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74章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没想到事实恰恰相反,朱允熥从头到尾都在虚张声势,而自己竟真的被唬住,甚至吓得晕了过去。随后又自作聪明地继续装晕……如今回想起来,此刻比刚刚被朱高煦淋尿时还要绝望百倍!

我……我……我竟然……

黑暗再次笼罩了他的视线,身躯一软,再一次陷入昏迷。

-------

见朱允炆突然昏倒,方孝孺与黄子澄都慌了神。

急忙招呼下人前来帮忙,一边掐人中施救,一边派人去请太医。

不过,这次的情况,跟上次朱允炆昏迷的情形截然不同。

上次只是因一时紧张,气血冲顶。

所以很快便苏醒过来。

可这一次,朱允炆的精神遭受了重重打击。

他既焦急又愤怒,身心俱疲,魂魄受损。

如今再次昏迷,怕是要沉睡得更深了。

虽然有人掐人中急救,但他府里的仆人们不敢使太大的劲儿,折腾半天,也没能把他弄醒。

这一下可把方孝孺和黄子澄急坏了。

若献王殿下出了什么差池,那该如何是好?

两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所措。

毕竟,他们为献王付出了所有心血,视其如己出。

“事不宜迟!”黄子澄提议,“要不试试那个撒童子尿的方法?”

方孝孺皱眉呵斥:“荒谬!从未听说过这种救治之法,分明是吴王在有意羞辱献王殿下。”

“你怎么还能相信那种无稽之谈?”

“刚才献王殿下明明说他是在假装昏迷。”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医书里,确实有不少关于童子尿的记载。

通常都是将其当作药引,以增强药物的效果。

单独使用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方孝孺饱读诗书,对医术虽非精通,但也有所了解。

但他认为这种做法太过荒诞,似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或许是无知者妄加揣测的结果。

他身为儒家学者,遵循“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则,自然不信这些无稽之言。

“可现在又能怎么办呢?”黄子澄说,“献王殿下曾说自己是装昏迷蒙混过关。”

“不过依我看,献王殿下未必说实话。”

“听说他回府后连洗了几次澡,可见外面关于童子尿让他清醒的说法是真的。”

方孝孺听罢黄子澄的话,稍作思索,捻须沉吟。这番话确实隐含几分道理:若献王故意装作昏迷,听到有人提及如厕之事,理应有所反应才是。如何会被淋了一脸童子尿而不醒呢?

童子尿在某些医书中称为“还元汤”,莫非真具奇效?黄子澄接着推论道,倘若献王在吴王府出事,吴王同样难辞其咎。以吴王的才智,不会贸然行事,他提出用童子尿唤醒献王或许并非妄言。

方孝孺默默不语,黄子澄心中焦急,催促道:“事不宜迟,太医尚不知何时能到,不如先试试童子尿。”太医院距献王府路途遥远,即便派人速请太医,来回至少需半个时辰。若在此期间献王遭遇不测,悔之晚矣。纵使太医赶到,也不一定能及时施救。

方孝孺凝视着依旧昏迷的朱允炆,最终点头同意。无论如何,救回献王是头等大事。即使未必见效,也不能坐以待毙。两人随即召集数名孩童。

第一个孩童上前,撒完后朱允炆毫无苏醒迹象。黄子澄不甘心,认为或许是孩童年幼失贞,已非纯阳之体所致。于是命更多孩童尝试。

朱允炆恍惚间似经历一场噩梦,感觉无数妖魔纠缠,将他拖向无尽深渊,竭力挣扎却无法逃脱,直至坠入其中。

\"这是何物?\"在混沌之中,朱允炆觉得口中像是灌进了无底深渊的水,味道怪异至极。

他慢慢睁开眼,渐渐恢复意识。

随即,便觉上方似有大雨倾盆而下,雨水灌入口中、鼻腔、眼眶……全身都被浸透了。

\"这雨,怎的这般重,且带着古怪的气息……啊……不对,是尿*味!\"

朱允炆猛然清醒。

他移动身体,让视线从那\"雨幕\"中脱离。

这下总算看清了。

五个六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围在他身旁,一起朝着他的脸撒尿!

\"啊!\"朱允炆失声尖叫。

紧接着,耳边传来人群兴奋的呼喊。

\"献王殿下醒来啦!献王殿下醒来啦!\"

\"献王殿下醒来啦!献王殿下醒来啦!\"

……

宫女太监们个个欢欣鼓舞,激动异常。

刚才朝他脸上撒尿的小童,更是个个昂首挺胸,仿佛立了莫大功劳。

朱允炆整个人有些**,再一看,发现了方孝孺与黄子澄。

二人均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献王殿下醒转实乃幸事,看来这童子尿之法确有奇效,将献王殿下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又是童子尿?

