
只得答应下来。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了承清殿。
“陛下,为何……”
旁边的曹公公,听见方辰要查账,心中也疑惑不解。
“待会你就知道了。”
方辰卖了个关子,随意拿起一本奏折翻看起来。
雨化田办事效率奇快,不到半个时辰,便将一堆账本送到了承清殿。
“陛下,这是马总管整理出的,内官监,司设监,以及尚衣监的账本。”
雨化田和带去的小太监,搬来厚厚几摞如小山般的账本。
“效率挺快。”
方辰轻挑眉梢,放下朱笔,随手拿起一本账本看了一眼。
对旁边早就等候在一旁的几个小太监道。
“先从这几个查起吧,把每年主要的几笔账目,都拿出来核对一下。”
“若是发现有金额对不上的,或是差距大的,都给朕记录下来。”
这几个小太监是在承清殿服侍的,原本就聪明伶俐。
而且在御前侍奉,更是要求他们心细如发。
因此,让他们来查账,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声令下,几名小太监连忙道了声遵旨。
便走上前拿起账本翻看起来。
曹公公在旁边惊疑不定的看着,心中倒是隐隐察觉到了方辰想要干什么。
随着剩下的账本陆续送到,承清殿里的小太监们显然更忙碌了起来。
这里汇聚了八年间,十二监的所有开支收入账本。
光是一本本核对过去,就要花不少功夫。
到后来,连曹公公和雨化田,都加入了翻查账本的队伍。
如此到了深夜,终于有了发现。
“陛下,这两册账本的数目,有些不对。”
一名小太监在核对多次后,终于得出了这个结论。
他赶紧跑到方辰面前,将两册账本,和比对的数目结果呈上。
“哦?”
这个速度,倒是比方辰想象的快一些。
他接过账本,扫了几眼。
“为何不过短短三年,支出便多了整十多万两。”
这个数额,让方辰轻轻皱了皱眉。
这十万两看似不多,但却只是司设监一监的账目对比。
正常来说,若非意外,司设监每年的账目对比,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万两以内。
这十万两,确实有些离奇。
而很快,除了司设监之外,陆陆续续,还有其他小太监。
也发现了账本中有不对劲的地方。
其中,以内官监和御马监两监的账本,异常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