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淑芬惊讶问道,“你这孩子,是不是家里有缝纫机?一边学一边回家练习?”

池音点头。

王淑芬赞道,“你这方法是对的,掌握技术的窍门就在于边学边练,不然光看师傅在讲台上操作演示,自己不亲自动手,就像纸上谈兵,很难掌握技巧。”

池音心里有些兴奋,看来她当时坚持在开课前购买缝纫机的想法是正确的!

王淑芬戴上老花镜,对着裤衩一寸寸的检视,“你这针脚走的密,走的齐,缺点是裆部褶子没对齐,走线歪了。”

王淑芬把裤衩翻过来给池音看,“裆部这里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褶子歪扭穿着也不舒服,这样的技术很难拉到回头客的,我们开门做生意的,要做的不只是第一批客人,还得要口口相传,口碑有了,客流量就自然找上门了。”

这番话让池音懂了不少经营套路,立马用剪刀拆了,这次她再缝不仅考虑针脚,锁边也细致,比第一次精益求精。

......

接下来的三天里。

尽管池艳每天变着花样找事儿,但都是一些不值得花费精力去对付的小打小闹。

池音每天上午在培训班接受学习,十点准时回家吃午饭,下午去赵建国家找师娘一对一的辅导。

池音走的是实践操作的方式,遇到困难直接问,成长速度迅速。

这天池音从培训班出来就直奔王淑芬那边,只因她昨晚连夜将未出嫁时的一件连衣裙拆了缝成件短衫,她急于给王淑芬检验成果。

进了院子,池音就从帆布包里取出用塑料袋装的短衫递到王淑芬手中。

“你就用一晚上就完成了裁剪和缝制?这手速倒是比你师傅快。”王淑芬听到池音说出制成的时间时已经够称赞。

这年头大家都是去供销社扯料子,再拿去裁缝店那里量身裁衣,再缝制。

赵建国这样的熟练裁缝师,完成一件衣服也得花一天时间吗,光速度这方面池音就有当裁缝的天分。

王淑芬戴起老花镜,将短衫摆在膝盖上铺开细细端详,经过这几天的不断精细求精,池音缝制衣服的针脚已经挑不出毛病。

当手指触摸到短衫下摆的松紧带时,她没想到还有这种小细节的惊喜,双眼亮了起来,“你这个孩子倒是有点子,把松紧带这么一嵌,穿着收腰,整体瞧着也不显臃肿,这种小细节就很适合体态比较胖的女性。”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喊声,王淑芬示意池音去开门,池音拿走门栓,一个妇女拿着件花布衫走进来,“她婶,这女娃是你亲戚吗?咋没见过。”

妇女步子迈得很快,话说完人都走到王淑芬跟前了,“这是我上午去供销社扯来的布料,等赵师傅回来了你喊他给我做件汗衫来,尺寸还是上次量的尺寸,没吃胖妹吃瘦。”

王淑芬笑着收下,妇女是个口直心快的人,巴拉巴拉又说了些话,这过程中注意到王淑芬手上的布衫,一脸稀奇地拿在手上端详。

“呀,你这短衫是赵师傅刚做的吧,谁的呀这,瞅着怪好看的咧!”妇女拿在手上,有几分爱不释手的样,“不是我说,赵师傅这针脚比绣花还细致!呀,这是假领子吗?我上回去南益市买点东西,看到好几个女同志都穿这种衬领,好看着咧!”

王淑芬笑道,“是,你看,这个松紧带就很新颖,像你这种体格的人穿着都很合体。”

妇女拿了短衫在身上比了比,“咦,还真是!这么一缝,显瘦还舒服咧!”

妇女翻来覆去的摆弄,爱不释手的摩挲,“她婶,我家里正好有个花布衫,你让赵师傅帮我也缝成这个样式的,回头我一并给你手工费!”

妇女是个舍得吃穿的人,她看出这件短衫是纱质的面料,八九月份的天穿在身上也不黏糊。

她家中的料子虽说不是面纱,但照着这样式做出来传出去肯定招人眼馋。

池音下意识就要说这是学习的样品,未曾料到王淑芬竟然开口说,“行啊,你把布料取来。”

妇女笑得合不拢嘴,码字小跑回家取布料了。

池音为难的看向王淑芬,“师娘,我这手艺怕是不行吧......”

王淑芬笑着,“样品都被看上了,你还怕啥,这个婶子看中了你收腰的新意,你可不新泄气啊,人家肯愿意让你照着做衣裳,就是认可了你的手艺。”

王淑芬想了想,池音经过这几天的精益求精试进步,已经达到了支摊子缝缝补补的修补师傅能耐。

王淑芬道,“这样,你下午就去南益市多囤些布料回来,明天就把你的摊子支棱起来,日常接缝缝补补的活儿,你裁几件好看衣裳摆着,有人来修衣服,你就顺嘴推销。”

池音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没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的把握会卖出去,但一百个人里能有人买走就是白捡的外快了!

而且真到了挂十天半月都落灰卖不出的地步了,她洗洗自己穿,指不定还能当个活招牌呢!

池音想通了就来劲了,从帆布包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趴在缝纫机上把王淑芬讲的需要买的都记下来。

比如剪刀得买两种,大号专用剪布料,小号剪线,尺具得准备直尺,软尺,丁字尺,曲线尺四种。

熨斗与烫台得买,烫垫与烫布也得买,珠针,别针,长尾三种固定布料的工具一样不可缺少。

跑一趟南益市可不容易,池音生怕自己记漏了还得再跑一趟浪费车票。

池音专心记的时候妇女抱着布料风风火火的赶来,见池音专心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好奇地凑过去看。

这一看发现满页都是裁缝师用到的工具记录,转头对从客厅里端来茶水的王淑芬问,“她婶,这是找是赵师傅新请的学徒吗?小姑娘怪认真的咧!”

王淑芬将两杯白瓷缸温水分别递给她们,毫不掩饰说,“这位叫池音,是老赵收的徒弟,刚才你夸过的那件短衫就是她做的。”

妇女眼睛亮晶晶的,怪不得针线那么好,合着是赵建国的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