听到这三个字,朱允炆差点再次晕厥。

再瞧周围一张张因他醒来而欣喜若狂的脸庞,闻着自己身上那股浓烈刺鼻的尿*味,朱允炆只愿寻一处地洞钻进去。

为何要醒过来?

能不能再晕回去?

抑或假装昏迷?

朱允炆心中念头纷飞,但很快否定了这些想法。

要是再度晕倒,是否还得承受童子尿的洗礼?

那才真是欲哭无泪,痛不欲生。

他静静待在那里,迷茫且不知所措。

这一刻,朱允炆觉得仿佛已被世界遗弃。

此生,生无可恋!

……

经过数次沐浴冲洗后,朱允炆总算将浑身的味道清除干净。

只是精神依旧萎靡不堪。

\"大丈夫生于世间,当不拘小节!\"

方孝孺安慰道:\"些许童子尿罢了,何必介怀?\"

“从前越王卧薪尝胆,含垢忍辱,历经二十年才得以复仇。”黄子澄厉声说道,“你仅仅遭遇些许微不足道的屈辱,便已难以承受,日后又怎能成就大事?”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纷杂与痛楚。

倘若今日之耻无法洗雪,他宁死也不愿苟活于世。

“两位先生所言极是,学生铭记在心。”他恭敬地答道。

随即,他又提高了声音。

“学生定会将今日的屈辱永记心底,待他日之时,必将加倍偿还给朱允熥。”

平日里,朱允炆对朱允熥一直称呼为三弟,即便是私下密谈亦如此。

毕竟这是多年来的习惯使然。

而此时此刻,他竟直呼其名,可见心中积怨之深重。

看到朱允炆精神明显好转,方孝孺捋了捋胡须,满意地点点头道:“很好!孺子可教!”

于是三人转而谈及朝廷之事。

“谁能想到吴王竟派杨士奇带着陛下钦赐的宝刀前往通政司**呢?”

提及此事,方孝孺满面怒容,愤愤道:“他刚接手监国职权不久,就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动刀**。”

“若真让他登上皇位,这世间不知会有多少无辜之人遭殃。”

“为了天下太平,哪怕豁出这条老

为何他能预测得如此精准?

莫非他真的具备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朱允炆摇了摇头,快速驱散那些纷乱的念头。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与母亲秘密策划的事情。

有了母亲的帮助,纵使朱允熥再怎么猖獗跋扈,在那一天到来之时,他也难逃一死!

朱允炆才是大明正统的继承者!

这件事关系重大,他必须严守秘密,即便是方孝孺和黄子澄,也不能告知。

就让朱允熥耗尽心力去治理政务、应对官僚吧。

最终的致命一击,定会超出他的想象。

朱允炆暗暗攥紧拳头。

……

秋风轻抚。

王府里的琉璃池水微微波动,清澈可见。

然而池面上,荷叶枯萎,莲蓬低垂。

几片残荷随风摇摆。

残荷听风,只闻得一阵沙沙声。

池中鱼儿在明暗光影间游弋,不时跃出水面,吐着泡泡,泛起圈圈涟漪。

三人坐在池边的凉亭里,各自想着心事。

朱允炆的心思,方孝孺和黄子澄自然无从知晓。

更不知他已暗地里布置了新的杀机。

两人仍在商讨朝中事务。

“如今他掌握着监国的权力,对文武百官拥有生杀大权,我们处境很是不利。”

黄子澄语气略显冷峻,说道:“上天若要让他**,必定先让他狂妄。”

“他越张狂,倒行逆施,就越早走向覆灭。”

稍作停顿,又道:“之前我们费尽心力,罗列了吴王的三十六条罪状,谁知朝堂风云变幻,局势瞬息万变,实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那些罪状与奏疏,目前都被暂时搁置。”

“但我们的努力并非徒劳。”

“一旦时机成熟,还能再次呈报给陛下。”

“当时时间仓促,罪状做得比较粗陋,存在诸多瑕疵,经不起深究。”

“事后我反复斟酌,查缺补漏,将罪状完善得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依据他近日的行为,又新增了三条重罪,总计三十九条,每一条都足以致命。”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朱允炆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说道:“我们之前让人散布说要立吴王为储君,声称这样能让天下大兴,现在看来,似乎有些不妥。”

“那天在殿下面前,皇爷爷的表现来看,他多半不会因此怀疑吴王。”

“说不定还会更加欣赏他。”

“白白给他增添了好名声,让他更得皇爷爷的青睐,这个计策不能再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