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可心生怨怼?再说,小弟救了他性命,他竟连谢字都不说,实在失礼。”
朱高煦听罢,忙回道:“吴王兄,我真的并无过错吧?”
“绝无过错!”朱允熥抚掌称赞,“你今日之举堪称大功一件。”
“此事定要广为流传,让你威名远播,人人称颂。”
“我亦会告知父亲与朝廷诸公,让他们知晓你救了献王的性命,功不可没,真乃英雄也!”
……
朱高煦眉宇微动,虽顽劣却不愚钝,此刻岂能不知发生了何事?
当下缩了缩脖子,暗道自己上了大当。
转念一想,若是天下皆知他往献王脸上撒尿,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奇事!
日后族人相聚,他便可昂首挺胸宣称:“我能往献王殿下脸上泼尿,你们谁敢?”
多有体面,多显威风!
此举一出,众人必对他钦佩不已。
朱高煦年仅十二,正值顽劣时期,三日不惩便无法无天。
他虽聪慧,也知此举定会让献王厌恶,父亲得知也免不了责骂。
但内心却觉得十分有趣、好玩、威风!
哈哈哈!
朱允熥见他这副得意模样,心中已然明了。
对这般熊孩子,必要狠狠整治一番,再治一番。
让朱棣深切感受一下,“坑儿子”这三个字的含义!
当下微笑道:“煦儿,你这一回功劳不小,我定要好好奖赏于你。”
朱高煦连忙挺直腰杆,骄傲地说:“能替吴王兄分忧,是我的福气。”
“这种赏赐之事,就不必了吧!”
“日后吴王兄若有差遣,尽管吩咐便是。”
“我愿为吴王兄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这马屁拍得可真是顺耳!
朱允熥缓缓开口:“真的不想要我的赏赐?”
“真的不要!”
朱高煦态度坚决地摇了摇头。
身为朱棣之子,自小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什么都不缺,自然不会觊觎什么赏赐。
“那便罢了!”朱允熥说道,“本想着你立功后带你出去走走,既然你拒绝……”
“我要去,吴王兄,我真的想去!”
朱高煦没等他说完,已经急切地连声喊叫起来。
对于一个淘气包而言,最诱人的莫过于外出游玩。
哪怕是在北平的时候,只要听说能出府门逛逛,也能让他高兴好几天!
更何况现在被关在吴王府里,憋得慌。
每日过得像煎熬,好似坐牢一般。
听见朱允熥居然允许他出去玩耍,欢喜得跳了起来。
朱允熥看着他问:“真的想去?”
“当然想去!”
朱高煦连连点头,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满含期待地盯着朱允熥。
“行,看你此次立功不少,我就让你出去一趟。”
朱允熥接着说:“不过,这不是让你玩的,而是去做件事!”
“做什么事?”听到这个消息,淘气鬼顿时来了兴趣!
过去燕王府来往之人多是武将。
听他们讲起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战功赫赫,何等威风!
朱高煦虽年纪尚小,却对此心生向往。
若非有人管束,他早就想去骑马打仗,上前线杀敌了。
此时一听要自己去做这事,两眼发亮,摩拳擦掌。
“好!”朱允熥点点头,“你随杨先生前往通政司,把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都处置了。”
一旁的朱高炽顿时变了脸色。
他立刻明白了朱允熥此举的深意,但面对朱允熥,他哪敢多言,只能拼命向他使眼色。
朱高煦此刻正沉浸在喜悦中,没留意到朱高炽的暗示,不过他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自己也能猜到缘由,脸上随即显出几分踌躇之态。
“若你不想去,那就罢了,在府里安分待着便是。”
朱允熥转过身不去看他,喃喃自语道:“这般妙趣横生之事,错过了这次,下一次可就难得遇到了。”
“我去!”朱高煦的好奇心终究胜过了他的戒备之心。
归根结底,他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
尽管明白这样做不对,可能会惹麻烦,却实在难以抑制内心的渴望。
根本无法控制,只想出去玩耍。
更何况是如此有趣的事情。
让一个孩子,特别是像他这样的淘气鬼忍住这份**,未免太过苛责。
“吴王兄长,就让我去吧。”朱高煦苦苦恳求。
“行!”朱允熥笑着答应,“你先前救了我的二哥,我总该有所回报,你随杨先生一起去吧。”
朱高煦顿时欢喜至极,连腿上的疼痛都忘了,连忙跟上杨士奇,蹦蹦跳跳地走了出去。
很好,这下轮到朱棣头疼了。
那些文臣看到朱高煦与杨士奇并肩而立,还为他喝彩,定会认为朱棣和朱允熥是一伙的。
有了这么个“坑爹”的儿子,就算朱棣跳进黄河,也无法澄清。
……
朱高炽满心不甘,正欲告退,却被朱允熥唤住。
“堂兄,我觉得你身形过于肥胖,这有损燕王世子的形象。”
朱允熥早已注意到他之前给朱高煦递眼神的行为。
看来这小子还不太乖,还需进一步**。
“这样好了,从今日起,每日绕着王府围墙跑十圈。此外,饮食方面,往后减半。”
“什么?”朱高炽当场急得几乎落泪,“我……我不减重啊!”
