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强逆袭记 > 第117章 狗腿子复命洛阳事,王翰林静待复仇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章 狗腿子复命洛阳事,王翰林静待复仇时

坐落于皇城之畔的王府,其气派非凡,尽显世家大族的尊贵与典雅。金秋的下午,阳光斜洒,府邸内的每一处都洋溢着温暖而宁静的气息。

高大的府门巍峨耸立,门楣上雕刻着精细的图案,寓意着家族的荣耀与辉煌。门两旁的石狮昂首挺胸,仿佛守护着整个家族的安宁。穿过府门,便是一片宽阔的庭院,青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通向各个院落。

庭院中,几株古树枝繁叶茂,金黄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树下,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供家人们品茗论道,畅谈天下大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菊花香,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远处的楼阁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屋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楼阁之间,有回廊相连,回廊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既有山水花鸟,又有历史故事,无不彰显着家族的底蕴。

此刻,深秋的下午,王府书房内弥漫着一种肃杀的氛围。窗外,枯黄的落叶随风轻舞,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萧瑟与凄凉。书房内,檀香袅袅,炉火的微光在王翰林那英俊却阴沉的脸庞上跳跃,投下斑驳的阴影。

王翰林端坐于书房之内,锦绣华服贴身,尽显其翩翩风姿。他的双眼锐利如鹰,似乎能洞察人心,但其间透露出的狭窄与狠辣,让人不寒而栗。

他手中握着一只精致的茶杯,不时地将鼻子凑近,轻嗅那从杯中散发出的淡雅茶香,沉醉其中。另一只手则把玩着一个竹筒,那竹筒上赫然镌刻着“翠涛仙韵”四个隶书红印章,庄重而典雅,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古典韵味。

竹筒之上,两行龙飞凤舞的诗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跃然眼前,字迹苍劲有力,笔锋流转间流露出超凡脱俗的气质,显然是出自某位大家之手。王翰林轻轻转动着竹筒,目光在诗句上流连,似乎在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他轻抿一口茶水,那清新香气在喉间弥漫开来,回甘悠长,令人陶醉。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这杯好茶带来的美妙感觉,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纷扰与忧愁都随着茶香飘散而去。

“好茶啊!”王翰林睁开眼睛,赞叹道。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竹筒上,自语道:“这诗句、这字迹,真乃绝世佳作。听闻这竹筒均来自‘翠涛仙韵’,上面都镌刻着如此惊世的佳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知是哪位大儒的杰作,能写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王二跪在地上,头深深地埋在双臂之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引来王翰林的责难。书房内静悄悄的,只有王翰林品茶和把玩竹筒偶尔发出的声音在回荡。

突然,王翰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样了?”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二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声音略带颤抖地回答道:“少爷,小的此次前往洛阳,不负使命,成功找到了大儒黄程伟。他答应出手相助,想办法指控张小强在中秋诗会上的诗词是抄袭的。”他说话时,目光闪烁,似乎生怕说错了什么。

王翰林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张小强身败名裂的情景。他轻轻扬起下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狠辣:“黄程伟果然是个识时务的人。他还说了些什么?”

王二见状,心中松了一口气,声音也稍微大了一些:“黄程伟表示会竭尽全力让张小强名誉扫地,无法在文坛立足。而且,在从洛阳回来的路上,小的还听到了一些关于张小强的风言风语。”

“哦?快说来听听。”王翰林的兴趣被完全勾了起来,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身体前倾,目光紧紧盯着王二,似乎想要从他口中听到更多关于张小强的消息。

王二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将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汇报出来:“听说黄程伟在洛阳学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演讲,当场揭穿了张小强抄袭他先祖诗词的真相。在场的学子们纷纷对张小强这种无耻行为进行口诛笔伐,场面十分壮观。据说,还有学子因为情绪激动,当场就晕了过去。”

王翰林听完,眉头微挑,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他重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上面的浮沫,淡淡地开口:“黄程伟这次倒是聪明绝顶,没有白费我对他的一番心意。他可有拿出什么确凿的证据?”

王二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目光游移地偷瞄了一眼王翰林。只见王翰林正全神贯注地听着,眉头微蹙,仿佛正在思索着什么。见此情景,王二心中一喜,鼓足勇气继续道:“少爷,黄程伟确实拿出了有力的证据。他手中握有其先祖的手稿,那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破阵子》还有《阿房宫赋》等几首诗词。”

话音未落,王翰林便猛地站起身来,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他疾步走到王二面前,双手紧握住王二的肩膀,急切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黄程伟真的拿出了先祖的手稿?上面真的记载了那些诗词?”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王二见状,连忙点头如捣蒜,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神色:“少爷,小的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有半句虚言。听那些书生学子们说,他们亲眼见到了那本手稿。黄程伟还言之凿凿地说,那些诗词与张小强在中秋诗会上所诵的完全一致,显然是抄袭无疑。”

王翰林听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张小强身败名裂的场景。他松开王二的肩膀,缓缓走回书桌前坐下。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思忖着如何利用这一有力的证据将张小强彻底击垮。他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弧度。

过了漫长的时间,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凌厉而狠辣的光芒,仿佛要将一切阻碍他复仇计划的障碍都夷为平地。他咬牙切齿地吐出几个字:“好,黄程伟这次真是立了大功。”

随后,他猛地站起身来,声音冰冷而坚定:“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个证据,让张小强彻底身败名裂,永远无法在文坛上立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充满了对张小强的恨意。

突然,他面目狰狞地大笑起来,那笑声在寂静的书房内回荡,显得异常刺耳和恐怖。他的笑声中充满了得意与疯狂,仿佛已经看到了张小强名誉扫地、狼狈不堪的那一刻。

王二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他虽然感到害怕,但深知此刻绝不能表现出任何不安或异议。于是,他只得低头不语,默默地承受着主人的疯狂与怒火,心中暗自祈祷这一切能尽快结束。

书房内的气氛愈发压抑,仿佛有一股无形的阴霾在悄然蔓延。窗外的落叶随风轻舞,而书房内的王翰林却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中,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正所谓:

王府气派非凡显,金秋斜阳洒府邸。

黄程助阵指抄袭,翰林狂笑待时机。

手稿确凿证据在,小强败名似定天。

阴霾悄然书房漫,静待复仇计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