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出去,柳为宁就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大意了!和骆宝时相处的时间长了,完全忘记了他现在还是个二十多的年轻人。
离前世那个呼风唤雨的金融大鳄还差得远呢。
骆宝时脚步一顿,停下看着柳为宁,对方眼神躲闪,根本就不看自己。
骆宝时心中的怀疑越来越大,走在前头的费舜东回过头,招呼了一句:“你俩在后面数蚂蚁呢?赶紧跟上!”
柳为宁像得了特赦一样,匆匆往前快走几步。
骆宝时跟上,低声说道:“小心你的腿,才刚好多久就当没事的使吗?”
柳为宁不好意思的嘿嘿笑。
再不走就要露馅了!柳为宁在心中不断祈祷,骆宝时可千万不要看出什么来啊。
骆宝时见柳为宁神经高度紧张的模样,实在不想为难她。
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现在还不算特别有钱。”
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等到我有钱的那一天,借给你的钱,也不收利息。”
这下愣住的人变成柳为宁了。
柳为宁看着骆宝时平静无波的脸,内心发出土拨鼠的尖叫。
大佬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知道你以后多有钱吗?居然有活生生的财神爷说借我钱不要利息?
难道真的是我前世过得太苦了,这辈子才发一个骆宝时来拯救我的吗?
柳为宁不确定,只当是骆宝时一时兴起说的笑话。
只可惜柳为宁不知道,像骆宝时这样在商场上杀伐决断的男人,从来不会有一时兴起。
更不会跟一个异性说什么笑话。
骆宝时说的话,都是深思熟虑过才脱口而出的。
而他对柳为宁所做的,也都是蓄谋已久,算不得见色起意。
很久以后,当柳为宁拿着骆宝时递过来的银行卡时,笑着问单膝跪地的大佬。
“骆宝时,你老实交代,这张卡你准备多久了?”
骆宝时深情款款地盯着她,“从你说要跟我借钱那天开始。”
转过两个胡同,就到了张弛说的小院子。
敲门过后,来开门的是个和张弛差不多年纪的三十多岁男子。
看到张弛和他身后带的人,房主打开门,“请进。”
柳为宁走进去,四处打量着。
的确像张弛说的,这里更像是四合院里面,其中的一个小院子。
有三间屋子,主屋还带着两间耳房。
房主坐下后,目光在骆宝时和费舜东之间流连,问道:“你们二位同志,是谁要买房子?”
“是我。”坐在骆宝时身边的柳为宁开口道。
房主这才看到,跟着张弛来的,还有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孩子。
“你?”房主有些不信任地上下打量柳为宁,“这位女同志,你多大?”
柳为宁也不在意对方的轻视,说道:“二十多,怎么,您认为我买不起吗?”
房主摇了摇头,“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一次性给出这么多钱。”
“这个房子的情况,张弛同志大概也跟你们说了一下。主要是以后我和我的妻子都不会再回来,否则也不会把祖产卖掉。”
骆宝时问道:“这个房子现在有证明吗?”
房主站起来,将早就准备好的资料放到桌子上,“都在这里了,你们可以看一看,都是合法合规的,房子现在在我的名下。”
“价格方面,我心理的价格在一千二百块。”
费舜东挑了挑眉,果然不便宜。
骆宝时没吭声,只是仔细翻看着手里的资料,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柳为宁等着骆宝时将所有的资料看完,这才自己拿过资料,看了一遍后,迎着骆宝时的目光,点了点头。
房主看几个人都没说话,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诚心想要,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就可以去街道办办理手续。”
柳为宁问道:“这个价格,不能再便宜点吗?”
房主笑了,“既然你想买房子,肯定已经自己打听过了。”
“我们这一片就没有几户是会卖房子的,家家户户,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去哪里都方便,要不是万不得已,根本就不舍得卖祖产。”
柳为宁端详着房主面上平静的表情,问道:“那你怎么会想卖呢?”
“即使出国了,还是可以把房子留着,将来回来,寻根也方便。”
房主轻笑一声,多少有些苦涩地说道:“这个伤心地,还是别待了好。”
“父母都不在了,我还有回来的理由吗?不如举家迁到外国去,那里怎么都比现在好。”
骆宝时皱着眉头,反驳道:“外国的月亮未必比国内圆。”
房主说道:“或许吧,但不去见过,怎么舍得死心呢。”
扭脸又对柳为宁说道:“最多少一百块,另外房子里的东西,我们都不带走。”
“去美国的飞机票太贵,除了重要的贴身物品,我们什么都不会带走。如果你觉得这价格合适,明天上午我们就去办手续。”
柳为宁站起身,围着几个房间转了一圈,回到主屋说道:“我没什么问题,那就明天上午见。”
房主点点头,没再继续说些什么,沉默着送几人离开。
回去的路上,费舜东凑过来问道:“柳为宁同学,你有这么多钱呢?老师平时没看出来啊。”
不怪费舜东惊讶,柳为宁平时上学,穿着朴素,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
偶尔在食堂遇到她,费舜东瞥到饭盒里都是简单的一个菜,偶尔两个菜,当然女同学胃口也不大。
没想到不起眼的女学生转头就要花大价钱买房子。
骆宝时闻言走过来问道:“你平时很节约?”
柳为宁不赞同地瞪了费舜东一眼,抛掉上课的时候,生活里的费舜东简直就是大写的“不靠谱”,柳为宁真不明白,这么跳脱的性格,在国外种族歧视那么严重的氛围里,费舜东是怎么平安归来的、
当然是因为骆宝时的帮助啊。如果费舜东听得到柳为宁的心声,肯定会抢答。
但费舜东听不到,甚至还添油加醋地对骆宝时说道:“那可不,除了交点班费和活动经费,柳为宁同学几乎不会买任何多余的东西。”
“我也从来不见她身上带什么东西。”费舜东摸着自己的下巴,“这么勤俭节约的学生,真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