饮食减半,那岂不是要饿坏了?
再说了,绕王府跑十圈,根本不可能做到。
“减重才能保持燕王世子的风度!对你身体也好!”朱允熥耐心劝说道,“这些都是为你好。”
“皇祖父把管教你托付于我,无论如何,我也要把你身上多余的肥肉减下来。”
朱允熥神情严肃地说:“这事没得谈,就这样定了。”
想让你给朱高煦递眼神,差点毁了我的整个计划!
不给他点教训,他怕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谁叫你们兄弟俩当初那么嚣张,如今落到这般境地呢。
朱高炽面色惨白,悲从中来,已经吓得浑身发抖。
……
离开吴王府后,朱允炆上了马车,急忙用衣袖反复擦拭自己的脸。
觉得全身仿佛被污秽笼罩。
一路上催促随从快马加鞭,终于回到献王府,立刻迫不及待地漱口洗澡。
漱了数十次口,洗了四五次澡,又涂了好几次香水,这才稍感安心。
可一想到当时有那么多人亲眼目睹,朱允熥说不定还会到处宣扬,朱允炆的心又跌入谷底。
真是无颜见人!
正在焦躁不安时,方孝孺与黄子澄来访。
“听说殿下在吴王府晕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黄子澄一见到他就关切地询问。
这句话出口,朱允炆只觉心头一阵冰凉。
坏事果然传得飞快。
连黄先生也这么快得知了?
“我……”朱允炆满心委屈,欲言又止。
“奇怪,好好的怎么突然晕过去了呢?”
黄子澄握着他的手问:“殿下现在感觉如何?要不要请太医看看?”
“不用了!”朱允炆摇头道,“大事不好了,三弟拿着圣赐的宝刀去了通政司,我根本拦不住。”
随即,他把在吴王府的对话原原本本讲了一遍,连自己为何晕倒的细节也说了。
当然,后来被朱高煦一泡尿浇醒的事肯定不会提及。
只说自己装晕骗过了朱允熥,没透露半点消息就回来了。
但实际上,方孝孺和黄子澄早就听到了朱高煦用童子尿救醒献王殿下的事情,即便朱允炆不说,他们也心照不宣。
不过,此刻听到朱允炆沾沾自喜地说自己是故意装晕骗过去的,甚至有些得意之态,两人脸色越发怪异。
在朱允炆看来,这可是他费尽心思扳回来的一局。
尽管吃了哑巴亏,朱允熥并未拿到那份人员名单,这也让他心里稍感安慰。至少他保全了自己的势力,使得想要掀起大风浪的计划未能实现。
然而,看到方孝孺和黄子澄的表情,朱允炆心中满是疑问。“怎么了?”他开口问道,“难道我装昏迷的办法不好吗?”
他只是想掩盖自己被灌尿的事实,维持在外人面前的聪明形象,至于朱高煦那一幕,纯属意外,请大家忘记吧。
“殿下完全没有必要假装晕倒。”黄子澄直接打破了朱允炆最后的侥幸心理。
“吴王若知道这些人是谁,根本不需要殿下多言。”
“殿下说或不说,结果都一样。”
“如果吴王不知晓这些人是谁,就算殿下告知,他又如何能确定你说的就是实情呢?”
“倘若殿下故意报些错误的名字,他岂非就会以此为据抓人?”
“那可真是正中我们下怀了!”
此话一出,朱允炆如遭重击,呆立当场。
对啊,如果朱允熥真的不知情,那自己胡乱报些名字不就行了吗?
何须装晕?
“吴王不过是利用这种方法来扰乱殿下的心神,并非真要了解什么。”
“我……”朱允炆张口欲言。
原来根本无需装晕,更谈不上被泼一脸尿的事。不过是被朱允熥几句言语震慑住了,自己把自己吓坏了,结果还真的被泼了脸,一世名声尽毁。
这一切的根源,都因自己的愚钝,被朱允熥戏耍了。
怪不得朱允熥挽留时仅嘱咐洗脸,未再追问官员之事。他还以为对方顾及他的情绪才未问,还以为自己占了上风。